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所周知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历史学家倾向于将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分别划分为“东或西”,如众所周知的东周、西周、东汉、西晋、东晋,之后是“南北朝”、南宋、北宋。那么为什么东晋明明是南渡,为什么不叫南晋呢?
宋朝也是南渡,但为什么叫南宋?其实这涉及到历史朝代划分时不同的现实考量,我们就从头梳理一下,详细说说这个历史朝代的划分。
按地理位置划分
如果问:东周和西周是怎么划分的?那么十有八九,很多人会回答是因为“平东迁”,那么为什么“平东迁”之后的周朝就叫“东周”呢?
(1)因为地理位置
周朝建立后,经历了数次迁都。起初,、定都于洛邑(洛阳古称),到周时,迁都南郑(今陕西渭南),周懿王时期迁都狗山(今陕西咸阳)。直到周宣王迁都濠井(今陕西Xi),周朝的首都才确定下来。
在濠井之乱中,周幽王被杀标志着西周的灭亡,周平王将都城迁至位于濠井以东的洛邑,从而初步形成了地理上的划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会发现,西汉都城长安与东汉都城洛阳相比,在地理上属于西方,所以就有了西汉与东汉的划分。
那为什么到了晋朝,明明是“带冠南渡”,为什么却叫东晋西晋呢?
首先,西晋的都城是洛阳。“八王之乱”后,金朝政权崩溃,大批定居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北方进入“五湖十六国”时代,而从北方越境进入江左的金朝宗室司马睿正在建康(南靖)重建金朝。
因为东晋都城建康位于西晋都城的东部,东晋统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东,所以也叫东晋,而杜南和南宋一样。为什么要叫南宋北宋?其实是因为北宋都城在河南开封,而南宋都城在浙江杭州。
因为北宋的统治疆域包括北方的大片疆域,所以宋朝因都城的地理位置和统治疆域不同而分为南北。另外,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北魏,这个北魏分为西魏和东魏。怎么分的?
这就要提到南北朝的划分了。东晋十六国末期,北方在前秦苻坚的打击下进入统一状态,形成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但随着前秦和东晋的解体,南北双方再次进入分裂状态,不过是为了区分东晋十六国的割据状态。
南北朝虽然也处于割据状态,但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因此,前秦和东晋解体导致的割据时期称为南北朝。它的想法实际上是延续前秦和东晋的对抗,而这些政权起源于前秦和东晋的解体,所以称之为南北朝。
南朝有一个由刘裕建立的宋朝,而不是东晋,但我们不能再称之为“南宋”,否则会与后宋产生冲突,所以史学界称之为“刘崧”,以区别后宋。但是和其他政权一样,一般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的。比如南朝有南齐、南梁、陈楠,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那么东魏和西魏呢?
原来是北魏分裂出来的两个政权,都是魏的延续。东西魏的划分主要是以洛阳为中心,统治东魏(高欢支持的魏政权)和西魏(宇文泰支持的魏政权),统治洛阳西部,定都长安。
这种划分是基于统治领土的地理和每个政权首都的位置。除了地理位置作为划分历史朝代的依据,这些历史朝代的划分主要是以历史事件为依据。
从历史事件中分离出来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东周”和“西周”的划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但这不足以作为划分历史朝代的主要依据。相反,以地理位置划分历史朝代只是一种便于分类和称谓的手段,真正的历史朝代划分还是要看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如前所述,“东周”和“西周”的划分是由于双方在首都的地理位置不同,但仅以地理来划分历史朝代显然是不严谨和不科学的。其实按地理位置划分只是次要的辅助手段,基本上还是要看各个朝代不同时间线上发生的历史事件。
比如“东周”和“西周”的历史事件划分,就是由于周幽王时期统治日益黑暗腐败,甚至做出了“篝火堆里打诸侯”的行为来逗博美人发笑,废了皇后和太子,触怒了皇后的父亲申遗。他和狗戎联手攻打,攻打濠江,杀死了。
周幽王死后,废太子被拥戴为新的周皇帝,也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做了一件事,就是迁都洛邑。所以为了区分东移后的周朝,把定都濠江的周朝称为西周,东移至洛邑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那么如何划分呢?因为春秋和战国是东周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地理上已经无法区分,必须依靠历史事件的时间性。所以,目前一般的划分观点是先称春秋后称战国的“三家分晋”。
按照这种思路,东晋西晋的划分当然不完全是基于地理差异。比如东周和西周都属于周朝,西汉和东汉属于汉朝,西晋和东晋属于晋朝,北宋和南宋属于宋朝。如果仅仅以地理来区分这些朝代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显然会带来很多麻烦和困扰。
比如明朝的首都原来在南京,朱迪后来迁到了北京,所以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南京的首都叫“南明”,北京的首都叫“北明”。后来明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割据政权“南明”,延续了明朝。
这个时候因为明朝已经在李自成的进攻下沦陷了,崇祯上吊死了,所以我们已经可以把它看作是明朝的灭亡了。然而,许多明朝皇室逃到南方建立割据政权。因为不是明朝的正常延续,所以叫“南明”。其划分的第一要素是某一时间线上发生的历史事件,第二要素是按地理方便地调用和分类。
因此,单纯以“地缘理性”来划分历史朝代,必然是不科学的,必须结合具有代表性、象征性、颠覆性的历史事件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和依据,如西晋灭亡的标志是末代皇帝陈的驾崩和都城长安的陷落。
“皇帝驾崩,都城陷落”一般是一个王朝灭亡的主要依据,如西汉灭亡的标志,王莽篡位;西周是由于周幽王的死亡和濠井的下降。北宋时,皇帝被俘,都城沦陷。明朝因为崇祯上吊,首都沦陷。因此,这些具有代表性和颠覆性的历史事件,成为我们划分一个朝代为两个阶段的重要依据。其次,利用这些朝代在“地理”上的差异作为辅助工具,便于区分和分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东晋而不是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