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国王的宝珠

佛教故事:国王的宝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03 更新时间:2024/1/17 0:54:15

《妙法莲华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译流畅、文字优美、譬喻生动、教义圆满,是众经中的瑰宝,古云“成佛法华”可见一斑。

从前,古印度有一位国力强大的转轮圣,他想凭借自己的威望圣德,收服周围贫困的小国家,成为自己的国土。而这些小国家并不顺从他的意愿。转轮圣王便发动战争,派遣各种兵种军队讨伐这些小国家。

每次征战都取得胜利。转轮圣王对那些英勇作战、立下战功的将士非宠爱。根据他们的战功大小,分别给予奖赏。有的赏赐给田宅、村庄、城镇,有的赏赐给衣服穿、日常用品,有的赏赐给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等珍宝,有的赏赐给象马、车辆、奴仆、人民。唯一例外的是转轮圣王头顶发髻中的一颗无价明珠,从来不赏赐予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转轮圣王只有这样一颗明珠,如果赏赐他人,连他的王妃眷属都会感到惊异不解,况这颗明珠还是转轮圣王的镇国之宝。

后来在一次重大的征战中,将士们拼死作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勋,转轮圣王心中感到万分高兴,就把那颗久藏于发髻之中,从不轻易予人的明珠,奖赏给了立功最大的将士。

释迦牟尼讲完了这个故事,对四众弟子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啊,这部《法华经》是一切佛陀的第一妙法,在一切经中最为深广微妙,最后才赐予众生。正如力量强大的转轮圣王长久守护明珠,现在才赐予士兵一样。”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成功通过马祖道一禅师考验的实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即心是佛”是马祖学禅的心得。马祖俗姓马,四川什邡人,法号为“道一”。称“马祖”是中唐后弟子们出于对道一法师的敬重。他曾在福州大弘禅宗,普渡众生。 各地出家人都仰慕马祖。有一次,有位名叫法常的和尚从大梅山来见他。 马祖问:“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法常答:“我来求佛法。” 马祖又问:“求什么

  • 佛教故事:想要获得巨大果报除了修行外还能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善生长者的童年是一段生动的励志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的发心和他为此做出的努力。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向邻里亲戚们借钱维持生活。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贫生童子。 贫生童子渐渐长大了,并且也学会了好多谋

  • 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点醒舍利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维摩诘是一位著名的大乘佛教居士,在毗耶离城病了。佛陀派了以文殊菩萨为首的慰问团去探望他,维摩诘抱病跟大家讨论佛法。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就是他跟文殊等探讨佛法的记录。 传说一位天女看到维摩诘和文殊在丈室中探讨佛法,妙趣横生,在场的人都听得心花怒放。天女把手中的鲜花频频撒下,顿时花雨飘逸,构成一幅

  • 佛教故事:北京潭柘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潭柘寺历史悠久,古语称“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是京西著名寺院,每年有很多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它与历代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早的时候,在北京西郊九峰山垭口处有个很深的水潭,潭水甘甜清亮,明澈见底,附近百姓洗衣做饭多爱挑取此潭之水,所以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它“清水潭”。 哪想有一年,从远

  • 佛教故事:禅师的话 比猎人的弓箭还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马祖道一禅师随缘点化的功夫真是了得,同样的机会来到你的面前,你能开悟吗? 他自我削发,叩拜马祖,请求马祖收他为弟子(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唐朝有个家住江西抚州的猎手,原先他最不爱见到和尚。 有一次他上山打猎,一群花鹿见有猎手追赶,就拼命逃跑,正好路过马祖道一禅师的寺院。马祖上前拦住猎手,问道

  • 佛教故事:心迷《法华》转 心悟转《法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洪州法达禅师七岁出家,及长好学,并且熟读《法华经》。 后来,他拜在六祖慧能门下,但在礼拜时,却头不着地。 慧能见了,问道:“礼不投地,还不如不礼,你这样做,一定是心中有什么东西阻碍。你平时研习些什么呢?” 法达答道:“我念《法华经》已达三千遍。” 慧能说道:“你即使念了万遍,得其经意,不

  • 佛教故事:砍树取果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陀问一位在大树下正襟危坐的小和尚:“你说说看,你这样修行,有何心得?” “我修行全是为了学会神通变化的本事,至于什么持戒、布施,我没有半点兴趣。” “神通变化好比树的枝末,持戒、布施好比树的根本。没有树的根本,怎么会有树的枝末?你颠倒了本末关系,危险呀!” 小和尚还是搞不清楚佛陀的意思,于是

  • 佛教故事:善恶供养报应不同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一位跋脚的修行人。他身残志坚,精进修持,克服行脚的困难,到处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日日夜夜,劳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为法忘躯的身影,都暗自落泪,感动得众生都树立了坚定的信仰。 有一家人,信奉佛法。家中主人善根深厚,慈悲心广。他见修行人长期艰难奔走,心生悲悯,恭敬地求修行人接受他一年的供养

  • 佛教故事:只出家一天 会得到多少福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毗舍离城中,有一位王子,名叫勇军,他生性浪漫,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全城的人,没有不知他的为人的。 有一天,佛陀忽然叫阿难到面前说道:“阿难!你知道勇军王子的为人吗?” “佛陀!我知道勇军王子是个贪求五欲的人。” “阿难!纵欲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 “佛陀!像勇军王子这样的人,死后一定堕

  • 佛教故事:名字与福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我的法友,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仅想从名字上得到吉祥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希望你用原来的名字,不要随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