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成为千古仁君 朱高炽到底有多厉害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成为千古仁君 朱高炽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2/6 17:28: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高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高炽到底有多厉害?以“仁”示天下,在位仅十月却能流芳百世!

如何评判一位君王到底是否在其位谋其政,何为仁君何又为英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业绩,好坏看百姓生活。明代也是辉煌过一段时间的,但明代多残忍暴力,再英明的皇帝都难逃这个规则。纵观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

基本上皇帝的名气与自身的业绩是相对等的,要么就是遗臭万年的骂名,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位皇帝,可能没有多少人了解他,而且他在位的时间才刚刚十个月,就是这么一位听着会被时间埋没的一个人,被后人称为功大于名,是难得的一位仁君,以仁治天下,他就是朱浩炽。

一、十个月的皇帝

朱高炽小时候就是个小胖子,长大以后更是圆滚滚,并且还有先天性足疾,严重的时候更是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就这样有时候都会摔倒。朱棣长得人高马大的所以并不是那么喜欢朱高炽。但是朱高炽非常受爷爷朱元璋的喜欢。

朱高炽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孙子,朱棣的长子,这样的身份使得朱高炽备受瞩目加上天生相貌身份更是惹人关注。朱高炽做虽然皇帝只有十个月,做太子执政监国却有二十年,朱高炽爱读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每每朱元璋进行考核的时候都能深得皇心。

朱高炽从小就心怀仁爱与仁慈,当朱元璋对所有孩子进行考核的时候,朱高炽的怜悯心对谁重谁轻分的如此清楚更是让朱元璋赞叹,有一次简单的任务,朱高炽回来的晚了点,朱高炽回答是等守城门的护卫吃完饭才进行检阅。朱元璋感叹朱高炽有体谅心。

其后多重小事朱高炽表现得至纯至善,是心存大事忧心小民的人。朱元璋便亲自封了他世子之位,这一举措也是为他能当太子打下了基础。如果说朱高炽在朱元璋面前表现的是仁慈那么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得完全就是军事能力了。

他非常明白如果北平丢了那么会面临一个什么灾难,所以他下令死守。在此期间他不停的安抚众人,以诚待之,李景隆围困数日多次强攻都被其挡了下来,这其中不乏有老弱病儒,每个人都誓死守卫,这样的决心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用人才能。

守城两月朱棣带兵救援,与朱高炽里应外合打了一个打胜仗,这样的胜仗直接使得朱高炽在军民心里的形象地位直线拔高。正在都以为可以按部就班的时候朝堂两派分别支持朱高炽与朱高煦,最后也是朱元璋的心属帮了朱高炽成为太子。

貌似事情结束了,其实只是刚刚开始,每次皇位必定伴随着腥风血雨,这次也不例外。解缙之死,皇帝多疑开始敲打朱高炽,朱高炽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

后来朱高炽更是快被朱棣吓出病来,严重的时候差点想要自裁。好在朱高炽值得,身边也是一众衷心之示,最后也算是保得朱高炽顺利接班。

二、功大于名

朱高炽在位期间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仁。儒家中心思想的仁字,所以就因为这个字都可以看出朱高炽是多么被人歌颂。明代多刑罚,不少为官大臣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出点什么事就要去尝尝明代的十大刑罚,朱高炽上位后废除刑罚,文武百官简直是感恩戴德。

朱棣在位期间劳民伤财,动了不少大项目,使得百姓哀声怨道,百姓没钱自然痛苦万分自然国不安稳,朱高炽深知修养的必要性,废除一些苛民政策,并且停止对外大规模战争,战乱带来的不安情绪得到缓解,百姓也可以休养生息,缓冲朱棣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朱高炽在位期间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并为之公平,使得这些人家感恩戴德。即使朱高炽就在位一年,却从不浪费时间,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于民于国的好事。

化解了多方尖锐的矛盾与争执,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安稳,百姓丰衣足食,明代往更好的地方发展。励精图治的治国,只是惋惜只执政一年就撒手人寰。

三、赶出宗庙

盛世仁宣之治的开创者最后却百年被踢出太庙,历史上包括后世讨论更多的都是朱棣如何建工伟业,其实朱高炽才是朱棣能够开拓疆土的定海神针。

一半的功劳给朱高炽都不为过,朱高炽虽在位十个月却被人民歌颂,如果朱高炽没有突发病去,那明代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朝代是后世无法估计的。可是就这样一位英主也是可怜,嘉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生父入住太庙,古人对于庙宗的执着是现代人无法估计的。

所以有人入住就要有人被抬出。那抬谁比较好自然就是最远的,可是最远的恰恰就是朱棣。其实你要是问心里话,嘉靖皇帝想抬出的那一位必然是朱棣,可是朱棣在大臣心里,在明代这个时代。谁敢动朱棣的牌位,怕是不想活了。

嘉靖皇帝心理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下圣旨把太宗尊为成祖,不要以为就这么一个称呼的变化,其实这就是一种变通,因为凡是带了祖是不允许移除的。

那么最远的自然就落在了朱高炽头上。落到朱高炽的头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反对了,大家默许了子朱高炽被移除,属实让人唏嘘不已,为朱高炽难过。

四、总结

有感情的皇帝怜悯世人,一位仁君处理大小事不被感情所冲突,不优柔寡断,励精图治的勤勤恳恳,但对万民仁义治国,知百姓苦解百姓苦,对身边的人信任,重用才能之人。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百姓之幸。朱高炽在位时间极短,但是对于当朝百姓来说,这十个月确实让万民愉悦,一个朝代的兴衰自然要看一个领头人的品德与眼光。

朱高炽就是这么一个一顶一的仁君英主。只是天妒英才,但是这十个月足以证明朱高炽的天姿,更是以短短四个月流芳百世的真是千年难遇,不仅仅是他的善良体训民情,也在于他的所有决策都是为了天下。这样的皇帝不多见,也配得上后世夸赞他仁治天下。

标签: 朱高炽明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是因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坚,隋朝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不仅终结了三百年的南北朝乱世,还创下享誉后世的“开皇之治”,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南北朝时期,众多英雄人物你争我夺,此伏彼起,到了最后,逐渐走向了大一统的局面。这个时候的南北对峙的情况是这样的,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之后,国家一个

  • 薛崇简作为太平公主的儿子 李隆基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崇简,李隆基

    还不了解:薛崇简和李隆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登基之后没有处死薛崇简,原因是什么呢?薛崇简是太平公主的儿子,在李隆基先发制人除掉太平公主党羽后,薛崇简却并没有被处死,反而被玄宗特免,准许他留任原职,并赐李姓。其实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原因是薛崇简

  • 崇祯眼看大明江山都要灭亡了 崇祯为何没有选择南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明朝

    对崇祯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眼看明代都要灭亡了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他是如何想的?崇祯是历史上的一个悲情皇帝,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关于他的争议也非常多,可不管怎么说,大明在他手里丢了。而他在位的这么多年里,很多人对他的很多做法

  • 慕容宝: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宝,后燕

    慕容宝(355年~398年5月27日),字道祐,小字库勾,昌黎郡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生于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燕成武帝慕容垂第四子,母为成昭皇后段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初仕前秦天王苻坚

  • 慕容会:后燕惠闵帝慕容宝次子,颇有才能,自幼深得祖父慕容垂喜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慕容会,后燕

    慕容会,字道通,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后燕宗室将领,成武帝慕容垂之孙,惠愍帝慕容宝次子,昭文帝慕容盛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雄伟俊逸,器宇不凡,颇有才能。自幼深得祖父慕容垂喜爱,封清河郡公,拜录留台事、幽州刺史,镇守龙城。慕容垂病重时,遗命

  • 英布作为项羽手下唯一被封王的部将 英布最后为何还要被迫项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英布

    对项羽和英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没有亏待英布,英布为何背叛项羽投降刘邦?项羽虽没有亏待英布,但他得罪了一大帮人,这些人心生不满,不服从他分封的安排,纷纷制造事端。恰项羽好面子,外加坐着凌驾于众诸侯王之上的霸王宝座,所以受不了威严被挑战的现实,于是兴兵征

  • 汴水之战曹操最后为何会输?又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汴水之战,汉朝

    曹操的汴水之败,和他跟吕布的“兖州之战”,张绣的“宛城之战”,并称曹操的三次大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的形象一直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曹操是天下英雄,也有人曹操是“篡汉”的奸贼。其实曹操一开始只想做个汉室忠臣、名将,公元190年讨伐董卓时,汴水之败让曹操认清了

  •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被称为孙十万?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既然能当开国皇帝,自然有雄才大略,但是,在打仗方面,孙权明显不如曹操和刘备。孙权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他两次带十万人马去打仗,两次惨败而归,被戏称为“孙十万”。那么,孙权哪两次带十万人

  • 赵偲:宋神宗赵顼第十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偲,北宋

    赵偲(1085年-1129年),宋朝皇子、封越王。宋神宗赵顼的十四子(遗腹子),生母林贤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生。元祐元年(1086年)八月赐名,授检校太尉、武成军节度使,封祈国公。八年(1093年)五月,加开府仪同三司。绍

  • 汉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和亲

    还不了解:汉朝和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为何汉朝只是出嫁公主而不娶匈奴公主?与匈奴人和亲制度始于汉朝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好奇的人会发现在历史上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都是汉朝一直在给匈奴出嫁公主,却不见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为妻,这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