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三国时代知名度这么高,三国时代为什么人才辈出

为什么三国时代知名度这么高,三国时代为什么人才辈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4/3/14 13:15:46

三国时期的人才比例甚至在任何朝代都是很高的,这与当时的人口比例、政治结构、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有关,尤其是三国初期,谋士如雨,猛将如云。三国的时候,随便拿一个优秀的谋士和武将放在其他时代,成绩都很傲人。三国时期,为什么让人觉得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1.人口比例:据曹操记载,黄巾起义后,人口从十人到八人,总人口从东汉末年的5000万锐减到1000万左右。死的官员不多,老百姓基本成了很多英雄的经验包。从黄巾起义开始,第一批英雄开始成长(这里就不举例了)。

因此,边肖认为,人口的急剧下降是人才比例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毕竟1000万左右的人口还没有现在的一线城市多,但是当时有大量的英雄,更有很多有名有姓的被记载下来。三国时期,正史中单独立传的人大约有300人。言情之前大家都以为写了400多人,但是根据专项盘点发现言情里面其实写了1230人。这些人虽然不全是英雄,但英雄的数量占了很大比例。

如果把这个数据和当时的总人口进行对比,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真的是可圈可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古代历史上杰出人物和精英出现密度最高的时期,而这些杰出人物和精英也是后世最为著名的。现在就算只是请人列出南北朝或者其他时期的10个英雄的名字,你可能需要思考很久,也可能很久都列不出来,但是到了三国时期,在边肖看来,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说出二三十个名字,因为一点都不难。

二、乱世出英雄:那为什么三国时期能有那么多英雄?边肖认为,这应该也与当时的环境有关。毕竟有句话叫“乱世出英雄”。但是,我们历史上也有其他分裂和对抗的时期,甚至有些时期比三国时期还要热闹和激烈。比如: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那么为什么英雄在这些时期不那么知名呢?边肖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如当时人们政治观念的形成、对史书的重视、写作等。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有两个阵营在战斗,可能会比较单调;而且如果涉及的阵营太多,会太乱,大家都很难记住。毕竟东晋十六国百年左右,17个在打仗;南北朝时期,南朝有4个,北朝有5个,也就是说战争100年以上的有9个;五代十国才70年左右,也有11家在打仗。所以这些时期的政权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反而让大家更难记住。

三是政治结构:东汉末年,从中央集权到地方集权,宦官、外戚、君王各忙各的,很多高级人才猝死;而地方政府(州牧)具有高度的经济和政策独立性,培养和囤积了许多优秀人才;周瑜、诸葛亮、贾诩郭嘉法正魏延黄忠甘宁孙坚(太多了)以至于后期蜀汉、东吴的核心干部基本都是原地方政府的人才。这和中国后期的政权是很不一样的。后期的封建王朝非常专制,以至于中国后期很少有人才来自地方政府,大部分都是经过太子党和科举选拔,中央政府培养出来的。

此外,人才的大量也与各种势力的用人风格有关,尤其是曹操,用人不问出身,不避亲族(曹实、夏侯氏),不避仇人(张辽、贾诩),还起用中央的人才(于迅、黄旭),所以很多本来没有机会出人头地的人在曹操手下都能施展才能。吴栋善于用本地人(张昭、鲁肃),蜀汉善于用官二代(京州派、益州派)。各类人才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归属,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和后期的封建王朝很不一样。后期如果生得不好,基本上就要考科举,当兵,成就一番事业的概率微乎其微。

4.东汉时期的文化与教育:张寒时期,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教育,私塾盛行。另外建国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动乱,大致都是一些高层互相碾压,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边战蛮夷造成的。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内乱,国家的财力足以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国家的选拔制度也相对合理。陈蕃、古力、杨震等基层人才,能够反映出当时国家的教育水平。

三国初年的名臣名士,都是东汉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我们发现到了三国末期,人才明显少了,而且大部分都不是平民,大多是官二代,因为三国只有曹操拿钱发展教育和经济,蜀汉拿钱发展军队,东吴拿钱发展城门。西晋很多人才都是曹魏培养的。只有到了西晋,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统一起来。

总结:综上所述,边肖认为即使抛开言情的影响,三国时期依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而且英雄的成败观是一条丛林法则,三国时期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没有迷失在这条法则中。

更多文章

  • 曹魏重建洛阳,曹魏的都城是在洛阳还是邺城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为什么定都洛阳,曹魏重建洛阳

    魏国(220年12月-265年12月),三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常被后世史家称为曹魏。由于后来的北魏被称为“后魏”,曹魏也被称为“前魏”或“前魏”,使其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诸侯混战中,曹操势力逐渐增大,控制了东汉朝廷,即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北征,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

  • 西晋的都城分别在哪里,西晋在哪里建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晋都城在哪,西晋定都洛阳

    三国末年,司马懿父子成为曹魏的权臣。265年,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洛阳还是西晋的都城,然后东吴在280年被灭,结束了三足鼎立,统一天下。然而西晋才51岁。今天,边肖将带您走进西晋,了解西晋时期洛阳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看看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说到西晋的建立,首先要了解曹魏是怎么灭亡的。接下来,边

  • 三国蜀国鼎盛时期兵力,蜀国当时有多少兵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有多少兵力,蜀汉兵力状况

    一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蜀的实力达到50万,太离谱,没有说服力。众所周知,蜀国是三国中最弱的,兵力远不如魏国和吴国。曹操晚年的魏国总兵力,也就是所谓的“天下无庄稼人”,也不过二十余万人。直到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灭蜀前,他们的总兵力才达到50万。孙武呢?当他们晋升到晋国时,国力只有23万

  • 西晋为什么人口暴增的原因,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晋为什么人口暴增,西晋人口暴增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整个汉朝经历了建国以来最黑暗的时刻。此时天下连年战乱,同时这个时期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汉朝经历了最严重的旱灾。但是,在百姓穷困潦倒的时候,朝廷里的官员和皇帝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平民想从宦官手中夺回权力,皇帝只想吃喝玩乐。最后,道士张角利用宗教信仰成功发动了“黄巾起义”,整

  • 晋朝为何分东西,晋朝为什么分东西晋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朝为什么分为东晋和西晋,晋朝分东西晋的原因

    金朝(266-420)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之一,东晋是六朝之一。两晋共传了15个皇帝,共155年。公元266年,篡魏,建都洛阳,国号金。历史上称为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灾,国家局势逐渐衰落,西晋于316年被北方

  • 西晋的统一为何如此短暂,西晋统一了全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晋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西晋实现统一的原因

    为什么最终被魏取代的西晋,在汉末三国纷争半个世纪后,以不断的互相征服和充满奇思妙想完成统一大业?其实从深层次来看,是因为金本身所代表的阶级问题。这是“士”阶层第一次成为社会的统治者。以魏、蜀、吴为代表的阶级有哪些?再来说说魏。魏国是由曹操的家族建立的。有很多姓曹的将军和自己的夏侯将军,在军中很有威望

  • 晋朝灭亡后司马家族有多惨,晋代司马氏被灭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晋灭亡司马有多惨,晋朝司马家族最终结局

    从汉朝到隋唐,这期间有300多年的战乱。如果说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自己人打自己人,那么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胡人和汉人互相攻击,甚至在混乱中汉人和胡人互相殴打。在这些乱世中,只有西晋是与汉朝、隋唐疆域相当的统一王朝。接下来,边肖将带来历史真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半个世纪就重新

  • 晋朝为什么那么短命,晋朝为什么那么短暂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朝为什么灭亡那么快,晋朝灭亡的原因

    说起晋朝边肖,我相信很多人应该知道,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朝代。同时,金朝分为两个朝代,东晋和西晋。那么,当时晋朝的人民生活还是很富裕的。同时,金朝的教育、科技、文化还是很发达的。当时甚至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萌芽。那么,这么大这么繁荣的国家为什么没来?有人说是因为当时的人太奢侈了。让我

  • 晋朝为什么没什么存在感,晋朝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晋朝的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晋朝存在感低

    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很多,但能称得上“大一统”的朝代只有九个: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几乎每个统一的朝代都被人津津乐道,有无数的历史故事。然而,有一个王朝也完成了统一的重任,却常常被忽视。相比其他朝代,人们对这个朝代了解甚少,有时甚至连这个朝代的皇帝姓什么都记不清了。是晋朝。金朝没有存在感

  • 晋朝为什么那么快灭亡,为什么晋朝是最乱的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为什么是最黑暗的朝代,晋朝最黑暗的朝代

    公元266年,曹魏的曹桓禅位于司马燕。是为晋武帝和西晋建立的。中间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乱。公元316年,匈奴军队攻陷长安,西晋灭亡,国家持续51年。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成为金元皇帝。直到公元420年,刘裕废除公瑾独立,建立宋国,归宋武帝,东晋灭亡,历时1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