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纯真念佛人

佛教故事:纯真念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4/1/8 6:19:36

在繁华的都市一隅,靠近西园寺的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住一位念佛老太。因为腿脚不,不能下楼,几年来,除了偶尔到医院看病,平时就一天到呆在家里,静静地念佛,吃饭,睡觉,难得有人去看她。我她女儿以前是同事,在她还没出国前一起念过佛。她出国后,老人要寄钱去寺院办佛事,就找我帮忙,因此一年总要去她家几次,对她的情况很熟悉。

老人快八十岁了,善良的脸,善良的心,看过她的莲友都说:“这种学佛人,在周遭很难找到二个。和她比,我们啥也不是。”

她不太会讲客套话,只是用满脸的欢喜来迎你。如果提前知道你要去,总要让老头买好水果、零食,摆满一桌。然后聊天期间一刻不停地让你吃这吃那,吃不完还要让你兜着走。几次下来我乖了,去时不提前告诉她,跨进门后,望着她在惊喜中团转地找东西给你吃,觉得她可爱极了。记得有一次实在找不到吃的,就拉着我非要让我洗个热水澡,我好说歹说才免了这款待遇。去她家还不能撞吃饭时间,否则不管你吃了没有,饭菜一大碗端到你面前,不吃也得吃,直撑得你肚滚圆,临走时又是翻箱倒柜地找东西给你。我年纪比她轻许多,身体也不差,可在推让的过程中,总是败下阵来。因为她的两只手像两把铁钳,我根本无反抗能力,这让我很纳闷。

要说她的处境,并不美妙。儿子两年前往生西方,女儿远嫁海外。老头子身体也不好,耳朵聋得一点也听不见,性格孤僻,不会照顾人。她自己五年前患骨癌,医生判她活不,手术也不给她做,只劝她想吃啥买啥,开点无关痛痒的药让她回家保守治疗。这样的生活环境换了别人,不天天以泪洗面才怪呢!

可老居士呢,“弥陀一露脸,万事都解决”,一切都忍受了,不觉得那么痛苦了。和她接触的过程中,我信了许多事情:

说念佛能止痛,我信。

大概还是在三年前吧,她女儿那时还在国内,我去报恩寺参加念佛共修法会时,遇到了她娘俩。女儿很担忧地对我讲了她妈妈的情况,并拉开妈妈胸前的衣服让我看那病变的骨头:大的像子弹头,小的像花生、黄豆,尖尖的,红红的,突出在本该平坦的地方,好像把皮都要顶破了,真的很怕人。我问老人家:“疼吗?”她回答:“在家里不念佛很疼,念了就不疼。今天带了止痛药来,可一天佛念下来没感觉痛,一片都没吃。”

说念佛能治绝症,我信。

去年天时,她在家摔了一跤,扭伤了腰,在床上躺了几天不能动。可奇迹就发生在那一天,一跤把胸口的病变骨头全摔没了。几天后我去看她时,拉开她上衣,平平的,疙疙瘩瘩的东西真的没有了。当时我都呆掉了。一直到现在,病变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一跤让她重报轻受了。

说念佛开智慧,我信。

老人家不大识字,从不看书,对净土教理就停留在念佛能生西的层次。可她知道啥是虚幻,啥是真实。他儿子去世时,我去她家慰问,她根本不提儿子的事。倒是我忍不住提起来,可她淡淡一笑,说:“儿子临终也念佛了,还劝我念呢!”

前几天去看她时,我问她:“你想去西方吗?”

弥陀佛今天接我今天走,明天接我明天走。极乐世界多好啊!”

“你不挂念家里人吗?”

“我一个也不想。没意思的。”

“你去了极乐世界要去找你儿子吗?”

“到了极乐世界无所谓了。”

这句话回答得多好啊!

说善良的人容易信佛,我信。

她女儿说,妈妈一辈子都为别人着想。去世的儿子是亲生的,女儿是妹妹家抱来的,可她对女儿的关爱胜过对自己的儿子。年轻时家里穷,饭是限量的,她常把自己那一份偷偷倒进乞丐碗里。最近知道女儿家里要增加一位新成员(即丈夫与前妻领养的儿子),女儿担心怕处理不好关系,老人家在电话里再三关照,一定要对他好。“对自己孩子差一点没关系,可对他一定要好,要把他看成亲生的。”

说阿弥陀佛名号是活的,我信。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学文化:佛之十大名号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佛之十大名号因开合不同,说法不一,但其意思一致,一般指: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如果加上“佛”,实际为十一号。其它经论中所说的佛之十号,是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

  • 佛教寓言:失望的牧牛人 牧牛人金花供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这段经文的譬喻,就好像一个人不小心犯了一点错之后,便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认为自己的慧命已经被污染了,就自甘堕落而一错再错。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悠哉游哉吃草、喝水。但是,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头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二百五十

  • 佛教故事:不孝的果报 儿女不孝的八大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村有户人家,男人在沙钢集团上班,女人在家务农。虽是个普通人家,但这户人家在赡养老人上还是出了名的。 男人的父母因年纪大了,就由几个儿子轮流赡养。老人来到这个大儿子家,自己洗菜做饭吃。听说,老人要用水,还得摇摇晃晃地走到很远的河里去弄水。因自来水被那儿媳妇关掉了。等到过年的时候,男人给点钱父母,

  • 孙吴与佛教的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建业是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孙吴的佛教中心。佛教虽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东汉、魏朝、蜀汉、孙吴及西晋等政权明令禁止汉人出家为僧,汉至西晋间僧人大都是西域胡人,但是也有汉人不顾禁令出家为僧。 三国时期,高僧支谦、康僧会先后来到孙吴,受到吴大帝孙权的推重。孙权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建初寺亦称佛陀里,为中国

  • 佛门礼仪:藏传佛教10条基本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随着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教的礼仪显得至关重要,很多人还不知道进入佛堂或是在礼佛时有什么讲究。 佛家礼仪是佛教弟子信仰生活的重要体现,是它们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手段。佛家礼仪可以分为修持礼节和仪式两

  • 佛教故事:燃烧的六根之火 佛家所说六根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陀在那里向弟子们说:“从这里望去东北边遥远的地方就是伽耶城的城市街道,在东边有尼莲禅河,更远处的地方就是我以前修行、静思,体悟人间宇宙真理的地方。” 佛陀又对弟子说:“从高处向下看——这山河

  • 地藏王菩萨的相关资料 地藏王菩萨的来历说法及供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典中专门介绍地藏菩萨的经典共有三部,分别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在这三部经典中均称菩萨为”地藏“菩萨。 地藏是佛教中一位愿力深厚的菩萨,地藏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

  • 佛教故事:学做「平凡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注,而我只是平凡的不起眼的蝼蚁……有人说,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平凡是一种缺点,一种需要跨越的障碍。那么,让你烦恼的平凡,到底是什么样子,你所期望的不凡,又是什么呢? 平凡,是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不凡,是万众瞩目、长袖善舞?觉得平凡,是因为在做平凡的事

  • 普及佛门知识:北传佛教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北传佛教,又称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经中亚地区往东传人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尔传人西藏、蒙古地区的佛教。由于这类佛教是由印度向北传播,所以被称为北传佛教。从教义而言,北传佛教多以大乘佛教为主,流行梵文及汉藏文经典。 北传佛教传入中亚,中亚是指印度西北、里海以东直至中国新疆的广大

  • 释迦牟尼佛究竟有没有后代?罗睺罗是不是佛陀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后世又称佛陀,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这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悉达多,父亲是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的国君,母亲是摩耶夫人,具有很高的智慧,她具备所有的美德,且才华横溢,性情温和,纯洁无瑕,据传悉达多是母亲由右胁所生,悉达多出生不久,王后摩耶夫人便离开人世,升入天界。 悉达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