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字中最具内涵和魅力的两个字是哪两个?

汉字中最具内涵和魅力的两个字是哪两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1/15 20:29:47

汉字由来已久,传承中华五千年明,起源于中国。由此可见魅力最强悍的就是中国两个字,文字游戏规则也是中国编制的。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天地万物,阴阳生灵,姓氏地名,花草杂木,称呼规矩,法律文书,艺术武坛,传说历史,科技演说……等等都与汉字息息相关。在中国汉字无处不在,在世界谁都知道中国,就算不了解中国历史,却都明白今日中国的份量,中国,中国,中国,任凭风云怎变,中国依然是中国。

邀请!

我说几句,不谈古,只说今,只有中文(汉语)在全国通行,连世界很多人都学中文。

书法定义是什么?中国哲学在书法中有哪些运用?

书法的定义是什么?中国哲学在书法有哪些运用?

答曰: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笔为主要工具的汉字书写方法,借助于文字的书写来抒情感,陶冶性灵,表现事理,荟萃风情,将作者的思想、情趣、性格、素养等集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

解释:书法之所以可以成为一门艺术,首先是由于我国的汉字的特点所决定的,古人造字“依类象形”“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书法的内涵受其儒释道思想影响,崇尚道法自然,鉴赏思维,源自书法的虚实,具象与抽象,故注重意境的体现,一如中国画。

朴素的哲学思想,辩证统一关系,譬如黑白布局,欹正,笔法运用上力究大小,抑扬,顿挫,疾速迟缓。刚柔相济。丑俗雅美。

从书写到欣赏也体现出辩证的关系。由此可见书墨形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书写性。是书法最高境界。

若要违背中国鉴赏的朴素哲学思想,就不会理解中国书法的真正艺术内涵。

——道法自然。

一个简单的写毛笔字方法被复杂化了,看一下《辞源》等有关资料是怎么说的,[有的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审美对象的书写艺术,有的说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法则。]

看见了吗,就那么的简单,如果是定义的话,这就是目前为止的定义。为书法定义很复杂,所以当下就先从复杂化下手,问题是就个难度就连万能的“度娘”都没有合理的答案了。哈哈哈……

哲学在书法决的应用?别胡闹了,有中国哲学吗?

大名鼎鼎的《易经》就算是半部哲学书,中国的道士到是发明了咒语书写格式。请看网上流传的张三丰真迹。

可是,这种东西不是被公认为是江湖体的吗?

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与书法家几乎都看不懂《易经》,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睁眼瞎,哪来什么哲学思想。

哎…尽是些扯蛋的破事。

能说说你对某个中国汉字的理解吗?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下上通也。”。丨下上通于口即是一个的范式。即下种。下种必须要有种子。是种子必然有中心。种子的中心是仁。有仁的种子是好种子,没有仁的种子是坏种子。有仁爱的是神圣的美好的纯洁的是好字的来源。没有仁爱的是下流的丑恶的肮脏的是坏字的来源。

这个中字包含了三观。

口表示种子的外壳,丨下上通表示种子生根发芽。种子生根发芽指外壳以内便是中心所在。这就很好解释甲骨文中字的形象。那不是旗,而是枝叶与根须。这是在提示认识是相对的。相对于外壳以内是中间,相对于外壳内的核心是中心。长短、高低、美丑、好坏都是相对比较出来的,有怎么样的比较就会有怎么样的观点。这是认识观。

种子的中心是仁。人者仁也。天地仁爱有了人,父母仁爱有了我,我与我的外在仁爱我将拥有一个世界。我们从仁爱中来亦将追随仁爱而去。我们的仁爱是什么,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这是人生观。

人类以仁爱为中心。事物因仁爱而增值,因不仁爱而贬值。仁爱才是世界上最普世的价值观。好坏是以仁爱为参照来认识与区分的。

所以认识中这个字,不仅仅只是认字而已,更是培养与建立了三观。

就说“玉”这个汉字吧!多少也让人们了解点玉的知识和相关文化。就当闲扯扯。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但中华民族用玉的历史却有八千年,这方面是有历史考古的实证的。那么,什么是玉呢?玉的原始定义是,“玉,石之美者也”,即最早的玉的概念,就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

我的理解,“玉”字,有“”字右下方加一个“、”组成,那么所谓的“玉”,要够得着是王的腰间佩戴的一块十分精美、显眼的美丽的石头,它才能达到是“玉”的级别,一般、普通、好看点的美石,是称不上“玉”的。

人类社会的早期是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在地球上到处奔波谋生,大约N万年前,人们在用石头做工具和武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石头非美丽好看,为了讨好部落首领,有的人就把这种美丽好看的石头,贡送给部落首领。部落首领呢?一方面当然是爱美的,另一方面也想显示、显摆自己是首领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而且还拥有“玉”这个美丽好看的东西。于是,部落首领就把这块美丽的石头,挂在了腰间。所以,“玉”和“玉”字,与王有关,与美丽有关,与部落有关。

或许旧石器时代,玉斧、玉刀、玉片是实用器。但我国考古发现的玉钺、玉刀、玉琮、玉璧、玉斧、玉环等,却更多的在当时是礼器。估计人们尤其是在用玉的过程中,对玉的选择、使用、态度上,也还是有一个进化的认识的成长的过程的。“玉”是王腰间佩戴的美石,“宝”是家中有玉称为“宝”,中国第一次简化汉字,就是将“国”中有玉才是“国”的。

全世界只有中国最崇尚玉文化。红山、良诸文化,以及后来历朝历代皇帝、皇后、王公贵族的陵墓挖掘,几乎都以玉的出土、多少和玉的规格,来确立考古规模、等级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讲,“无玉不成国”是深入中国五千年文化深处的。玉树临风、“艰难困苦,玉汝玉成”、玉成某事、“玉有五德”,中国玉文化现象深入到人名、文化、生活、道德的方方面面。

中国汉字中,据说与“玉”有关的汉字达五百多个,玛瑙、玻璃、琉璃等左边偏旁的“王”字,都不是“王字边”,而是“玉字边”,这一点又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玉”除了与美丽、石头、王、部落、国家有关之外,它通常又比较细密、比较油润、比较透明、比较坚硬、比较韧劲。

玻璃现在很便宜了,人类早期发现天然玻璃时,对玻璃是玉一样对待的。广义的玉石中,玛瑙也是归到玉的类别的。现今的广义的玉石,田黄、寿山石、青田石、玛瑙都算玉石。狭义的玉石,通常包括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祁连玉、蓝田玉等玉种,近年戈壁彩玉、黄龙玉在市场上也相当热门。

我们中国人是相当喜欢和崇尚玉石的,男士、女士,官员、百姓,富人、穷人,老人、孩子,几乎无人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块玉石。当然,由于古代是王才拥有玉石,玉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以,有条件、有机会的人,都想拥有一块自己喜欢的美丽的玉石。故,玉的收藏和购买,又一直是投资领域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墉字会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请恕孤陋。“墉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有这个说法吗?表示怀疑。那个建筑的造型,与上述的“三个最”,没啥直接关系吧?不过,“墉”的字形字义字音变化,确实很有意思。甲骨文中有“墉”,为见于“一期.前四.一一.一”、“三期.掇一.三九四”等十余版甲骨卜辞。徐中舒先生对此字

  • 有人说汉字是唯一具备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的文字,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擦!哪只“慧”眼看到的?[what][what][what][晕][泣不成声]任何语言文字都能表达万事万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各种语言文字都具备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也具备其他各种逻辑思维。各种语言文字表达意思方面存在差别是肯定的,表达意义、内容是否明了、简便、永恒不变,是判定语言文字是否最优

  •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详细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那几个时期?各在什么地域?各自时期的代表作品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章中国文化植根的土壤第一节中国文化的特质第二节中国古文化植根的土壤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第一节远古文化第二节夏商周文化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四节秦汉时期的文化统一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二)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多元混一第二节隋唐文化第三节宋元时期的文化第四节明清文化第四章中国神话

  • 汉字的艺术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是一个服务于汉语表达的书面符号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以至于有不少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认为:“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作一部中国文化史。”所以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间接地表现了古代

  • 孙子兵法放到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军事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兵书的鼻祖,《孙子兵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崇高的声誉。比如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就曾在他的自传《美国一兵》中多次引用《孙子兵法》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军事准则。而如今,《孙子兵法》的应用早已超出军事领域,扩展到个人成长、商业竞争、国家战略等更为广泛的空间中。那么孙子兵法到底有什么智

  • 是谁引进"哲学"一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翻翻《说文解字注》吧,看段玉裁版的,最好看《续修四库全书》(小学部),第几卷我忘了,因为这套书学校图书馆是不让外借的,我也没相机,不然拍给你看。古代人(不详)就已经有了这“哲”字,或从三个吉字,或下面一个甲骨文的“心”字。(2)再者,根据一些实在论的观点,文字所代表之意是指向实在的,换句话说,

  • 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主流和核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

  • 穷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句话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目前仍然极具通用性。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

  •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对于人来说是最先的标准的书籍或者名著,最好详细讲讲主要思想。谢谢,急求,在线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