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将自然中的万物生长,万物变化,万物发展的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得出的哲理,从世界观的认识,论证,论述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对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发展,做出了概括和总结。
思想家他是通过深思熟虑,深刻,周到的思维,思路出哲理,哲学的活动,如何掌握,如何利用,如何管控,等等一系列的独立思考。
比如,哲学推理,推出来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正道路,另一条是邪道路。而思想家,给予概述,概论,那条是活路,那条是死路,所以,思想家要高于哲学家。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道,是宇宙自然观。
西方的哲学,缺乏从整体上的阴阳思辨,至多是理论层面。
道,是思想;法,是理论;术,是方法。思想从根本上指导理论和方法。
中国哲学(广义上)对比西方哲学有什么缺陷与优点?
哲学闸释的道理,应该是尽人皆知的,哲学家们应该是发现生活根底的人,所以,哲学应当是值得崇敬的学说,哲学家也应当是值得尊敬的人。
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等。各个民族的先哲对生活的见解是深刻的,但是,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那个时代,绝不是晦涩难懂的。苏格拉底呼吁人们“认识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更爱真理”,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哲学家也都是平易近人的,现代的俗世的人们,大都对他们敬而远之,认为他们的思想遥不可及,是因为他们以后的一些人,尤其是秉持他们的衣钵的哲学家们,姑且也称他们为哲学家,更相阐发吹捧的结果。许多话,许多理,都打个“折”来说,成了“哲”学。这或许违背了先哲们的初心。先哲们的思想,像一盏盏明灯,照耀着后来的人们的生活与心路历程。
西方哲学强调趋时推新,多次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是也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东方哲学推崇沿袭继承,大范围的陈陈相因,曾使社会裹足不前,但也使中华文明绵绵不绝。
后来的大部分哲学家,只是试图解释先哲的思想为何会发光,怎么样发光,发的是什么光。他们汗牛充栋的所谓研究成果,或者自命不凡的学说,如同阵阵雾障,阻挡着来自先哲的智慧光芒。
后来的哲学家们是很苦的,这种苦不像先哲们的生活有时无着落,而是指他们选择的赖以生活的研究对象,使他们高不可攀,更遑论逾越。他们往往试图从先哲们的思想江河堤岸上挖一个小孔,得到一两滴水,作为自己学说的立命本源。先哲们思想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就能阻挡它们所有的目光。
后来研究哲学的人,会为自已得到一两滴水而欣喜若狂,而乐此不疲,而功成名就。但是,有谁真正了解了他的观点,他的观点又真正起了什么作用,又能流传多久?他们的研究价值何在?
哲学界的潜规则是后来者必须对前人的学说吸收批评,讲究理有所出,说有所据。越往后的哲学家,越可以说是研究哲学家的哲学家。他们在研究前人时,挖空心思,巧设术语,编制体系,最终,只能是一种哲学研究,绝不是某类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常有颠覆性的思想出现,每一种新思想,几乎都能开启一个时代。而在中国,囿于礼法和师古法古的传统,几乎所有的创见都是小众化的存在。另外,不能被统治者所用的哲学思想一般流传不远。
自然、人生、社会、世界,乃至宇宙,自有其本真在。在如今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对真知的探究是每一位哲学工作者的职责。哲学家们不能囿于过去的体系和程式,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强词说理,应该让广大的民众乐意听,听得懂,有所适从,得到引领,不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轨道。
可以洋为中用,更可以古为今用,汲取精华,弃去糟粕,理顺出服务于时代的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主要是个人处世的哲学。无论孔子的伦理秩序,还是庄子的无为而治。无沦墨子的非攻,还是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浓缩做两个字:中庸。
外国的哲学(主要是欧美的学),探寻的主要是单个的社会焦虑及其渲泄。
打个比方,就象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注重脉络、整体调理,而西医注意重病灶的攻克。
马克思主义则是个例外。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人类国家发展的规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部关于国家道德的哲学。任何一个国家,它必须以大多数底层人(无产阶级)为尊崇对象,它才是符合国家道德。否则,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并加速它的灭亡。如果所有国家都坚守了国家道德,那么经过一定阶段的融合,世界大同了,国家自然消亡了。社会进入了科学共产主义社会。
总的来说,大道至简,英雄所见略同。中西合璧,取长补短,“乃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