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阴阳五行,后才出现天人合一之说。阴阳五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出自远古时期,是当时游牧时代的先人们以定方向,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形成。天人合一是老子创立《道德经》才形成此说。虽然《周易》书中出现天人合一之说,估计是孔子研究《周易》时增入的,周文王著《周易》时,应该还没有此一说。天人合一与阴阳学说是不可并论的论理,意义各异。
阴阳五行论理,厉经时代的迁变,在文人术士根据前人的论理基础下不懈地努力,从中推演出更复杂,更完正的学说。当时应该还没有范畴与科学之词,只是从理论中去演变,去验证和总结才形成了一系列正确有依据,有规律的变化理论。到汉代时期才从论理的角度去验正,开始在朝廷内正式使用。
天人合一,是老子的道家意识形态,主张人的修炼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人认为这只是道家的一种追求境界,忘我的意识境界,以静把人的心境修养到和自然界的天地混合成一体之意,谓之天人合一。《周易》却称天地人三才组合,谓之天人合一之说。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综合而论,在目前来说,不算范畴,也不是科学。因为现在科学上还没有研究出其中奥妙。应该是算我们中国传统性的哲学,其实算是玄学才更有道理。
中华大地古代(6000年前)的伏羲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考人情,认真地观察记录着日月五星等变化,首创了八卦,以类万物之情,总结出了宇宙产生的原因及运行规律。科学不断地证明其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