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钟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军事家。他是西汉时期惯于用兵的将军,为汉北疆域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
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公婆家做丫鬟。因为她丈夫姓魏,所以叫她魏。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做家务,与在平阳侯家工作的县官季峥有染,并生下卫青。后来,他的母亲觉得很难养活他,所以她把他送到她的生父季峥的家里。
然而,在季峥的家庭中,他受到歧视和虐待,被迫放羊。后来离开郑家随母亲生活,在平阳侯府做奴隶骑手(马夫)。后来卫青同父异母的歌手卫子夫被汉武帝吸引,考进皇宫当了警察。卫子夫怀孕了,陈皇后吃醋了。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派人绑架卫青,企图杀死他以报复卫子夫,却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解救。
汉武帝得知后,当着皇后和长公主的面,提拔卫青为监(禁卫队长)、侍中、太中大夫,封卫子夫为妾(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并对魏家公等人大肆赏赐。卫青开始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调兵南侵上谷地区(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派四万大军,分四路,任命卫青为骑战车将军,与李广、公孙敖、公孙贺一起迎击匈奴。虽然这是卫青的第一次远征,但他英勇作战,直奔龙城(匈奴祭祀祖先的地方),在杀死七百名敌人后凯旋而归。除了卫青大捷,四路军不是输了就是撤退了。汉武帝很赏识卫青,封他为山海关侯。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卫青率三万骑兵攻打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杀死匈奴士兵数千人。次年春,卫青领兵至云(今呼和浩特西南),围歼匈奴白羊王、娄烦王,俘获匈奴数千,牛羊百万,收复河套地区,卫青及其部下全副武装返回。此役解除了匈奴对中国首都长安的长期威胁。后来汉武帝移民到和硕地区定居田地,建立了朔方郡,为以后抗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卫青封为昌平侯,封户三千八百户。
然而匈奴人不甘失败,一心收复失地。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出高阙。卫青急行军六七百里,夜袭右王部。右王携妾独逃,汉军俘虏匈奴一万五千人,贵族十余人,牛羊百万。汉武帝封魏为将军,统管汉军,封侯8700人。卫青的三个襁褓中的儿子也被封了,但卫青谢绝了,要求改赏下属。所以卫青手下11人被封。
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夏,卫青率十余万骑兵进攻可汗在大漠之南的大本营,死伤万余人。但苏建和赵信手下三千人被单于主力消灭,赵信带着八百随从投降,苏建独自逃脱。卫青的侄子霍去病率领八百人马进攻,活捉了匈奴单于的叔叔和郭襄,杀了2018人,包括单于的祖父。
霍去病是汉武帝提拔的。
元寿四年(前119年)春,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分两路,攻打匈奴。卫青领兵出定襄,在漠北遇可汗。可汗主力试图伏击汉军的时间越来越早,卫青却用吴刚的车组成环形阵化解。然后卫青以大漠风沙为掩护,包抄匈奴,打败单于,追到赵辛城二百余里,彻底消灭了他。
这一次卫青率兵俘获近两万人,沉重打击了匈奴,所以他也和霍去病一起被拜为大司马。这场战争史称漠北之战。此役之后,匈奴主力基本被击溃,实力被削弱。此后,匈奴逐渐迁移到更远、更贫瘠的地方,匈奴对汉朝的长期军事威胁基本解除。此役也是卫青最后一次出征,他不再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卫青一生七次率军攻打匈奴,无一败绩。尽管成绩斐然,但卫青为人谦逊低调,从不身居高位。在《史记》中,他被评价为“仁厚退让,温柔自媚”。他治军严格,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勇敢,深受士兵爱戴。
卫青虽然贤惠,却很少受到别人的称赞。属下苏简建议卫青收买文人,招募公众人物,在社会上制造舆论,卫青严词拒绝。漠北之战后,功勋卓著的卫青受到汉武帝的冷落,以前的部下都转而投靠越来越受皇帝宠爱的霍去病。只有任安不肯离开他,卫青无怨无悔,平静地过完了余生。
元丰五年(前106年),卫青卒。该墓为庐山形制,葬于茂陵东北。
卫青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三子,后娶汉武帝的妹妹平阳公主为妻(前夫为卫青前主人平阳侯曹寿)。平阳公主终身与卫青相依为命,死后与他合葬。她没有为他生孩子。
名人名言
奴才的命,被骂够了,被封了还行!
射出的每一箭都必须击中敌人。
将军不是鸢肩辈,羞于打通胡椒室。
匈奴在汉朝牧马,愿分虎符为其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