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形容两面性的诗句?

形容两面性的诗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1/19 23:24:45

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白话释义: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朝代:春秋

作者:老子

出处:《老子五十八章》

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白话释义:祸是东西被盗让你蒙受一些损失,福是只是一些财务而已不是你自身受到伤害,被盗一次总结经验下次就不容易再被盗了。

朝代:王刘安

作者:西汉

出处:《淮南鸿烈》

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白话释义:在水上,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对于天下而言,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汇成的大海,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

朝代:战国时期

作者:荀子

出处:《王制》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白话释义: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

朝代:韩信

作者:西汉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话释义: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出处:《游山西村》

人为什么会有两面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人的两面性统一于什么?

可以说:统一于他(各人)的底线的突破。那么制约底线的因数:在于他内心和世界观的认识,属于内因;以及外因的因素和条件(如成长环境、社会诱因等)!一旦突破、就是和个人的胆量和欲望的膨胀又有关了!这就是对于个性人而言的:两面性的对立而统一的行为体现!统一于行为、矛盾于内心!判断和斗争在于世界观和认知水平上:就有了果(行为的痕迹)!那么:“善”、“恶”说的是什么(对社会而言)、大体你也有所了解了吧(只能从表现形式上看带来的社会危害)!而不是自认为的:“善”、“恶”,那只是自说自唱而以!理智和冲动是修养(包括知识、控制能力、认知程度、年龄段心理成长性……)结果的两个集合,最后也是反因在行为上!最可恨的的是无行为而引导:就是教唆!但肯定有目的性、也有痕迹而言,就是隐蔽性很强而以!

人的两面性是原本就存在人的本性,两面性的统一,就是力量与两面平衡,否则就向极端的转向,这就是学的真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道家哲学是人类难以达到的高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的人都在追名逐利,利令智昏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三个难以达到:一是按照当代科技前沿成果,关于多维度宇宙划分理论,人类只能仰视达到的最高道是天道,尚难以企及自然之道的维度。按照老子在《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维度划分,天道、地道与人道同属第三维度世界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可能仰望最高的

  • 试剂测甲醛应在空间中放置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新房除甲醛的方法有很多:1、多通风,风的对流运动会把有害气体带出室内,但是实际缓慢。2、多种植一些吸收甲醛的植物,既能吸收有还气体,又能美化居室。但是植物吸收效果并不是很好,也需要长时间的进行。3、可以用纳米活矿石进行物理吸收。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

  • 近来喜欢上哲学,面对书里很多理论学的比较吃力,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有多种,你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吗?如果是,我建议你找一本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国家有认可的)。开头确实很吃力,要耐心地学,一步一步地来。第一步,先弄清几个问题: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他哲学不一样,一定先弄懂。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

  • 读过老子或庄子你得到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我得到了:①以《道德经》《南华经》为文本的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学说,我不是指宗教方面)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且(尤其是老子思想)带有明显的辩证法特征。②后世对于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学说)有极错误的研究结论。我认为:必须以唯物的和辩证的思想方法来研究道家思想。只有这样,“道”才能真正的得以持恒,才

  • 求一篇,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哲学与人生》的感悟很是偶然选了哲学的启迪这门选修课,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反正是一看见就是觉得不错,就选了,现在觉得,很真的没有选错。在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包括为人处事的哲学、待人接物的哲学和爱情的哲学。下面我就细细道来了吧…..首先,我觉得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人不能决定自己的

  • 春秋战国时期谁提出小国寡民,独立自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独立自制。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原文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论述的是治理诸侯国的方法而不是治理

  • 第一次了解哲学有什么感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我第一次了解哲学,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初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这本书,里面的“矛盾论”、“统一论”、“辩证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物质是世界构成的第一要素”、“历史唯物主义”等,很对我影响很大。马克思主义是于抗战时期引入我国。毛泽东主席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并结合中国战争实际情况,作出了一整套

  • 什么是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有什么特点?其基本线索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哲学发展到当代,

  • 历史上最难解决的哲学问题之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个是二难推理。就是运用同一种推理却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二难推理的例子,有一个学校教人打官司,称先交一半学费,等打赢第一场官司后交另一半,结果有个学生不交另一半学费,学校老师起诉他,诉称如果学校打赢了官司按判决,学生应该交学费,如果学校打输了按合同,学生也应该交学费。可是

  •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首先告诉你知行合一的道理。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然而,言之非难,行之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