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4/3/26 6:52:34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是中国民间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东晋时期,祝英台美丽聪颖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求学途中邂逅了梁山伯,二人义结金兰,同窗苦读三年,情深似海,祝英台的父亲催促她回家。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谎称家中九妹,愿替山伯作媒,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英台已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泪眼相,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得知此事,在出嫁时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白蛇传

千年蛇妖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施展法力巧遇许仙。二人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诉许仙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软禁许仙,白素贞为救夫水漫金山,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压于雷峰塔下。白素贞的儿子得中状元,劈塔救母,全家团聚。

牛郎织女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女子孟姜女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一次,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万喜良逃到了孟姜女家,二人相遇,然后结婚了。成亲还不到三天,万喜良被抓走了,孟姜女成天哭啊,盼了一年,也没等到丈夫回来。然后孟姜女去长城寻找丈夫,千辛万苦,梦见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得到的消息确实她的丈夫已经累死了。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秦始皇看上了孟姜女,孟姜女让他答应自己三件事,给自己的丈夫立碑、修坟,秦始皇披麻孝后,孟姜女跳进了大海。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三大阎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阎罗王,有四位之说和三人之说,四人指的是范仲淹、包拯、韩擒虎和寇准;三人指的是范仲淹、包青天、寇准。那么为什么称这几个人是阎王呢?阎王,是阎罗王的简称,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是管理地狱的魔王。阎王是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

  • 千金一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这个成语故事源自我国西周时代,当时的当位国王周幽王喜获一名爱妃,对她甚是宠爱。但是这位妃子由于是获罪之人献给周幽王的,所以她多少有点心存疑虑,终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虽然当时国家时局并不稳定、百姓也生活凄苦,不过昏庸的周幽王想的可不是民生大计,他正在琢磨着要怎么才能令眼前这位可人儿开怀而笑呢。不善理政

  • 买椟还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珍珠想卖给郑国人。这个楚国人就找来名贵的木兰,为珍珠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然后用桂、椒等香料将盒子熏得香气扑鼻,又在用珠宝、美玉镶嵌在盒子上,再点缀以翠鸟的羽毛,还在盒子外面精雕细琢了许多美丽的花纹,然后才将珍珠放进去待价而沽。郑国人把盒子拿在手里,里里外外观察了半天,爱不

  • 不见黄河心不死 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不知道的人可能会以为黄河就是滔滔的黄河,棺材就是寿终所用之物。其实在这个故事里,它们分别指的是两个男女主人公。传说黄河是一位美貌女子,棺材是一个才情少年,他们两情相悦,但在那个封建的年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往往会落空,黄河跟棺材也难逃这个厄运。当黄河家里人知道她对棺材芳心暗许后,就将她锁于屋内断绝

  • 飞蛾扑火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记得从不识字开始,就开始看漫画,连环画,家里什么书都有,慢慢识字了,记得第一个印象深刻的成语就是-----飞蛾扑火。大概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的。自从认识了这个词我便经常在作文中有意无意的用上,那时,这个词对我来说,百分百的贬义词。那篇文章还给配了图片,一只瘦弱的飞蛾朝着火苗飞去。

  • 功亏一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功亏一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筑九仞高的山,只差最后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没有完成。类似于功败垂成,对这个成语的接触,还是在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们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校长在最后一次会上防止我们因为快毕业了而放松对校纪校规的铭记,而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他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山九仞

  • 口是心非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口是心非这个成语我想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它的本来意思是说嘴里说的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一般都用做贬义词,但是我觉得现在它的意思更趋于中性,表达出了更多的无可奈何。现在的生活压力这么大,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说出一些口是心非的话,一些阿谀奉承的话。不管是为了讨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释义]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语出]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近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歌咏菊花的诗。黄巢年轻时,到京城长安应考,没有考上。他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愤慨地写下了这首诗,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王朝统治的决心。唐朝晚年,特别是唐宣宗以后的懿宗、僖宗,一味的只知道寻欢作乐。朝廷

  • 鹜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战国时,苏代(著名纵横家苏秦之弟)听说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他替燕国当说客到赵国去劝阻。苏代见赵惠文王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燕国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条河,流经易县)时,看到一只蚌露出水面在晒太阳,正巧飞来一只鹜鸟去啄蚌肉。蚌马上合拢其壳,将鹜鸟的长嘴紧紧 地挟住,鹜鸟说:&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