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言情小说里看到古人打仗,部队动辄几百万、几十万。那么这是真的吗?明确告诉大家基本都是假的。我们以三国时期为例,简单说一下当时的人口和士兵。
据统计,汉朝鼎盛时期,汉朝人口达到6000多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6000万人是汉朝的巅峰时期。
但黄巾起义后,汉朝乱局持续多年,导致人口大量减少。除了死于战争的人之外,许多平民因战争而饿死。到了三国时期,当时的人口才刚刚2000多万,不到3000万,下降了一大半,可见战争的可怕衰落。
三国时期人口比例的大致情况是怎样的?与卫的比例大约是2:1:5。
当时魏国人口最多,比吴国和蜀国人口加起来还多。因为人口多,所以兵力多,这也是魏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当时魏国可用兵力少了50万左右,吴国20多万,蜀国至少10万左右。如果说三分天下的局面不会持续这么多年,那么吴、蜀、魏能三分天下这么多年的原因是最大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吴蜀魏政权的立场。魏地处中原,蜀盘踞四川,吴位于长江中下游。
蜀国军力虽最弱,但盘踞四川,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如果它派兵进攻,很难杀死。让我们来看看吴。吴在长江中下游,河流众多。吴兵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水战非常激烈,而且都精通水。如果他们在水上作战,他们的战斗力会大大增加。靠着这个,吴的防守也很猛。赤壁打曹操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自己的兵在水上作战不强,所以把大船都绑在一起,兵就在那里。
魏虽然兵力最强,但两边都不好攻。而且当时三方尤其是蜀、吴都知道自己实力弱,一直处于联合状态。我们再来看看魏。魏地处中原,在平原上的战斗力很强,拥有大量的骑兵。赤壁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欲乘胜追击,集结国内大部分兵力攻打魏国。所以在吴蜀魏三国中,魏国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而且我们经常在言情小说里看到百万雇佣兵,真的很夸张。过去不如现在。当时生活条件有限,人口也不多。实力怎么夸大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