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了解哲学,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初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这本书,里面的“矛盾论”、“统一论”、“辩证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物质是世界构成的第一要素”、“历史唯物主义”等,很对我影响很大。
马克思主义是于抗战时期引入我国。毛泽东主席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并结合中国战争实际情况,作出了一整套战略战术理论,我们称之为《毛泽东思想》。在近代,我们国家为了拜托贫穷落后,邓小平又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所以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马克思主义,它不同于其他一些唯心主义的哲学,也不同于古典哲学,它是一门注重客观存在,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人可以改造自然,等。这对指导我们个人的生活也作用强大。是一个看待世界、认识世界的很好的工具。
初中政治课上,老师讲世界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笫二,意识反作用物质。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对立统一,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矛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真理是发展变化,客观存在。,,,。
中华古代科学对阻碍自然科学的因素
严格地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的解释,大都表现为哲学的形式、艺术的形式或者玄学的形式。1、哲学代替了科学即使是哲学化的概括,也常常使用一些类比、借喻的文学化的方式描述客观,因此它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无法以严谨的逻辑被证实或证伪,因此科学的观点往往被巨大的哲学范畴统而盖之,无法深化和延伸。2、轻视实践中国的儒家文化鄙视动手操作的人,因此在中国很难产生科学实验人才,社会精英全部都去做官或者去吟诗作画去了,只有社会底层的人才动手劳作,而这些只有实践经验缺乏文化教育的人,是无法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中国古代有技术,没科学的原因。3、缺乏逻辑基础中国早期的学术领域,没有诞生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而逻辑是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哲学上的辩证(或诡辩)对科学往往不具有太具体的指导意义。4、实用主义是科学的敌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功利,看上去没有用的东西是不会有人花精力去研究的,国家更不会花钱去支持这种被称为“奇技淫巧”的咚咚。而研究科学的原始动力并不是实用,而多数是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求欲望,例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巨匠,他们在研究学术时并不抱有什么急功近利的实用心态。科学理论往往是在刚刚诞生时并没有什么现实用处,尤其是基础科学,但它的潜在作用则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