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依据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哲学依据主要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否定形成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后两个特征可以用“扬弃”一词来概括。扬是指联系,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弃是指发展,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弃)又保留(扬)。二、正确态度否定之否定规律(相应的辩证否定观)要求人们对事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2、我们要批判和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例如,崇拜他人、丧失自我的腐朽意识。
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收获或启示
哲学,它可以让我们心如明镜、心如海洋、心如天空,它可以让我们远离无知、远离愚昧、远离狭隘、远离腐化。广义的哲学,它还包括高尖端的科学,也涵盖其它领域的高端研究,是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一种智慧。我们应该学习哲学知识,抽时间学习东方、西方的历代先贤先哲的作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把“哲学”当作“动词”来看才好,我们学习哲学知识的终极目的,不是停留在掌握哲学知识的本身,而是要追求能跨越到拥有自己的哲学思维这个层面上来,用自己的哲学思维去看待所遇到的任何事或任何物。掌握哲学知识的人,是大自然的合作者;拥有个人哲学思维的人,是大自然的管理者或主人;那些哲学白痴的人,是大自然的奴仆,不管他她是穷人还是富人。当然,能达到拥有个人哲学思维这个层面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大部分学习者都是停留在掌握和模仿哲学知识的层面上,在中国的13亿多的人中,真正拥有自己的哲学思维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掌握和模仿哲学知识的人是少数中的多数,那些远离哲学的人,是总体人口上的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