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人体阴阳?

什么是人体阴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35 更新时间:2024/2/25 14:59:32

人体的阴阳之分。中国最早的中医诊师,人从胸以为阳,胸以下则为阴。左阴右阳而论。又有人类男阳女阴,所谓的阴阳调,阴阳相配合。或人身阴盛阳衰,阳盛阴衰。而失调影响到了人的身体健康。

一个家庭与社会发展的事情也是这样的。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人民生活与生存的须求有密配调相关相连着。因此,世界万事都是随着自然的发展而发展持续下去。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完全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而是生于自然,随遇于自然才能拥有事实的必然。

在很久很久以前,阳阴指山的南面和北面,代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是古人用来认识自然界的理论基础。后来慢慢的,把动的、热的、外放的、上面的、强壮的叫做阳,把静的、寒的、内敛的、下面的、虚弱的叫做阴。

以天地为例,则天为阳,地为阴。以日夜为例,则日为阳,夜为阴。以男女为例,则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一个属性,同一事物内部的对立性;第二个属性,相关性;第三个属性,相对性。

阴阳的几种状态如下:

1、阴平阳秘

从中医理论来讲,阴阳就像是住在我们身体里的一对夫妻。丈夫强壮,动,外,护卫着身体,为阳。妻安静,沉稳,主内,儒润着身体,为阴。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乃治。”

阴平阳秘,就是说阴和阳维持着动态的平衡,那么你的气血才会运行良好,身体健康,精神棒棒,就像两口子相处和谐,家庭氛围才会好一样。

2、阴虚则热

一旦有一天,妻子因为操持内务,不堪重负,瘦了一大圈,这时候无力制衡丈夫,导致整个家被丈夫主宰,变成了丈夫的天下,此为阴虚。

阴虚,是阴变少了,阳没变,只是阳相对变多,因此会表现出阳的特性,热。阴虚则热。

阴虚的主要表现:

发热,以低热为主,不会像感冒发热,体温升到39度,甚至40度;手心,脚心发热。

盗汗,当你睡着时,偷趁你不注意,打开你身体的孔开关,汗液就跑出来了,因此盗汗就是入睡后出汗。

失眠,烦躁,耳鸣,舌红苔少。现在阴虚的患者很多。

3、阳虚则寒

同理,丈夫由于消耗过度,变得软弱了,不足了,本来没有变的妻子就会显得相对强势起来,把阴的一面发得淋漓尽致。

阳虚,是阳少了,阴没变,但是由于阳的变少,阴就会显得多,表现出寒象,阳虚则寒。

阳虚的主要表现:

身体怕,四肢不温(许多人经常手脚冰凉,就是阳虚的表现)。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简单来说,阳虚导致没有动力运化食物,所以吃玉米,拉出来的还是玉米,这就是完谷不化)。

精神萎靡,阳气不足,身体的能量衰退,所以不想动,觉得累。

齿痕舌,因为阳气虚弱,无法运化蒸腾体内的水液,导致舌头胖大,期受到牙齿的挤压,所以出现齿痕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阴阳五行理论到现代,除在中医、易学上有应用,还有啥实效应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说,“阴阳”和“五行”不是必然连在一起的一回事。如果讨论,是需要分别探讨的。但是,“阴阳”和“五行”,都是上古先民的朴素哲学思想,反映着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直观认识。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和“五行”,才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被描绘成宇宙间的绝对规律,甚至成为朝代轮换的“定数”。这个

  • 《易经》是怎样表示阴阳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太极划分两仪为阴阳,《易经》中是以抽象的符号“一”为阳爻,“”为阴爻,以这阴阳二爻来代表阴阳两气的,万物的性能即由阴阳二气演化。易经中八卦是由阴阳爻符号组成,其中的八经卦(即三爻卦),就是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形

  • 华夏文明渊源中的“阴”和“阳”可以理解为反物质和正物质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非要叫物质呢?按常规理解,“反”物质就是精神啊!实在的物质为“阳”,虚在的精神则为“阴”。古人的阴阳思维已经说得够明白了。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无论是儒、道、释三大教还是各种学术思想宗派,都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各自阐述和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史就是一部阴阳五行的发展史。以阴阳五

  • 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阴阳,男女之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说阴阳没有科学道理,人分男女,动物分公母,植物分雄雌,完全是出于能有健壮的下一代所需要。恩格斯说,”事物是在矛盾和运动的过程中发展的,”“差异就是矛盾”,所以通过公母交配受精繁育下一代,这样的后代有来自父与母两个亲体的基因,自然就有“差异”了,有差异就有矛盾,新的生命也就是下一代“在矛盾中运动和发展

  • 太极与阴阳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太极者阴阳同体,两仪者阴阳也。太极没阳,纯阴混沌。有了太阳分两仪,故先阴后阳,有阴先阳后之名词。阴阳论。有了太阳地球升温,冰球化气,道冲天立地分,轻清为气天下成,混浊重引力坤成。天地同步自转,天护地心为中心。所谓不同步的是天上,所谓天地同步,是天下大气层和地球是同规同转的。万物各有阴阳,四象分,八卦

  • 代表阴阳的词语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生死离别指不易再相见的离别。[引用]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了死别长城,生离函谷。”[例]人世间最悲伤的事,也许莫过于亲朋的生离死别了。多用来形容悲欢凄凉呜怨伤感的情怀阴阳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中的万物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华夏先民

  • 古时候的“阴阳”跟现在的一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古时候所讲究的“阴阳”与我们今天的“阴阳”有许多的不一样。那么有哪些不一样呢?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古时候的阴阳,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古时候人们对于阴阳的概念,完全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古时候的人们从天气、男女、老少、上下等方式,用人们最常用的哲学理念来解释“阴阳”。从老子所出版的一本书《道德经

  • 有人说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阴阳)两面,那么,世界的另一面是啥?智慧的另一面又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是黑白,寒热之气,智慧的那一面是死亡。我们世界的那一面是美国。一百八十二度有奇就是世界那一面。是指阴间吧,谁想知道过去看看就不要想回来了。自古以来都说人类万物寄居的世界是阳间,与之相对应的是阴间,是地府,是人死后去的地方。以前农村的老妇人,在农历八月十五时,请神附体,有人真的到阴间旅游,还能看到

  • 我国一直都有阴阳之说,那么阴阳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

  • 中国古代所指的"阴阳"理论,具体是什么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中华养生理论阴阳协调的辩证论阴阳,原指日照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是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以及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的抽象概括。战国末至西汉初出现的《易传》中,阴阳学说才在哲学领域首次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