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最后为何还传位给曹丕

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最后为何还传位给曹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4/3/8 19:17:41

对曹操喜欢曹植却传位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丕和曹操的关系,还真的比不上曹植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因为曹植有才,有才到什么程度呢?东汉末年写诗歌都是照着曹植的版本来写的。

也就是说曹植写个模板出来,其他文人照着填词就行了。就连曹操都感叹,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儿子。

相比较而言,曹丕的才华就显得很平庸了。很多人说曹丕也很有才,编写的《典论》至今流传,不过他跟曹植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壤之别。《典论》里的句子你能说一两句吗?可曹植的诗词文章,我们张口就能说出来,这就是两者的差距。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曹操最后并没有将大位传给喜欢的儿子曹植,而是传给了资质平庸的儿子曹丕,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植喝酒误事,和大位失之交臂。

最早曹操是把曹植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因为长子曹昂被杀,所以曹操的其他儿子的继承权是均等的,曹操当然要择优录取。

可问题是好像有才华的人,都比较喜欢喝酒,李白喜欢喝酒,所以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不再录用。曹植也是因为喝酒的问题,与大位失之交臂。

第一次喝酒误事:曹操在带兵攻打孙权的时候,曾经让曹植留守邺城。可是23岁的曹植却在这个时候恃宠而骄,带着一帮文人开始喝酒助兴,写诗为乐。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植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似乎每次喝完酒,才能有灵感一样,所以常常喝醉。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并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三国志》

结果在建安22年的时候,26岁的曹植喝醉酒以后,驾着王室的马车,擅自从司马门出去。司马门是帝王才能走的门,而且只有办大事的时候才能打开。

可是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谁也不敢阻拦。曹操知道这件事以后,不仅将掌管马车的公车令给宰了,而且痛斥了曹植一番。

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就有点讨厌曹植了,毕竟曹植喝醉酒以后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胆大,这不是为君之道。

第二次喝酒误事:自打那次擅闯司马门的事情出现后,曹操对曹植就冷淡了很多,从此曹植就有点心灰意冷了,越是不受重用,曹植就越心灰意冷,时间长了以后,他再次借酒浇愁。

喝酒喝多了,什么时候不该喝酒他都已经忘了。曹操对他是越来越不满意,但是还是想给他一次机会,毕竟这个儿子很聪明。

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罢之。---《三国志》

建安24年,关羽发动了北伐战争,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围困。这个时候曹操想起了曹植,希望曹植能够带兵前去救援曹仁,这也算是打算重新用曹植了。

没想到曹植却没有来领命,为什么呢?因为曹植当时喝得不省人事,完全失去了知觉。曹操后悔不已,从此将曹植踢出了继承人的名单。

曹丕靠着自己的中庸之道,成为了守成之君。

曹操其实很不看好曹丕,因为他的聪明儿子实在是太多,曹丕是资质平平的那种。最早长子曹昂是曹操的继承人,可惜因为曹操贪恋张绣婶娘的美色,使得曹昂被张绣所杀。

此后曹操又盯上了年幼的曹冲,因为他发现曹冲无比聪明,是个千古奇才。可惜的是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因此也被排除在外。

剩下的儿子里,最聪明的是曹植,最勇猛的是曹彰,剩下的就是一些资质平平之辈了。曹丕当然就是剩下的那帮人中的出类拔萃者。

但是曹丕有一个特点是曹植比不了的,他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了以后,曹丕自动成为了曹操的长子。

丁夫人和曹操离婚以后,卞夫人就成了这家的女主人,此后更是被扶正成为了曹操的正妻。这么一来卞夫人的几个儿子就成了曹操的嫡子,而曹丕是嫡子中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子。

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是很多王朝所奉行的一种制度。因为长幼有序这样就不会乱,也能避免很多夺嫡的麻烦。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皇位,那其他儿子就不要想了,没什么机会了。

曹丕知道自己有这方面优势,可是他从来不拿这件事来说事儿,这就是曹丕的高明之处。而且曹丕虽然各方面比不上弟弟们,但是他的综合实力不错。

也就是说曹丕是那种每一门都能考80多分的孩子,你说他成绩好吧,也就中上游水平,你说他成绩不好吧,可人家还能得个良好。

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典论》

曹丕的各方面实力都很均衡,这就是他夺嫡的必杀技。因为作为一名君主,在某个方面有专长,作用不大,毕竟也不需要你自己亲自去出谋划策或者写文章或者带兵打仗。

可是每一个行业你都能懂一些,在谋略上能分辨是非,在文章上能判断优劣,在战场上能指挥若定,这就足够了,毕竟有很多人会为你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曹操跟曹丕的关系,从来没有什么过于亲昵的时候,但是曹操常常带着曹丕去军营打仗。也许是在战场上,他们俩培养出了战友之间的友谊,所以曹操才会看中曹丕。

总结:司马懿跟曹丕那儿学了不少东西。

忍耐和低调,这是司马懿最终能夺取曹魏江山的必杀技。很多人说他的师傅是曹操,跟曹操学了很多东西。其实我们仔细看,忍耐这件事他绝对不是跟曹操学的,而是跟曹丕学的。

曹操是人主,他不需要忍耐什么。可曹丕不一样,他必须要在父亲面前藏拙,必须要在君王跟前低调。只有忍耐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以后,曹丕才能真正夺取他想要的东西。

显然这一招,十分奏效,曹丕靠着忍耐和低调,最终夺取了魏王的继承权。而司马懿也是靠着忍耐和低调,躲过了曹爽的逼迫,从而夺取了曹魏军政大权。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曹操曹植

更多文章

  • 刘胜和刘备之间相差270多年 刘备出身为何没有被怀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蜀汉

    对刘备身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时,起步最早却事业成就最晚的乱世枭雄之一。他既没有曹操雄厚的宗族家底,也没有孙权那样的父兄为他奠定基业,早年仅靠织席贩履为生,起点极低。但刘备拥有曹操和孙权都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汉室后裔的身份。他自称中山

  • 玄奘是谁?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为何会如此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玄奘,唐朝

    玄奘是唐朝的时期的著名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唐初所有历史人物的故事当中,玄奘和尚可能是最好讲的。之所以说好讲,是因为他在西游记当中的形象,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西游记》。所有人都知道

  • 历史上最会开疆拓土的皇帝分别是谁?汉武帝当属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疆拓土的皇帝,汉武帝

    众所周知武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威彊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那么历史上最会开疆拓土的皇帝分别是谁?小编认为,汉武帝当属第一!一、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

  • 李道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道玄,唐朝

    李道玄是追封河南王李贽之子,唐朝时期的宗室与大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演义小说当中,李元霸是一个堪称战力天花板的角色。而且,如果李元霸真有演义小说里描述得那么厉害,那他不光是在隋唐演义里面天下无敌,拿到其他任何时代,都是当之无愧的战力天花板。演义小说中的

  • 李泰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泰,唐朝

    李泰是唐太宗历史米的第四子,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泰,字惠褒,小名青雀。公元620年,李泰出生于长安。李泰出生的时候,他爹李世民刚刚打垮了山西的刘武周,马上要去打洛阳的王世充。在李泰出生之前,李世民其实已经有了

  • 朱元璋还是传位给朱棣 明朝会不会更加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朱元璋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有很多遗憾,比如有人纠结为啥朱元璋明明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朱棣,却非要把皇位传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在其他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之后,应该就是朱允炆继位。而朱棣却只排第四,无

  •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寿梦,春秋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

  •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三国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

  •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