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延州之战:宋夏两国百年恩怨的开端

什么是延州之战:宋夏两国百年恩怨的开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4/1/25 15:02:56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王朝,党项族原本定居四川松潘高原一带。公元881年因平夏部拓跋思恭平黄巢之乱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宋夏开始了长达百年战争。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开春,元昊自率大军,以宋朝延州为目的地,揭开了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李元昊选中延州为突破口,是因为他曾遣人多方刺探宋军事政治情报,获悉宋鄜延路地阔寨疏,士卒寡弱。延州是宋边境军事重地,也是西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因此宋朝十分重视此地的军事部署:在其北部建立金明寨(今安塞东南),依托险要地形,加上周围有36寨互为依托,易守难攻,并派都监李士彬率近10万蕃兵扼守。

看到金明寨强攻难破,李元昊就在金明寨宋军中设反间计,不过前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又派人混进宋军中,利用李士彬对部下严酷,上下不和的矛盾,用金帛、爵位收买其部将士为内应;再实施骄兵计,让西夏军每逢李士彬交战,没打几下就溃不成军,如此一来,李士彬渐渐自负起来;再派遣一批又一批党项部落向李士彬“投降”,面对众多的投降者,李士彬自己不好处理,就上报“上级”延州范雍,要求把这些党项降人迁居到远离西北边境的南方安置。宋鄜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雍不察实情,想来一招“以夷制夷”,厚赏这些西夏降人,并让李士彬把他们编入金明寨周围的各个军事据点。李士彬只得照办。

没想到一切安排停当后,西夏军突然发动攻击,叛降者起而内应,李士彬未及应战,即被擒获,诸寨不攻自破。夏军乘胜南下,直逼延州。公元1004年潭州城下数万辽国精骑和宋将石保吉率领的精锐宋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宋军依托战车和鹿角大败辽军,辽将萧达赖不久也中箭阵亡,宋辽达成潭渊之盟,石保吉这位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儿子为石家军赢得了无上的荣耀,也为宋帝国赢得了30多年的和平,可惜和平和光荣是如此的短暂,30多年后随着石守信的孙子石元孙在三川口成为了敌军俘虏化为了尘埃。正在延州危急时刻,一支精锐的宋军部队正在飞速昼夜兼程赶往延州,带队的正是宋朝的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

听到消息,刘平领八千精锐与石元孙合兵共万余人,昼夜行军,急赴延州。行至三川口(今陕西志丹县南),宋军见夏兵已在此设阵,即仓促应战。鄜延都监黄德和见西夏兵多势众,在阵后领兵先逃,宋军溃乱。刘平、石元孙领残兵退到西南山,立寨抵御。元昊派兵到寨前挑战,然后亲自领一部分兵从山后攻入山寨,刘平、石元孙兵败被擒。

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刘、石部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延州危在旦夕。这时恰逢天下大雪,寒风凛冽,夏军缺少御寒衣物,遂致军纪松弛,无心再战。元昊又得报宋麟州都教练使折继闵、柔远砦主张岊,代州钤辖王仲宝率兵攻入夏境,于是率军回师,延州才解围。虽然宋朝成功抵御西夏军队的入侵,但是损失太多,而且宋朝甘陕青宁边境的防御也处于被动地位。刘平被俘后,威武不屈,破口大骂李元昊,说道“我头颈三尺长,等着你来砍呢。”后刘平一直不肯屈服病死在西夏,再也没能踏上故土,石元孙被放回了宋朝不久耻辱的病死了。

战后黄德和诬蔑刘平叛宋,刘平家属被下狱,大将卢政逃回后,才真相大白。不久韩琦范仲淹庞籍文彦博纷纷出来说话,刘平终于平反,黄德和被腰斩,头颅挂在了延州城头。宋朝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等人出任西北军事长官,整顿军务,大将周美发动了一系列反攻陆续收复了包括金明寨的一些失地,任福攻陷了白豹城,但是朝廷上的权臣们却无休止的在为攻守问题进行辩论,就在此时好水川战役爆发了。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战役:西草湾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西草湾之战,对明军来说取胜得比较顺利,正史中不但写明了战争经过,而且还有战果。寇犯新会西草湾的是葡萄牙人麦罗·哥丁霍(Mello Coutinho)率领下援助屯门的武装船队,中国人称其为别都卢,隶属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船队有很强的战斗力,在寇犯中国前已经"恃其巨铳利兵,劫掠满剌加诸国,横行海外,至率

  • 湘西会战:中日最后一次大战 日军一败涂地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湘西会战是中日最后一次大战,此战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湘西会战也让国际声誉有所提高。 庆祝胜利的爆竹灰至少两尺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湖南省芷江县也沉浸在狂欢中。晚上,航空第9总站无线电区台报务员刘道民与另外3名战友结束芷江机场的值班任务后,便急不可耐地冲

  • 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1931-1936年:九一八事变 黑龙江战役 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 淞沪抗战 绥靖满州国 热河战役 长城战役

  • 明灭夏之战的结果 明灭夏之战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洪武三年,明朝的军队北征沙漠,渐渐稳定了北方的形势,紧接着明朝就有意消灭四川夏政权。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明升开城投降,蜀夏政权灭亡。明灭夏之战的结果 朱元璋获悉前线战报,下诏切责汤和,严令迅速进军以配合北路军,并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师增援南路军。南路军得此命令并获北路军捷报,遂举兵挺进。

  • 黄花岗起义简介 黄花岗起义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等,是1911年同盟会发起的一场起义,领导有有黄兴、林觉民等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了深远的意义。黄花岗起义简介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茶叶导致的一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国的茶叶在中国近代史,甚至世界近代史中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茶叶不无关系,英国人喜欢喝中国的茶,也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金钱代价,但英国不愿意,于是就有了鸦片贸易、鸦片战争。 18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贸易站,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于是英国茶叶进口量直线攀升,价格一

  • 丰岛海战方伯谦的争议:逃与战至今无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丰岛海战中,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逃和战一直备受争议。由于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所有,“畏敌说”和“血战说”各占半壁江山。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说明这两种说法的来源以及现有的一些历史记载。“畏敌说” 历史课本中“畏敌说”来源于哪里呢?清末姚锡光写了本《东方兵事纪略》,他在书中说:“济远管带方

  • 成欢之战兵力对比 成欢之战伤亡人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成欢之战作为甲午战争的首场陆战,对于朝鲜战场影响很大,但对于整个甲午战局的影响也不小。所以可能有人对战争的规模伤亡有所误解。其实,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成欢之战规模不大,清军和日军投入兵力也不多,伤亡人数也没有其他战场多。 成欢之战是中日陆军的首次交锋,清军投入3000多人,日军4000多人(步兵四个大

  • 甲午战争著名陆战平壤战役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提及甲午战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黄海海战等海战,而陆战就鲜为人知。其实不仅在民间,学术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海战,对于陆战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的笔者就对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平壤战役的前因后果进行叙述,以补充人们对甲午陆战相关知识的不足。一、双方战略 朝鲜位于亚欧大陆向南延伸的一个半岛上,纵

  • 小刀会起义的影响: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过去的史书文章多从正面积极的方面来定义和评价小刀会起义,认为它是严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从小刀会起义当时的一些史料出发,就会发现,这场起义不仅没能留下什么积极的东西,甚至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小刀会起义,先前史书文章往往从阶级斗争的立场出发,都肯定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