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个服务于汉语表达的书面符号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以至于有不少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认为:“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作一部中国文化史。”所以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的精义之一,是“天人合一”。对于这个命题。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诠释。我们取其本义而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自身。在大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乃至可以合而为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朴素含义,是先民们对于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汉字在其产生的初始形态上反映着中国人对自然美法则的认识及其非凡的表现力。我们的先人在造字的时候是“按美的规律建造”的,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造出丰富多姿。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是宇宙万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同形的,是“天人合一”的生活形象。人们从这些形象中,观照到自己的力量、智慧、才能,看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引起精神愉悦。“形美”是汉字重要的审美特质。汉字独特的美学价值植根于汉字与生俱来的象形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书画同源”之说,汉字直接脱胎于图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早期汉字的构形原则。多数象形、指示、会意字都有是由原始的文字画演变而来。甲骨文、金文中的大量的象形字,就是画出一个物体,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在早期汉字里,“天”字就是用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并突出了他的大脑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天,颠也。”天就是人头顶上方的无垠的空间。天的意象,是通过人的形象来体现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在古人眼里,天是具有人的性格的。因此,在中国上古时期,山川林木、江河湖海、风雨雷电,举凡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类,都被先民们赋以人格、尊为神祗而加以崇拜、祭祀。因此,可以说汉字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象形字是全部汉字的基础,“象形”统摄着六书。几乎渗透于所有汉字的字形。中国先民具有直觉思维的特点,善于接受大自然的启迪,反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就通过汉字间接地折射出来了。汉字还使我国产生了某些独有的艺术,例如“对联”,俗称“对对子”,像“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之类。就是利用汉字的各个独立,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可以想对整齐排列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又如汉字丰富多彩的字体和形体,加上独具一格的书写工具和材料,经过我们祖先长期的创造和努力,使得它的书写成为世界上一门特别的艺术书法。汉字笔画千姿百态。它所表现的美。可概括为“运动美、力量美、速度美、浑厚美、犀利美、飘逸美、舒缓美”。前三种美是事物内在的美,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体味;后四种美是事物外在的美,是形式本身具有的表现,另一方面各种美又往往互相交融,体现于同一艺术形态中,水乳交融,共同构筑了不同的汉字。其中篆书的字体最具典型性,不仅两边完全对称,正反两面也完全相同,相映成辉。著名文字学家孙星衍先生曾用篆书竖行书写了一幅对联:“金简玉策自上古,青山自云同素心”。上款“山尊先生”,下款“孙星衍”。横额匾题“幽兰小室”,高雅别致,可以两面欣赏,令人叹为观止。
更多文章
孙子兵法放到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军事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兵书的鼻祖,《孙子兵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崇高的声誉。比如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就曾在他的自传《美国一兵》中多次引用《孙子兵法》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军事准则。而如今,《孙子兵法》的应用早已超出军事领域,扩展到个人成长、商业竞争、国家战略等更为广泛的空间中。那么孙子兵法到底有什么智
是谁引进"哲学"一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翻翻《说文解字注》吧,看段玉裁版的,最好看《续修四库全书》(小学部),第几卷我忘了,因为这套书学校图书馆是不让外借的,我也没相机,不然拍给你看。古代人(不详)就已经有了这“哲”字,或从三个吉字,或下面一个甲骨文的“心”字。(2)再者,根据一些实在论的观点,文字所代表之意是指向实在的,换句话说,
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主流和核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
穷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句话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目前仍然极具通用性。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对于人来说是最先的标准的书籍或者名著,最好详细讲讲主要思想。谢谢,急求,在线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
“安”字的结构是房子里有个女人,古人说就有安宁了,是这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测字,:安:,宝盖头下面加:八:是不是一个家?家里就有女人,生活才有保障。因为家里的所有事大部分全是女人干,没有女人不成家。[大笑]谢谢你的邀请,我有兴趣回答你的问题。首先肯定你说的是对的。安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宀”,意思是一座房子,下面是一个女”,意思是房子里有女人,这个家就安定”了。那么反过来说
你是如何理解儒家《大学》中提到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揣摩《大学》已经有多年,在简单回答一下您:知止:是指人应该要想明白什么是值得自己一生去追求的终极目标,知道自己应达到的境界;定:有了终极目标之后心才能定下来,才能够志向坚定;静:心定下来才不会去胡思乱想,才能够镇静不躁;安:不去胡思乱想和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虑: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得:思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名与实是说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典哲学之名实“天地及由其所产生的一切皆是物。物以其物质存在本身为限而不超出物的本体,这便是实。实以其实质充满于物的实在而不显出空缺,这便是位。实一旦离开它本应处在的位,便不在其位。处在本应属于的位,就叫作正。应当用正来矫正不正的位,而不是以不正的位使之固定化。所谓正位便是矫正实;矫正了实,名也
中国画怎样表现意境?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一个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种,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它特有的面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
东汉到魏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诗词上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诗词大都是表达作者的远大志向的居多!前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诗词多为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报国情怀。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反映了诗人年老不服老,不信天命的人生态度。良马即使老了卧在槽头,还想着驰骋千里;有志之士即使到了晚年,雄心壮志决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