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人合一中,天是什么,人是什么?有无这种状态?

天人合一中,天是什么,人是什么?有无这种状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12 更新时间:2024/2/25 15:00:5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哲学思想。天是指天道,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则。人是指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天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大小不同,理则一致。按照全息理论。一块大镜子摔成千百个小块,每个小块上一样可以照出大镜子相同的像。天人合一,天是大镜子,人是小镜子。

天人合一的原因,是因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从最初的一气而化。来处相同,根本相同。而随缘幻化出千变万化的世界。既然来处相同,最根本的规则就相同。所以天人合一有它的产生的根本原因。

天人合一在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俗话说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就是月亮圆缺对潮夕的影响,人体大部分是液体,自然也有潮夕反应。男是阳女是阴。阴阳不同,天人合一反应的时段自然有别。

九星连珠,太阳黑子暴发,慧星来临等等天象。都会对地球,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是天人合一最好的人现。

天人合一,互为影响。以上说的是天能影响人,那么人能影响天吗?

人当然可以影响天。现代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环境污染,气侯变暖,水位下降,荒漠化严重。都是人对天的影响。

虽然人类已成地球的霸主,人数也已达七十多亿。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仍是十分渺小。我们尊循天道,天人合一。便会安享这天地之间的自然之乐。反之,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到时候,去哪儿找诺亚方舟呢?

天人合一自古有之,伏羲八卦,天乾地坤,人在其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儒家和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是怎么样的?各自代表人物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谈何易,神仙妖怪难相容,修身养性修品德,各自代表本身人。谢谢悟空,邀请问题。古人对天人合一境界描述分两种。一种是把天做为本体,人做为殊相的个体,且本体与个体是同一(不可剥离)的;一种是把天做为自然界的客体与以人做为主体相融合。前一种体现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后一种体现出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前人说

  • 董仲舒为何提出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提出的,关于天与人交互感应的命题。其中蕴含了天有意志和天人相通两个前提。就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两个前提都是靠不住的。但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两个前提是自然成立的,因此也就对“天人感应”之说产生了信任。“天人感应”思想,源于我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这一思想发展为一套系统的神秘主义学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等主张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春秋大统一”等主张都是谁?这个是董仲舒公元前134年,他倡导文化上的统一,尊重孔子的学说,而罢黜各家的思想观点,也是独尊儒术。董仲舒的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自此取得中国官方正统学术的地位,并且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 知行合一与天人合一,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知行合一是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天人合一是指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指顺应自然,遵循道法。遵守自然法则,如保护生态平衡,别人为破坏等。知行合一,是把你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你既然学会了,知道了,就要有所行,行就是践行,就是脚踏实地去做,去行动,去做圆满。物为人立,人为物存。人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儒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与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就是董仲舒期望用天人感应来给皇权做一个笼子,在古代,天人感应论是儒家官员对抗、限制皇权的一种手段。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从人身为一小宇宙的观点出发

  • 古人讲,"天人合一",现在人讲“人定胜天"。怎么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都是人与自然环境相处的关系。虽然用语角度不同,但都是探求人类如何更好的生存并可以持续发展的,二者不仅有矛盾且有相辅相成之妙。”天人合一”是指人类要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尽量找出其内在规律,尽可能的趋利避害,减少天给人带来的损失,从中找出有利于人类发展因素,加以利用。”人定胜天

  • 如何理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类”这一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我说的很浅显一点,其实这还是一种哲学问题。董仲舒提出理论应该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天人感应”,没错很修仙类,玄幻类的小说就很多类似这种的东西。我们往下看。首先天人感应中的“天”是古代哲学体系的最高运行体制,也可以理解最高神,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但是这个“天”没有感情,他只是一种规则在运行,类似于物理规律

  •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东方文明”和“东方文化”这两个词语中,“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是不同的。在词典中。两个词语的释义中,都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如果细究下来,“文明”的涵义大于“文化”的涵义或者说“文明”包括了“文化”“文明”“文化”均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但:“文明”所指的即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

  • 论“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这个问题很有趣。从这个问题的问法来看,其答案应该是关于哲学存在的意义的。但是看了以上各位的回答,要不是复制粘贴一大堆教科书的教条,要不就是说一两句擦边球的话。“It'sover”的回答,是明白了这个问题的表面诉求的。但是说得太主观化或“禅宗化”了。概括一下别人的回答情况,不是要批判,只是说他人

  • 中国古典哲学的近代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一)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天命(道)与人事的关系问题;一是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与之相应,中国古典哲学可以被分为“人事论”和“人心论”两大部分:先秦两汉哲学以“人事论”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探讨天道(命)与人事的关系问题;宋元明清哲学以“人心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