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现阶段对儒家思想浅薄理解来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儒家思想的支持者,但是自己愿意以客观的精神,去分析儒家思想存在的利、弊;
儒家思想它发源于春秋,真正得到推崇是从汉代开始,在往后的2000多年中,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治理,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
*下面先来说说
利:
第一: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宝库。
第二:冲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第三:辩证思维体现了高超的处世方法和领导艺术。
第五:儒家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对现代素质教育仍有启迪意义。而儒家思想中的许多优秀成分已溶入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下面再来说说
弊:
儒家学说在产生以后,先后有孔子、孟子、还有先秦儒学,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曾经在近代让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接着又错过蒸汽机时代和工业革命等等,让领先了近2000多年的中华民族,走向败落和落后。虽然儒家学说并非是造成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我们不能把当时中国落后的所有黑锅都由儒家来背,从客观来讲,儒家思想确实有一些弊端,需要我们去正视和反思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并非是要抛掉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而是为了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
*最后自己刚好读到讲中国近代史的1本书中,其中,有一小段让自己陷入沉思!
下面是书中选段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对中国的访问失败后。表面是磕头不磕头的礼仪之争,而深层问题则是双方完全不同的国际秩序和思想文化。此次出访的失败,让中国失去了一个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的大好机会,更让英国和其他欧洲列强(就是当时八国联军)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想法。僵化封闭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华文明陷入了长久的停滞,导致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
先要找到中国文化“主体性”,这个“定海神针”,以华夏文明观观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扫自破。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华夏易道文明,使中华文明、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七千年不倒,并启蒙欧美人摆脱神权专制,开启了近代科技文明的历史新纪元!一些人老把传统与现代“断裂”,这就否定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价值。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包治百病的全能“文明类型”,包括现在危机四伏的西方科技文明,在应对人类命运走向时,同样束手无策,而把目光投向了中华儒家思想,英国史家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
儒家思想的价值
㈠奠基中华诗教礼乐文明,孔子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文导师,传承了远古先民的智慧,建立了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大教育”体系,抢救了“诗书礼易春秋”的元典,兴办私学,开启民智,人类从此进入“人”的文明新纪元!而欧美国家到如今仍然在“拜神拜物”间摇摆。
⑵构建以“家”为单元的生命伦理,这是一个“超稳定结构”。《大学》里的“修齐治平”天下观,传承了古老的“五伦”教化思想,塑造了华夏民族的底色特质,使中华大地一度就是“人间乐土”,功不可没。
⑶梁漱溟先生曾指出,《五经》《四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宪法,十分精辟。孔子也是现代法制思想的鼻祖,提出“疑罪从无”的原则,是人类法制思想上的进步。难怪美国立法院门口要立孔子的塑像。
昨天读到有人以所谓“天赋人权”、自由民主批判孔子十分可笑,不知美国人权宣言、卢梭的天赋人权就源于孔子思想,当年法国启蒙运动就是以孔子为他们的“人间上帝”(伏尔泰评价)。一些西化脑瘫学者,是不会承认的这些的,因为寄生在西方伪史的“盲肠”。
被诟病的原因
除去西方伪史观的歪曲抹黑,客观公正的反思儒学,与近代中国的命运,就会解除清理附会在儒家身上的污泥浊水,这些“反儒灭华”话语,主要来自东洋日系军国法西斯主义,要“脱亚入欧”就要朝中国及其“精神偶像”孔子下毒手,通过留日分子达成其愿景,这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真相!
近代百年中国在满清手中,实施文化专制主义,宁相信洋教士不用汉人知识分子,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后来的一系列问题,儒学被肢解阉割,造就的是腐儒奴才,民气骤变。
那么以林则徐、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实力派主导的洋务,回天乏力。加之科举制被取缔没有一个好的替代制度使下层社会读书人有上升通道,社会彻底垮掉了。与儒学没有实质“逻辑性”联系,只不过要让儒家背这个民族“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锅”而已!
现在要复兴中华,儒家思想是不能回避的了的,应以客观公正的“华夏易道”观之,重拾“中华文化主体性”这个“定海神针”,重估中国近代百年史,而不是情绪化的以“日伪”口吻抹黑灭除,这个要不得!
西方无信史,希腊无哲学(无此国),孔子之后无教育,华夏之外无轴心!
这是我研读东西方文化得出的结论,乐活“四无说”,以此明志。
乐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学术共同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