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266-420)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之一,东晋是六朝之一。两晋共传了15个皇帝,共155年。
公元266年,篡魏,建都洛阳,国号金。历史上称为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灾,国家局势逐渐衰落,西晋于316年被北方蛮夷所灭。
317年,西晋皇室渡过江南,司马睿延续了正在建设中的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多次北伐中原。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后暂时巩固。晋朝时期,由北向南迁移的汉人将先进的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江南。420年,刘玉建立刘崧,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西晋继承了曹魏在中原的地盘,统一后又占领了孙吴的地盘。东晋随着疆域的变化有增有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带。
金朝的政治制度是宗族政治,这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与三国时期相比,金代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金代虽然是汉末以来中国文化的衰亡期,但它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金代文化正朝着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文化创造、冲突和融合的时代。因为儒家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了,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技纷纷创新,其中一些成为了独立的知识。当代思想包括玄学,道教和佛教从印度传到东方,学者们公开谈论占了上风。因为边疆民族带来了草原文化,东晋拥有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开始了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一、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之一,与东晋并称为晋朝。传四皇,国将五十一年。如果你从摧毁吴栋开始,你只会站37年。为了与东晋相区别,史称西晋,两晋也称司马晋。
三国末年,曹魏大将邱、太傅司马懿、次子司马师、都是权臣。公元265年,司马燕取代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新的政权。开国国号金,定都洛阳。西晋代魏后,发生了西陵之战,公元280年孙吴被灭,结束了三国的分裂,重新统一。但在灭吴之后,西晋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奢靡腐败的氛围中。晋武帝出身于宗族,他的家族早就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权贵集团。所以西晋建立以来,政风非常黑暗,贿赂成风。
西晋的一大特点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迁入后,大量游牧民族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的一半。这些外国人被氏族抓去当奴隶。由于移民众多,离关中地区的金人不远。为西晋亡国,芜湖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迁入的民族趁机调兵遣将,造成五乱的局面,大量民众和宗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建武,史称东晋。
在西晋时期,它以模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青瓷而闻名。西晋的教育水平也很高。名医王叔和写了《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了《龚宇地图》,历史巨著《三国志》是陈寿写的。
二、东晋
东晋(317-420)是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的政权。定都洛阳的西晋灭亡,史称东晋。再加上史书模仿东汉,把东晋称为中央金朝,暗示了金朝的复兴。再加上东晋统治的地区大多在江东,古称江左,所以江左简称东晋。
东晋是贵族政治,与北方五湖十六国并存。这个历史时期也被称为东晋十六国。东晋时,内部一度分裂。东晋,之前的孙吴,之后的宋、齐、梁、陈,统称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探索北方,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晋武帝最终篡位外,一无所获。祖逖曾希望恢复旧地,但他被司马睿扣为人质,抑郁而死。桓温的北伐被慕容垂打败了。太原八年(383年),前秦苻坚领兵南侵,东晋丞相谢安理带头作战,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往北方,南北分离之势由此形成。后来桓玄造反,废了安帝,做了天子。后来,他被大将平了,他拥护了恭帝,但他失去了权力。
元熙二年(420),刘裕废了公瑾,建立了刘崧。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