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泰勒斯主张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泰勒斯主张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24 4:51:42

泰勒斯,是古希腊哲学家,生于古希腊富庶的城邦米利都城,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思想家哲学家,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他的哲学观点主要有

水是世界的本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说。人类的早期,就是探讨世界是从来的。所以,早期的哲学家都是本体论的哲学家,探讨世界本源到底是由什么而来。泰勒斯经过研究与探讨,就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一哲学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水生成了世界万物,世界万物最终也会复归于水。

泰勒斯提出世界是由水变来的,万物最终又变回水,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泰勒斯生活在海港城市众多的古希腊,居民都是以航海业为生,每天面对着都是大海的海水。同时,古代社会都是农业为基础,农业的生产都离不开水的灌溉。天上的雨水汇集成小溪,小溪流入河流,河流涌入大海,都变为水。所以,泰勒斯就看到了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人是离不开水,世界是由水变化而来,并且最终也会复归于水。

泰勒斯这句话在今天,也是有一点道理的。地球上百分之七十被水覆盖,只有百分之三十是陆地。航天飞机的飞行员,在太空中也发现地球是一个被蓝色海水包围的星球。人类可以七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没有水。由此可见,水占人们生活中是非重要的。

万物有灵论泰勒斯提出万物都是有灵魂的,就连石头是一种有灵魂的生物。所以,泰勒斯是多神论者。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泰勒斯曾经用磁石与琥珀做了实验,发现这两种物体对其他物体都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所以就证明内部是有生命力的,这一种生命力也是肉体看不到的。因此,泰勒斯就借此总结:石头虽然看样子冰、毫无生气、生硬,但也有蕴含着火热的灵魂。在公元前300年,古罗马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借这个实验,说明万物因为有生命,才会出现互相吸引的现象。

在哲学上提出研究方法泰勒斯在哲学上提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那就是通过经验观察与理性思维来获得结论,杜绝依靠超自然因素或者玄异来解释大自然的现象,对今天科学研究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泰勒斯是西方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以渊博的知识被列为古希腊“七”之一。至于他写过什么著作,这不得而知,关于他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二手材料所获得的,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对泰勒斯思想的描述。

泰勒斯最重要的一个哲学观点就是“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生于水,最后复归于水,这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唯物论观点。至于万物如何生成于水,他并没有告诉我们。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泰勒斯这一观点,不少人会觉得荒谬、滑稽,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泰勒斯所提出的问题的在本质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的提出代表着人类的理性思维不断得到升华,人类不满足于神话式地对世界的解释,他们需要一种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式探索、解释世界。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也直接开了哲学的本体论,从这个意义上将泰勒斯称为第一个哲学家是毫无疑问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能提高人的思想深度的经典名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答:《论语》《道德经》《金刚经》。中国古代能提高人的思想深度的名著有很多,“九家十派”都有著作传世,但经过历史的洗礼,最终能称为经典的无非“三家”儒家、道家、纵横家。儒家能称得上经典著作的非“四书”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和“五经”之《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莫

  • 哲学中水代表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中水的哲学:善利万物,利而不争,处下守卑,上善若水就是一种趋于大道的哲学理念在生活中哲学也像水一样,是无形的,虽然不能说出具体的用途,但“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哲学就像水一样,渗透到人的精神领域,做什么都需要一种智慧,一种哲学。“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江海之所

  • 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的哲学观点及其对后代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儒家的礼义廉耻、三纲五常都很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因此儒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的在科举制度后期,儒家俨然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古旧货,统治者处处以“圣人之言”禁锢人们的思想,妄图维护其统治。而道家思想则一直依附道教在民间流传。一旦到了繁荣盛世,道教流

  •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的特征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自上个世纪末“西学东渐”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传统的这种认知理性精神作为典范模式,考

  • 老子的思想体系里,有没有天人合一的概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无,就是混元一体,天人合一,一就是混沌状态。抱一。谢邀。老子虽然强调“道法自然”,但并没有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致天地万物,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齐”,即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

  •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华夏传统范畴到底是源自经验总结还是科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先有阴阳五行,后才出现天人合一之说。阴阳五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出自远古时期,是当时游牧时代的先人们以定方向,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形成。天人合一是老子创立《道德经》才形成此说。虽然《周易》书中出现天人合一之说,估计是孔子研究《周易》时增入的,周文王著《周易》时,应该还没有此一说。天人合一与阴阳

  •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科学思想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天,这里所指是大自然;天人合一是指人的思想与大自然混为一体,而达到忘我的空灵的境界;这是参禅悟道的一种精神所在,是常人所不易达到的。天,地,人是自然界规律,人要顺应自然界规律而生存发展,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也叫天人合一思想,理所当然是科学思想。野渡回答:说天人合一是

  • 天人感应为何在汉代兴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天人感

  • 天人合一中,天是什么,人是什么?有无这种状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哲学思想。天是指天道,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则。人是指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天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大小不同,理则一致。按照全息理论。一块大镜子摔成千百个小块,每个小块上一样可以照出和大镜子相同的像。天人合一,天是大镜子,人是小镜子。天人合

  • 儒家和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是怎么样的?各自代表人物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谈何易,神仙妖怪难相容,修身养性修品德,各自代表本身人。谢谢悟空,邀请问题。古人对天人合一境界描述分两种。一种是把天做为本体,人做为殊相的个体,且本体与个体是同一(不可剥离)的;一种是把天做为自然界的客体与以人做为主体相融合。前一种体现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后一种体现出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前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