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前期和后期好像是完全不同的时代。三国初期,英雄众多,名字数不胜数,如雷、震。曹操、刘备、诸葛亮,绝世的人物,关羽、周瑜、于迅、孙策,创造了轰轰烈烈的三国历史。
但是到了后期,秋风过后,好像突然没有人才了,三家着急了。虽然也有姜维、杜宇、鲁抗、杨虎、钟会等人才。,与前一时期相比,他们总是处于劣势。三国后期不是人才凋零,一代不如一代吗?
其实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乱世求生,治国平天下。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任何政权都以生存为第一要务,任人唯贤是题中应有之义。曹、孙、刘有很多有缺陷的天才,比如无能的郭嘉、善于杀人的法正、贪财的潘璋等等。只不过是老曹在扯着嗓子指出潜规则而已。
在这个前提下,条条框框所承载的阶级隔阂被打得粉身碎骨,出现了很多性格或家庭背景有缺陷的人。
以乱世奸雄曹丞相为例,成就了时期的仕途轨迹。即使家庭背景深厚,是典型的官二代,但由于性格锋芒毕露,在官场上总是形影不离。二十岁时,老曹以孝廉为郎,除洛阳北尉。起点极高,但他随即制造了五色棍事件,杀了当红太监简硕的叔叔。因为家世显赫,不会被追究责任,但还是被踢出京城,成了土堆。通过刷黄巾军,提升到济南,禁止拜淫,得罪地方势力,折腾。有权有势的人对他侧目而视,怕这是他们家的灾难,只好回家当公仆。
试想,如果没有董卓的谋反,曹操的性格最后留在国内也不是不可能。就算是做官,看着前面的风风雨雨,晚年像九卿那样花瓶式的闲散恐怕也是个馊主意。你真的能以西将军曹侯之名收场,只是奢望。首相?那是不可能的!我心情很好地赶上了叶凡,我可以住在后汉书的宿舍里。如果我有一点洁癖,我跟你说过吗?
再看诸葛亮。成平期待国君来山寨参观吗?别开玩笑了。一个新人给你发三次offer,真好。你不喜欢赵家?你以为你不用赵吗?估计孔只有抱膝尖叫,自我欣赏,终成隐士了。
更惨的是关羽,还背着箱子。历史书上说他不顾一切地跑去卓君。如果碰上天下之治,不开,还想执掌一方军权,对中国造成巨大冲击。绝对不可能。
至于周泰,魏延,还有吴国手下有名的阿蒙,如果晚出生三十年,都是没救了。像郭嘉这样的才子,早就被严肃显赫的陈群之家族牺牲在政治正确上了。
三国后期,虽然国与国之间仍有战争,但激烈程度与前期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内部趋于稳定,阶级上升的通道也趋于封闭,闹得天翻地覆但上头神仙打架。再看后期的突出人物。有几个不是贵族家庭出身的?在汉末,出身于不良家庭或体面家庭,但性格特立独行的人,很可能给官场带来麻烦。如果他们生在三国后期,有多少机会出人头地?
系统就像一个人。如果有严重的疾病,老虎和狼......的药必须容忍,但它只是一个头痛和大脑发热,这是一个医疗保健的问题。
人参?生气。虫草?太贵了。没事干干嘛吃那玩意?
和平时期,出身第一,服从第二,天赋第三。但是,有多少伟大的人才头上没有角,脸上没有毛呢?情侣也可能是轮回技术太差,所以卧龙和凤雏就算有人才,也只能被大家忽略。
当然,乱世激烈的竞争也能磨砺人才,但如果你是跑天下的,没有家世或者特立独行,你连磨砺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别的了。
所以乱世,顶尖人才都是纷纷出局,相对掌管天下的时候,突然显得平淡无奇。这不是乱世的基因突变,而是不一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