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迁完成《史记》编撰,司马迁史记的编著过程简述

司马迁完成《史记》编撰,司马迁史记的编著过程简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4:17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县)。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名历史学家,在政府中担任官职。司马谈想让儿子继承事业,所以从小就把司马迁培养得非常严格。司马迁10岁时就阅读了《左传》、《国语》、《尚书》等传世的史书,在历史和文学两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司马迁读书的时候,遇到难题总是要三思而后行,刨根问底。他也喜欢参观名胜古迹。从20岁开始,司马迁就走遍了全国。往南,他到过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远至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据说,于霞曾在会稽召开各部落首领会议,现在他将怀念于洞的古迹。司马迁专门去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他还登上了今天湖南省的九嶷山,俯瞰三湘美景,并在沅水和湖南河里划船,欣赏美景。向北,司马迁渡汉水、泗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鲁国首级,考察给学生讲学习武的孔孟遗迹。

所到之处,凡是古代史籍或传说中有名的地方,司马迁都亲自登门拜访,看望当地的老人。他听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可以防洪灌溉,于是特地跑到四川,爬上岷山远眺,到都江堰的那堆去侦察。他听说秦始皇在魏国灭亡的时候,曾经引黄河淹没魏国首都大凉城,于是特地跑到大凉城,观察当年被淹城墙的痕迹,向老人询问被淹大梁的惨状。

他听说屈原坠入汨罗江而死,就去长沙汨罗江边吊唁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游历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36岁时,父亲司马谈因病去世。我父亲去世前一直在写一本历史书。他只是收集了一些资料,写了几篇文章,但没有完成。父亲临死前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他:“汉朝崛起后,海上又统一了,上面有贤明的君主,下面有很多忠臣仁义之士。他们的事迹非常丰富感人,如果我们不记录他们的功绩,就是失职。我死后,你必须继承我的事业,完成这本书。”司马迁流着泪,连连点头,接受了父亲的指示。

过了两年,司马迁接替父亲为官,开始写父亲没有写完的史书。此时,他可以接触到各种政府文件和档案,阅读了皇家图书馆的许多珍贵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资料。

然而,在司马迁48岁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突然发生在他身上。司马迁有个老朋友叫李陵,被派去征服匈奴。孤身一人,粮食告罄,被匈奴俘虏。当时传说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一怒之下,杀光了全家。司马迁认识李陵多年,更了解他。他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所以触犯了汉武帝,受到了贪污罪的惩罚。贪污罪的刑罚是割掉生殖器官,这是一种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残酷刑罚。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却让人蒙受极大的耻辱。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过程

司马迁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心里很难过。他几次想自杀,但想到父亲的遗愿没有实现,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决心坚强地活下去,写完那段历史。从那以后,他就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没日没夜地写书。

经过多年的努力,53岁的司马迁终于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这本书由130篇文章组成,52万多字。其中,皇帝传记12部;表10,用列表的方法记录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补充本学科;8 .书籍,记录重要的法律法规、天文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生活;30个贵族家庭,记录了王子、国王、孔子陈胜等特殊重要人物的事迹;传记70篇,记录重要人物、少数民族、邻国历史。其中,传记和传记最为重要,所以后人称之为传记史书。自从《史记》开创了这种纪传体以来,中国历代的正史,俗称二十四史,基本都是以纪传体的形式写成的,以《史记》为例。

司马迁写的《史记》不仅资料翔实可靠,而且是一部伟大的史书,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形象生动,所以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史记》中司马迁的思想是很进步的。他爱恨分明,对历史上贤明的君王、圣贤、义士、农民起义领袖赞不绝口,对暴君、奸臣无情讽刺鞭挞。当代历史,无论好坏,都可以如实记录。不夸大好的,不隐瞒坏的,就是要对当代汉武皇帝的缺点和错误有一个恰当的交代。司马迁希望人们能通过历史经验教训的叙述预见未来。他进步的思想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在今天仍然值得研究。

更多文章

  • 影响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几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司马迁《史记》的影响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迁《史记》的影响,秦汉历史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谈,是汉朝的官员。司马迁生年不详,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生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45年),也有人认为他生于汉武帝六年(公元前135年)。司马迁从小就好学。10岁时,他开始学习古代经典。后来汉武帝元光、元朔时期,向大文豪董仲舒学习《公

  • 刘邦出生时的异象史记,刘邦投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传奇故事:刘邦胎记预示了什么?,秦汉历史

    代词里有个常用短语:赶鸭子上架。大概就是强迫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刘邦七八岁的时候,就被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年纪轻轻的刘邦此时“出名”,原因无非是“魅力”。试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今天偷邓家的枇杷,明天摘李家的葡萄,后天打孙家的狗,后天赶王家的鸡...不出名才怪!正因为如此,刘先生的破旧小屋每天都很拥挤

  • 刘邦没杀,刘邦为啥不杀萧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大肆杀功臣却不杀萧何是什么原因,秦汉历史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曾经的六国总部,有的是曾经一起搞革命的穷兄弟,有的是刘邦早期的大佬。刘邦杀了韩信,屠了彭越,斩了英布。就连足智多谋的张亮也不出门,所以他充当间谍,隐居起来。有一个已经稳稳的成为大汉宰相了。这个人是谁?是小何。萧何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任职时,萧何是县令,

  • 刘秀的谋臣,刘秀登基诏书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得陇望蜀的历史,秦汉历史

    秦朝在甘肃省东南部设陇西县,后人用“陇”来指这一带。蜀国,一个古老的国名,秦朝时是蜀郡的所在地,后来人们用“蜀”来指今天四川的中部。古时候蜀国与中原的联系是水路从长江到湖北,陆路要经过陇西到关中,所以甘肃和蜀国是两个联系紧密的地理区域。蜀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地方,所以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后,都派

  • 汉高祖刘邦登基,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高祖刘邦在白登被围,秦汉历史

    刘邦一生勇武,身经百战,但只和匈奴打了一仗,而且成了他晚年最惨烈的一仗。这一失败对汉初几十年的中匈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秦始皇出兵讨伐匈奴后,匈奴退守长城以北,北方边境暂时平静下来。秦汉时期,中原连年战乱,匈奴乘虚而入,开始向南扩张势力。公元前200年,也就是刘邦称帝后的第七年,匈奴单于率领40万大军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汉历史

    秦昭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长平之战后几个月,一个姓嬴的男婴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一个荒无人烟的小院里。他父亲很高兴,但家里没有喜庆的色彩,也没有人来祝贺。原来,makes是长期被扣押在赵国的秦国人质,他的妻子是朋友派来的女人。因为男婴出生在正月,所以取名郑。不要小看这个倒霉的少年,他后来被称为

  • 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在我国史学领域的地位如何,司马迁历史学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迁:历史学之父,秦汉历史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唐诗、金字、国文”,意思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非凡的艺术,如果说艺术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顶峰,那么这三种艺术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精华。然而这些精华都是由特定的历史人物创造出来的。唐诗、金字、汉文与李白、王羲之、司马虎关系密切。司马迁是中国史学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撰写《史记》,在中国古代

  • 霍光辅政的故事,霍光辅政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霍光辅政的历史介绍,秦汉历史

    霍光子盖,西汉东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古代著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少年时跟随哥哥霍去病到北京D霍去病宫先荐他人,担任苏威宫郎官。霍光因为为人善良,聪明严谨,深受汉武帝喜爱。后来逐渐被提升为仆从(在内廷护卫皇帝)。几年后,霍去病去世,汉武帝提拔他为光禄大夫(皇帝身边的官员),经常与

  • 项羽是天才吗,项羽会什么武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是天生会打仗的奇才,秦汉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往往以成败论英雄。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胜。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项羽。项羽24岁起兵,31岁自杀,其间经历轰轰烈烈的事情。虽然他在战败后自杀,但他的后人给予他最多的同情,就连写历史的人也不例外。在司马迁的作品中,虽然项羽有很多缺点,但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司马迁是相当喜欢项羽的

  • 汉武帝刘彻具体出生日期,汉武帝刘彻的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刘彻生平介绍,秦汉历史

    汉武帝,名叫刘彻,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英雄之一。他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活了70岁。他的父亲是景帝刘启,祖父是恒,曾祖父是高祖刘邦。他4岁成为胶东王,7岁成为太子。景帝死于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继承了武帝的王位。他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荆轲教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