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精气神到底是指的什么?怎么锻炼自己的精气神?

精气神到底是指的什么?怎么锻炼自己的精气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4 14:37:4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喜欢从一个人的面相断定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除了看五官还要看这人有没有精气神。其实我们现在也在讲精气神,不过精气神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精气神给锻炼出来呢?其实精气神这个东西的确还是有一定重要性的,并不是一种很玄乎的东西,起码是能在精神上给你带来一些改观,下面就来看看精气神解释吧。

精足以鹿为代表,鹿一年只交配一次。鹿因精足,所以从幼鹿到成鹿样貌都很年轻可爱;

气足以乌龟为代表,乌龟整年不吃仍可生存。乌龟因气足,生命力特强,所以为长寿之表征;

神足以鹤为代表,鹤飞千里后,只稍为一休息又可翱翔千里。鹤自古至今似乎不曾有人发现其尸体。故有“千年龟,万年鹤”之一说。

鹿、乌龟、鹤这三种动物都不是肉食动物,所以欲求长生,仍须以蔬菜为主。

天地万物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本能,就是“必须传宗接代”的潜能,譬如一棵竹子面临枯死之前,才大量开花,以求后代延续。人类所有动植物也都一样有这种本能,所以当人故纵欲过度,极易耗尽生命,走入死亡之路。

道医认为,人体有“三宝”,即精、气、神。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发展,少生疾病。那么,道医如养足精气神,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何为精气神?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如何养足精气神?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

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总之,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财色名食睡,古代称为五欲,实际上也与五行五脏相对应,财为金应肺,色为水五脏应肾,虚名为火五脏应心,食为土五脏应脾,睡为木五脏应肝。在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难去除,佛道都有相应超越的方法和境界。

古代道家说:精足不思淫,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实际上就是不断充实相应脏腑之机最后实现水火既济而超越五欲的过程。精足不思淫,对应的是道家百日筑基之初始修补阶段,酒色财气四关度越后,断除邪淫之心,不断固摄元精,恢复如孩童之未泻未经之状态;炁足不思食对应道家炼精化炁即道家百日筑基之中高级阶段,终化淫欲为火光三昧,打开了直接与宇宙能量相沟通的通道——所谓“采气”大关,可以达到不思食的效果,古代也有辟谷、食气之说。

仔细分析,一般食物也对应胃脾功能,黄帝内经认为对应于天干戊和己,二土成圭,当与中宫土位之勾连密切相关;“神足不思睡”,古人称为“斩睡魔”,在道家对应炼炁还神的过程,这一个过程若修得好,可以夜不倒单(不睡眠)。实际上这与炁归脏腑、入中脉造成中脉的通透有关,一般人只能炁走12正经,则有子午流注的规律,也必然会有特定时辰炁的胜衰,造成一天内人心理和生理的节律,睡眠也由此原因导致,当炁入中脉之时,全身脏腑经脉之炁都比较充足,则不受节律造成的炁脉盛衰约束,也就可以不用睡觉而不受其约束。一般来说,筑基补漏初级阶段完成方能精足不思淫,不思淫才能炼精化炁;炼精化炁完成方能炁足不思食,不思食方能炼炁化神;炼炁化神完成方能神足不思睡,不思睡方能炼神还虚。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在汉服中右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左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服”的今天,对于这种承载着华夏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的服饰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给予非常高的关注。只是,这其中也不乏对此不甚了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现象存在。那么,作为一枚同袍的小编,将会不定期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汉服的小知识,为大家展现汉民族的衣裳之美。今

  • 夫妻相应该怎么看?有夫妻相就能保证幸福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看一对恋人适不适合的时候,往往会看他们有没有夫妻相。在中国部分人的心里,如果双方都有夫妻相那差不多也就可以成了。不过夫妻相到底应该怎么看呢?难道仅仅就是看脸型么?其实这当中的讲究还挺多的,虽然我们都喜欢关注这方面,但是也没必要太看重。毕竟两人相处性格和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更加重要。一、有缘有份、互

  • 不可胜言成语解读,不可胜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以后出去也好听一些,但是五虎将本身相处的却不怎么样。只有张飞和关羽的关系还不错,其他人的话也就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这次不可胜言就发生在关羽、张飞还有马超之间,一起来看看他们三

  • 不毛之地典故出处介绍,不毛之地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其中三国中,可能只有吴国没有什么大的内斗,曹魏和蜀汉也都经历了不少的勾心斗角。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蜀国里的一次故事,其实诸葛亮为人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但也还是有人对他怀恨在心。所以这件事诸葛亮也是禀报了刘禅,刘禅当然是最偏袒诸葛亮的,所以把他赶到一个不毛之地。不毛之地这个成语也就是这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到底

  • 奋身出命典故介绍,奋身出命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左右逢源的皇帝了,刚开始曹操如果要出兵打他就立马俯首称臣,刘备那边也时常给些好处。孙权被封为吴王的时候,可能还没想到今后的东吴会是个什么样子。都说东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朝中的内斗非常的少,而且也很团结。这次要讲的成语奋身出命的背景典故就是和孙权封王

  •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风行草偃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的陌生,风行草偃的第一个字读“yǎn”,意思是用道德文教是可以感化人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风行草偃这个成语,还有他的典故出处。一般我们可能都不喜欢听大道理,但是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能分辨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道理道德,这都是非常值

  •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护领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

  • 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也是非常的悲痛,毕竟当时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肝心若裂就出自

  • 这29首巅峰唐诗,就是唐朝极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唐朝最著名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想法和定义都不一样的,喜欢美女的就说杨贵妃了,喜欢文化的就说喜欢唐装啊,喜欢皇权的就比较喜欢安禄山这类人了,其实小编觉得唐诗也是很不错的东西了,其实有的人说了唐朝历史复杂,真的很复杂吗?其实并不是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出29首巅峰时期的唐诗,这就是唐朝的级简史了,感兴

  • 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