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郡国并行制的由来,郡国并行制具体内容

郡国并行制的由来,郡国并行制具体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3/12/11 0:33:46

同时汉代有分封制,这是与秦朝最大的不同。

解读:西汉初年,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县制并行。

起源于汉代的郡县并行制

早在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分化项羽阵营,壮大自己的实力,刘邦韩信英布为王。这些人因为不是刘姓,所以被称为“异姓”。由于王菲的另一个姓氏刘邦的直系和统治地位,他们在建立后的几年里相继被消灭。

同时,刘邦立子女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有九个“同姓王”。他们在封建国家是国王,权力很大,政治权力和中央政府基本相同。除了太傅、宰相由中央任命外,从帝国官员开始的各级官员都是由诸侯自己任命的,诸侯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政治权等。,史称“县州并行制”。

Xi楚郡州并行制

《后汉书·关白史》:汉初立王。由于项羽建立的君王制度,土地辽阔,万里之遥。

因此,学者们认为汉代的郡州并行制是西楚郡州并行制的翻版,或者说是继承了西楚的汉代郡州并行制。

西汉发展的二百年间(前202-前8年),疆域和政治区域变化很大。最初的疆域比秦朝小。北方的河套地区被匈奴占领,南方的武陵南部被赵佗瓜分(见南越)。东南部(现在的福建和浙江南部)和西南部(现在的贵州、云南和四川西南部)也不在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内。

全境只有四十余郡,大部分属于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诸侯国,汉初诸侯国的地位远在汉郡之上。

景帝第三年(前154年)平定吴楚叛乱后,诸侯国的郡县逐渐被削,诸侯国国王的特权被剥夺,王国地位下降,与郡县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代地方行政区划采用县(乡)郡两级制,与秦朝的县制本质上没有区别。

七国叛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统治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韩晶登基后,朝廷的顾问晁错提出要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年),景帝采取晁错的“割据封建政策”,先后下诏,割除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此时,吴王刘弼、赵王刘燧、济南王刘弼光、淄川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联合刘宗室诸侯,以“峻青一方”的名义发动叛乱。由于梁的坚持和周亚夫率领的汉军的推进,叛乱在三个月内就被平定了。

文景两代相继实施的“以亲制疏”和“以众建君”政策,增加了王国的数量,缩小了领域;景帝得知王国及郡属中央,汉郡数量剧增。到景帝中原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25个王国(西汉王国数量最多),43个汉郡。

但是疆域还是和汉初一样,没有扩大。汉武帝以后,全国分为14个监区,即司一、刺史13,以上103个郡、国按地区分属于这14个部。

总之,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相对增加了王国行使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权力,促进了地方政府恢复发展地方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中央政府和王国直接统治范围的相对缩小,有利于统治阶级掌握地方风土人情,发挥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生产,从而促进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更多文章

  • 无为而治的时期,文景之治无为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景时期推行无为而治思想,秦汉历史

    汉帝国建立之初,人们利用对秦朝法制不完备的不满,顺应民意,进行政治改革。为了与民休养生息,他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执政思想,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所谓“冷漠无为,无计可施,无药可治”,“原道”一章阐述了这一思想原理。在行政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正如《淮南铭》中的“去苛以除苛”,以及《淮南苏》中的“上

  • 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的中央集权,秦汉历史

    文帝即位不久,就废除了谗言恶语罪,使臣可以大胆提出不同意见。从秦朝开始,就有所谓的“秘愿”官员,每当有灾难发生,他们就会大动干戈。前十三年,文帝上书废除,并宣称皇帝要对官员的错误和罪过负责。第二年,他禁止寺庙官员祝福他。汉初统治者认为秦代郡县制不成熟,在国家体制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同时汉代有分封制,这

  • 王莽币价值,王莽币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莽币的简介,秦汉历史

    王莽币是王莽在西汉末年至新朝的币制改革中发行的一系列钱币。简介李如森《中国古钱币》(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76页说:“初(王莽)一币为‘大全五十’,五币为五铢”,这是王莽称帝前二年(公元7年)首创的中国第一枚吉值货币。笔者收藏的《大全五十回一》钱,通过对其背景和铸造工艺的考证,可以断成样钱,由于不

  • 新朝中央官制,新朝的官制改革介绍图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新朝的官制改革介绍,秦汉历史

    新朝官制是指推翻西汉王朝的王莽建立的新朝官制。由于新朝恰逢王莽改革,官制也是改革的重点,所以新朝的官制多变,官名和职责也很复杂。新朝的官制继承了西汉的官制,开启了东汉的官制。西汉后期的官制新朝的官制继承了西汉的官制。从西汉开始,王莽开始进行改制。官方系统也相应地改变了。如居社元年(6年)正月,“立列

  • 文景之治的背景与内容,文景之治的背景作用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景之治的背景,秦汉历史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西汉初期社会经济非常贫困。据史书记载,老百姓在田里不能生产,到处闹饥荒,人吃人,死了一半以上。当时连皇帝都不能坐四匹纯马车,将军们只能坐牛车。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采取宽松的休养生息政策,复员军人回家乡,免除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破败的

  • 文景之治的主要表现为,文景之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景之治的主要表现,秦汉历史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对天下的治理。中国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7月6日-公元前157年)是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高祖刘婴的同父异母兄弟,他的母亲叫姬伯。刘启(公元前188年3月9日-公元前141年),孝皇后(窦太后)刘恒的长

  • 新朝持续了多少年,新朝军制改革介绍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朝军制改革介绍,秦汉历史

    新王朝(公元9-公元23年),只剩下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短命的王朝。开国皇帝王莽是西汉皇后王的侄子。西汉末年,王莽担任大司马,逐渐掌控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己称帝,国号“新”,国号“建国”。王莽称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家越来越乱。新朝末期,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

  • 铜马军的介绍和特点,铜马军河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铜马军的介绍,秦汉历史

    王莽称帝后,在全国推行“托谷改制”新政:下令天下农田改名“王天”,奴婢改名“私有制”,禁止买卖;没有土地的按一百亩收地,土地超过一口井(900亩)一户八人以下的,将剩余土地分给九族或邻居;设置五都管理工商,严控物价加强税收,实行经济垄断;货币制度屡改,货币名目繁多,换算复杂,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更

  • 新朝的历史意义,新朝的政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新朝的思想文化,秦汉历史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西汉王莽继西汉之后建立的。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作为一个介于东西汉之间的朝代,其思想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想新朝思想起于西汉,承于东汉。西汉末年盛行谶纬理论,谶纬是神学与庸俗经学的混合体。儒生喜欢谈论灾难、吉祥,常常把人事的祸福附在自然现象上,这后来

  • 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王莽改制的措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秦汉历史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王莽模仿李周的制度,反复改变货币制度和官制、官名而推行的新政策。此外,以王天系统的名义,恢复了井场系统。还将盐、铁、酒、币制、山川河流收归国有。重新分配耕地,废除奴隶制,建立五等信用制度,六年政策等。王莽改革不仅没有缓解当时的阶级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