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汾酒与杜康酒谁的历史更悠久?

汾酒与杜康酒谁的历史更悠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22 更新时间:2023/12/12 11:01:21

杜康,可谓大名鼎鼎,历史上确有其人,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的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能够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之发明家了。

然而,在古代,杜康只是酒的代名词,以杜康为品牌的酒,历史上很少有记载。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周总理盛宴款待。田中兴至赞叹“天下美酒,惟有杜康”。周总理当即请郭沫若介绍了杜康的渊源和历史,引起了外宾的极大兴趣。后来总理知道这种名酒早已失传,便说:“酒也是一种化现象,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先人在4000年前便发明了酒,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很了不起。以‘酒祖’杜康命名的酒应视为国宝啊。”周总理提出:应“恢复杜康,为国争光”。

后来,河南的杜康故里才开始酿造以杜康为品牌的白酒。好笑的是,竟然出现了持续了30多年的 “两伊战争”(伊川杜康和汝阳(古称伊阳)杜康之争)。关于这个纷争,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内,按下不表。

现在再来说说汾酒。山西杏花村是我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该地区就有了酿酒的习俗,其酿造工艺也沿黄河流域及通商之路逐渐传遍全国。驰名中外的白酒名牌汾酒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不间断传承的历史。而杜康酒早已失传,根本谈不上不间断传承。也就是说,现在的杜康酒的历史短暂得很,不仅比不了汾酒,连历史不长的茅台也比不了。

现代汾酒的奠基人杨得龄先生曾带领汾酒勇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1916年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一书和阎锡山时期的督军府历史档案,证实汾酒是唯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白酒类(甲)大奖章的白酒品牌)。1948年6月,汾阳地区全境解放,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历史悠久的汾酒恢复了生产,并担负起共和国国宴用酒重任。

1948年6月1日,“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营酿酒企业宣告成成立。杨汉三担任汾酒厂首任厂长,迅速恢复了汾酒生产。为首届全国政协和开国大典准备需要的汾酒,就成为汾酒厂成立伊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1949年6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批示:“要将国内外享有盛誉之汾酒运到北京,摆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宴会上” 1949年9月初,为保证这批汾酒在运输途中的安全,汾酒厂工人在警卫班的保护下,经过五天四夜的艰苦努力,分四批把五百余斤汾酒运到了首都。这样杏花村汾酒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款国宴用酒。

1951年周总理根据主席指示,对当时政务院典礼局局长余心清的请示做过一个批示,批示包括:国宴要从简,不能浪费,如果用烈性白酒则用汾酒。

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人,是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术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汾酒文化有着诚信天下的名酒风范和儒雅浪漫的人文情怀;汾酒是中国的酒魂。

汾酒的历史比杜康酒的多了1500年。杜康酒现在不揣己短,出来和汾酒比历史,估计全国人民都笑了。

标签: 品牌文化历史酒厂中国白酒总理杜康

更多文章

  • 曹操几度垂泪为何人?揭秘十大让曹操流泪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建安,之流,太祖,记载,吕布,天下,三国志,垂泪

    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六处。他的这六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若有遗漏,敬请谅解)1.为荀攸垂泪。荀攸,字公达。《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记载,董卓作乱时,荀攸因与人密谋行刺董卓而被捕,同时被

  • “烧烤大席”——清朝皇宫最高“国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汉大,我国,鱼翅,俗称,烧烤,饮食,燕窝

    清末才有“满汉大席”的说法,不过就是“烧烤席”的俗称,而将“满汉席”加上一个“大”字。据近人徐柯编著的《清稗类抄·饮食》(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照报刊资料而成)一书记载——“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筵席中之无上品也。烤,以火干之也。于燕窝、鱼翅诸珍错外,必用烧猪、烧方。猪以全体烧之。酒三巡则进烧猪

  • 龙袍有几条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二,因为,金龙,帝王,不同,前后,皇帝,厘米

    龙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看电视时,我们会注意到,皇帝的龙袍上绣着好几条龙。那么,到底绣有儿条龙呢?在抚顺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光绪皇帝的龙袍。

  • 西方文化中女巫为什么要骑扫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他们,人们,效果,现代,不是,女巫,扫帚,魔法

    女巫是西方文化中使用巫术、魔法、占星术并以此类超自然能力女性。那么西方文化中女巫为什么要骑扫帚?女巫必须骑扫帚,事起面包。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部分面包都是用黑麦做的。而黑麦是麦角菌的主要寄主,大量食用麦角菌会有致命危险,而小剂量食用则能产生致幻效果。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欧洲人为叫做&ldquo

  • 盘点我国古代立春的迎春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官,禁忌,立春,时期,礼仪,迎春,参加,一个

    立春是我国而是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迎春的是时候也有一些禁忌规定,古代在立春施土牛、耕人的仪式中,有一项严格的迎春禁忌,就是只许文官参加,而不许武官参加。《后汉书·礼仪志载,这个礼仪,上自“京师百官”,下至县道“斗食令史”都要参加,然而“唯武官不”。可见在这个礼仪中武官是被排除在外的。立春迎气的礼

  • 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科举,第一,秀才,举人,状元,名称,博士,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剌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一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贡士:古代向朝延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

  •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字,公元,古文,字典,系统,认为,文字,解释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病笃中的许慎遣其子许冲进上,它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

  • 古代太子的别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居住,不可,东宫,副主,大唐,别称,太子,汉书

    1、元良:太子别称。《清史稿。世祖纪》:“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岐嶷聪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2、皇嗣:太子别称。《大唐新语》卷九:“则天称尊号,以睿宗为皇嗣,居东宫。”3、皇储、帝储:太子别称。《晋书。天文志上》:“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4、储皇、储胤:太子别称。5

  •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排名,上口,难懂,指数,东北,方言,苏州,而且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行榜,之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这个方言难懂排行榜,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轰动,那你又是怎么看待中国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方言特色的呢?一起了解下排名第十:东北话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

  • 十八罗汉的名字及其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尊者,出家,十八,国王,罗汉,佛教,一名,印度

    一、名字: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二、简介: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