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化为乌有什么意思?化为乌有典故介绍

化为乌有什么意思?化为乌有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09 更新时间:2024/2/4 13:42:09

194年,袁术率兵攻打徐州,和刘备部队互有胜负。吕布趁势想要分一杯羹,便率军想要夺权徐州。在演义中,袁术攻徐州是因为吕布把韩胤交给了曹操,后来便带领大军杀向吕布腹地。随后陈登献策,让吕布联合刘备一起对抗袁术,最后集多人之力才成功抵挡了袁术的攻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化为乌有”,就和这起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发生在袁术征讨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陈登、吕布、杨奉和韩暹。原文如下:

陈登曰:“将军若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布曰:“试言之。”登曰:“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并可生擒袁术。”布曰:“计将安出?”登曰:“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布曰:“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陈登允诺。

布乃发表上许都,并致书与豫州,然后令陈登引数骑,先于下邳道上候韩暹。退引兵至,下寨毕,登入见。暹问曰:“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登笑曰:“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暹叹曰:“吾欲归汉,恨无门耳。”登乃出布书。暹览书毕曰:“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登辞暹,急回报吕布。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将袁术派到徐州的使者韩胤交给了曹操,袁术大怒,随即调遣七路大军合集二十多万兵马杀向徐州。吕布随即找到陈登商议对策。陈登认为只要劝降袁术的降将杨奉、韩暹,然后再联合刘备一起发动进攻,就能够战胜袁术。此后,陈登来到杨奉军营,成功说服了二人。在此后的战斗中,吕布与刘备及杨奉、韩暹等人一起重创袁术,终于保住了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登口中的“化为乌有”,意为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比喻全部消失或全部落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袁术调遣七路大军入侵徐州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的虚构。据《三国志•袁术传》载,在吕布控制徐州期间,袁术的确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吕布。该传称:“(袁)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但在陈珪的劝说下,吕布不但放弃了这个念头,还将袁术派来的使者韩胤押往许昌。最终,韩胤也在许昌被曹操斩首示众。此后,袁术虽然派人入侵徐州,但却并非如小说所言的七路大军及二十多万人马,而是仅仅派出了将领张勋。战斗的结果也非常简单,不但张勋很快被吕布击退,吕布大军还杀到了袁术的老巢——寿春。

至于小说中出现的杨奉,不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来自汉末的一支神秘武装——白波军。这支武装由原黄巾军将领郭太创建,成立于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在《三国志•董卓传》中,时任谒者仆射皇甫郦曾经提到:“杨奉,白波帅耳。”由此可见,杨奉原本也是白波军的将领。在李傕郭汜控制汉末朝廷期间,杨奉却突然投靠了李傕,并从此由一支叛军变成了朝廷的官军。

据《后汉书•董卓传》载,李傕与郭汜爆发内讧时,杨奉曾经出兵协助李傕击退郭汜。但不久之后,杨奉又突然与李傕反目。《三国志•董卓传》称:“傕将杨奉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事泄,遂将兵叛傕。傕众叛,稍衰弱。”此后,杨奉多次击退李傕、郭汜等人的追击,使得汉献帝刘协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重新回到了故都洛阳。可以说如果没有杨奉,汉献帝刘协能否平安回到洛阳都是一个巨大的额疑问。至此,杨奉又成了汉献帝的大功臣,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一职。

曹操奉诏来到洛阳后,秘密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杨奉发兵追赶,但为时已晚。此后,杨奉又企图袭击曹操,却被曹操击溃,不得不投靠袁术。在张勋入侵徐州期间,杨奉也随军参战,但又被陈珪说服,战前哗变,与吕布一起重创张勋。不过,杨奉的结局非常悲惨。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后汉书•董卓传》亦称:“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到头来,杨奉还是死于当年的盟友之手。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谷雨是什么时候?谷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都有六个,而谷雨就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谷雨之后就是立夏了,也意味着春季进入尾声,即将迎来炎炎夏日。那谷雨对于人们来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吗,谷雨又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谷雨节气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各地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谷雨在每年阳历

  • 义贯金石什么意思?义贯金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赵云虽然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他本人的官职一直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刘备并不重用赵云。赵云作为跟随刘备较早的老将,也曾立下诸多战功,为什么后期赵云的地位还会被魏延等人超越呢?赵云在演义中几乎是个完美的人物,有勇有谋,胆大心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义贯金石”就和赵云有关。其实刘

  • 古代的千刀万剐有多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的律法,那就不能绕开刑罚这个领域了。我国古代的刑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虽然惩罚手段都不一样,但大体可以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残忍”。随着朝代的不断推移变迁,大多数残酷刑罚已逐渐被废除,然而,有一项残酷的刑罚,一直从唐末五代时期,延续到清朝灭亡。这就是我

  • 黄口孺子什么意思?黄口孺子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起兵伐吴,孙权曾派出使者求和,但刘备不应执意要替关羽报仇还要拿回荆州。当时刘备一路东上,势如破竹,孙权则任命陆逊为统帅对阵刘备。当时蜀汉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刘备根本不惧怕东吴部队,不过陆逊也不是一个轻易就能打发的人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黄口孺子”,就曾出自刘备之口,

  • 犹豫未决什么意思?犹豫未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254年,曹芳暗自联合李丰、夏侯玄等人准备废除司马师,夺回政权。可惜消息败露,和此计划有关的人全被诛杀。后来司马师更是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曹髦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不许回京。司马昭还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决定抗命率军回京,这才继续能让司马家继续把控朝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犹豫

  • 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雌黄是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要说一个人胡编乱造,瞎说一通的时候,都会用到这样一个词,叫做“信口雌黄”。这个词可以拆开来理解,一部分是“信口”,一部分是“雌黄”。“信口”的意思当然好理解,比如信口开河,也是说一个人胡编乱造,信口当

  • 言听计从什么意思?言听计从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后,刘备为了将汉室继续延续下去,第二年便在成都称帝。不过汉献帝依然在世,刘备当时也比较犹豫,不知道自己顶替汉献帝究竟合不合适。最后在群臣的建议下,还是坐上了皇帝之位。当然刘备这个皇帝也就当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此后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

  •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哪一派的观点?君臣之间的关系形同于父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的一句台词,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能够决定任何人的生死。实际上古人是把君和忠联系在了一起,君让臣死,如果臣不死便是不忠,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父要子亡,子不亡视为不孝。”我们也知道古

  • 血流成渠什么意思?血流成渠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231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准备进攻祁山,曹魏方面曹真重病,所以曹睿派司马懿前来抵挡诸葛亮。司马懿在打仗方面的经验和诸葛亮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诸葛亮此后大破司马懿,使得司马懿只能退回保营,此后再也不敢主动出击。不过诸葛亮粮草出现接济不上的问题,只能选择退兵。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渠&

  • 古代十大青铜器介绍,个个都是稀世珍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期是从夏商到秦汉,中间足足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直到铁器的出现,才逐渐替代了青铜器。早年间,由青铜打造的器皿被认为是最精美的物品,深受各国皇室的喜爱,商朝中期,各类青铜器的品种就已经很丰富了,而且还是在器皿上出现铭文或者花纹。到了西周,青铜器发展至顶峰时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