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读一本我国古代道德经典著作或文章
《道德经》,道家典籍,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关于古代历史哲理故事的书
四大名剧啊。西厢记,牡丹亭(慎入,多为元曲),长生殿,桃花扇,以上有崔莺莺张生柳梦梅之类的。然后隋唐演义,七侠五义,杨家将等都是带有神话或传说色彩的。清朝比较多吧,孽海花,官场现行记,老残游记之类的,属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同桌不久前看了本平妖传,里面从古至清的传说都写遍了,可能会有所帮助,另外它的作者之一是罗贯中,另一个是冯梦龙看资治通鉴和史记吧!个人比较喜欢这两本,但是这个没有梁祝哦《明朝的那些事儿》《宋朝的那些事儿》这些以小说形式写历史,又不像小说那样胡编乱造的书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