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翻《说文解字注》吧,看段玉裁版的,最好看《续修四库全书》(小学部),第几卷我忘了,因为这套书学校图书馆是不让外借的,我也没相机,不然拍给你看。古代人(不详)就已经有了这“哲”字,或从三个吉字,或下面一个甲骨文的“心”字。
(2)再者,根据一些实在论的观点,文字所代表之意是指向实在的,换句话说,有这么个东西,然后人们命名之。所以我们在这种意义上没必要追究字的由来,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这字的当下之意思。欢迎继续讨论。
举例从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
中国古人讲究应天顺地,要敬畏上天才能得到福报,反之要受到惩罚.所以一切福祸皆由上天而降.示这个字在汉字中就代表了上天、“神明”等概念。详解:示从二(上的古文形式)从小(古文为三点,分别代表日月星,合起来表示天空),意为上天。汉字里与祭祀、祈祷、祸福等概念相关的皆从示(示作偏旁时写作礻)。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传承思想,古典诗词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媒介,作为与他人交流的工具,给人以警示,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心灵的升华。2.提高素养,或许,在古代古人把它当作一种消遣,娱乐活动,现在要么是研究,要么就是附庸风雅。3.使文字的运用更具准确性,因为诗词中非常注重这些,诗词短小但凝练,体现古人的智慧。4.从诗词中,我们更好的能了解当时的社会,民风,与时代的发展。国际影响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随着佛教禅宗在这些国家的流传,汉诗成了禅宗文学的最重要的形式。扩展资料汉代的古体诗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唐宋的近体诗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