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问: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两字回复保住性命

皇帝问: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两字回复保住性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2 1:50:37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黄袍加身。史书记载,赵匡胤当时已经喝得醉醺醺了,什么事儿也不知道,等他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被架到了士兵们面前,大家齐声要求他回去当皇帝。赵匡胤不得已接受了,于是宋朝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但这是官方的说法,要说赵匡胤自己事前半点不知,恐怕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相信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他的弟弟赵光义之外,还有一个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后来的赵家宰相,赵普,当时他担任的职位是节度掌书记。

周恭帝柴宗训退位了,赵匡胤成为新皇帝。在这之后,赵匡胤又做了一件众所周知的历史典故:杯酒释兵权。释的是高级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也就是当初帮他登上皇位的人马。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做法已经算比较温和的了,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还是赵普。

那时候赵匡胤刚刚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但他还是忧心忡忡,找来赵普商议,怎么才能避免落得唐朝一样藩镇乱国的结局呢?赵普说这还不简单?藩镇势力太强,皇家就不好掌握,所以皇上您一定要注意削弱他们的军事权力啊。

公元961年时,赵普再次劝赵匡胤,就算石守信他们自己不惦记皇位,也难保他们手下的人不惦记富贵,再来一场“黄袍加身”的表演。赵匡胤醒悟,于是上演了“杯酒释兵权”。可以说,在宋太祖稳定天下的过程中,赵普起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而赵普作为宋朝开国宰相,身上的轶事不少。相传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从赵普的智谋来看,他读的恐怕不光是一本儒家典籍,更有法家的专著。又有一回,宋太祖赵匡胤在朝堂集会的时候跟大臣们聊起了天,半开玩笑地问:“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

大臣们可不敢当成玩笑,纷纷绞尽脑汁开始思考让皇帝满意的答案。这个将军说皇上的威望最大,那个文臣又说皇上的恩德最大,说来说去,就是在顺皇帝的毛。只有赵普站在那不说话,像是神游去了,赵匡胤于是点了赵普的名,专门问他:“卿以为,天下何物最大?”

赵普心想,这东西肯定不是有形的,也不能提皇上。他眼珠一转,说道:“臣以为,天下最大之物,应是道理二字。”这个答案让赵匡胤满意点头,他笑道:“好一个道理最大!朕身为皇帝,也要遵守道理,三人抬不过一个理字,你的回答妙极了!”

标签: 赵匡胤北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三国一太后放着自己的儿子不立,却立侄子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皇后,三国,风云人物

    赤乌(孙权第四个年号)末年,吴大帝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吴景帝)大婚。嫁给孙休的这名女子不是外人,而是孙休的姐姐朱公主孙鲁育和朱据的女儿朱氏。按照辈分,朱氏和孙休的关系是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其实也不是孙休非要娶自己的外甥女,是孙权点的鸳鸯谱。站在今天的角度,或许这桩婚姻有些不伦不类。但在封建时代,这倒也

  • 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差点被生擒,那么又是谁将他放走?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彭城之战,文史百科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齐国攻打刘邦,于是刘邦趁着这次机会率领五十六万人的大军突袭项羽在彭城的军营。就是这一次的战争是刘邦第一次亲自率领军队打仗,就是这第一次结果项羽以三万精兵打败刘邦五十六万军队,身为主帅的刘邦差点被生擒。这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绝对劣势之军战胜大之军的又一奇迹。要说这刘邦差点被生

  •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前秦打不过弱小的东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淝水之战,前秦,战史风云

    淝水之战中前秦为何输给相对弱小的晋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一 ,淝水之战是在苻坚

  • 康熙晚年为何会主动为鳌拜平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君主守江山,麾下不乏功臣良将,从古至今皇帝崩溃,而能真心辅佐少主的臣子典范莫过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出师北伐,不幸死于五丈原,幼主刘禅痛哭流涕,不忘诸葛亮大恩,追封其为忠武侯,但并非历朝历代的托孤大臣都能如诸葛先生般被君上厚待,有些辅助几代君主的元老却不得

  • 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君臣之恋到底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太后,辽朝,五代,野史秘闻

    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同时,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史称其“明达治道,习知军政”,被后世誉为辽邦“中兴之后”。但后世对她“杀妻夺夫”的残暴举动,颇

  • 安史之乱的背后操手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会落得一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风云人物

    如果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对这个安史之乱那还是知道一些的,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

  • 从哪些方面来看,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的人生是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协,山阳公,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人生可谓颠倒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汉献帝刘协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9月,在董卓篡夺大权后,陈留王刘协被拥立为皇帝,正式成为汉献帝刘协。但是,成为东汉王朝的天子后,刘协并没有能号令四方,反而成为各个权

  • 为谋反做了十足准备的朱高煦,为何很快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朱高煦谋反,大臣建议将朱高燧一同逮捕,为何杨士奇却极力阻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朱瞻基在杨荣的建议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虽说朱高煦失败得很快,但是这次谋反,他却是蓄谋已久,做了十足的准备。朱高煦是朱棣嫡次子,生性勇猛,长期跟随朱棣南征北战,

  • 孙权麾下的六大中郎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麾下的六大中郎将,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一方虽说是孙刘联军,但是主战场还是在孙权一方,刘备兵力不足只能起到辅助和策应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战后周瑜愤愤不平的主要原因,你想啊,孙权在前方流血流汗,刘备在后方不声不响就得到了荆州四郡,换成谁都不愿意)。赤壁之战时不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司马徽预言了十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徽,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司马徽是一位隐居竹林的高人,刘备与他相遇也是意外,当时刘备在荆州新野驻扎,刘表年事已高,此时正面临着立继承人的难题,长子刘琦能干,却没后台,小儿子刘琮虽然无能,却有蔡氏一族撑腰。当时刘备赞同刘琦,因此得罪了蔡瑁,蔡瑁带兵追杀他的时候,的卢飞跃了深潭,蔡瑁追不上,只好放弃。任谁都没想到,这深潭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