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都说清不过包公

为什么都说清不过包公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4/1/21 16:23:38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当日动身。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跟在后面盯梢哩。

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汗淌了几桶。这会儿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葱的瓜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瓜儿结的溜圆。

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们一气吃了两个大瓜。两个像鬼样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正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地摆摆手:“吃瓜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栖息在小镇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这客栈小,米不是上熟,一碗里尽是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捡,一桌拐子上堆的尽是谷粒。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着走着,就快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从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单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里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沾污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难有双的铁清官,就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脏点。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复皇命。

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就说:

毒不过皇上,

奸不过太监,

清不过包公。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巧扮土地公审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为什么要扮土地爷?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包拯从小聪慧机警,乡亲们都称赞他是个不平常的孩子。他那些小朋友们也更迷信上了他,经常故意设些疑案,让他去断,没有他断不明白的。他家住的村东头有座土地庙,因长年没人居住,庙前庙后杂草丛生,除了逢年过节有点香火,平时连香火也断了,显得十分凄凉。去年上半年,从南方

  • 包拯智惩恶妇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天大老爷包拯是怎么惩恶妇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候,汴梁城外刘家庄住着兄弟两人,老大刘天祥娶到杨氏,老二刘天瑞娶到张氏。兄弟俩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吃住在一块儿,虽都已娶妻生子,但并未分家。有一年遇上灾害,官府允许老百姓外出逃荒。天瑞让大哥天祥留在家里,自己带着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刘安庆外出

  • 包拯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人称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这年,包公告老还乡,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连夜雇了一条船,顺流而去。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条大船追上。大船上下来一位身着簇新官服的少年,见了包公跪倒在地,说:“孩儿拜见父亲。”原来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应试,中了金榜三甲,被委

  • 包拯夜审阴间的能力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包拯能日审阳间,夜审阴间,不管什么冤案到了他手里,都会真相大白,百姓都称他为包青天。至于包拯为什么能夜深阴间,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包拯小时候就一身正气,火眼高,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一天,包拯路过一座宅院,忽听有人在大喊“救命-”,他回头一看,见是两个狰狞厉鬼,一个面色青绿,一个撩牙如

  • 包拯衙门口的石狮子为什么一大一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年间,安徽定远县的衙门口,有两只石狮子,这不奇怪,别的地方县衙门口也有。稀罕的是石狮子一大一小,蹲在一高一低的石砧上。这为啥呢?据说是包拯当定远县令时留下的。当时的定远县,是个有名的“刺毛”(坏人横行当道)地方。城里有个叫丁万四的大财主,把持一方,与豪门、财主、地痞串通一气,新任知县一来,就要落入

  • 包拯铡国舅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年,包公到寿州暗访查案,到了寿州才知这里的县官不在城里,他便问随从:“知县去了哪里?”有人悄悄告诉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包公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本来他是来私访的,因此就未动声色,找个小客店,把家人包兴与行李安排下;自个带着张

  • 包拯对联断奇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姓王的员外,夫妻俩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老俩口对儿子爱得不得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儿子长到十八岁后,夫妇俩为儿子东拣西挑,终于看中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不久便订了亲。新娘子又美貌又贤惠,乡里人都说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新婚当夜,客人散去,二人入了洞房后,谈话中,新娘子听说新

  • 包拯是怎么捉妖降魔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仁宗年间,中原地区有个三元县,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可是县官占三元贪赃枉法,杀人如麻,眼睁睁一个好地方被他糟蹋得不成样子。朝廷闻知,革去了占三元的官职,派去了朝廷命官。但不久,又不知怎么的突然闹起了鬼灾,到处妖魔横行,谣言四起,黎民百姓轻者田园荒芜,重者家破人亡。朝廷闻报,悬重赏捉妖拿怪,却毫

  • 包拯小时候的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出生在庐州合肥县包家村。父亲包怀家富田多为人乐善好施,安分守己,人人称他为“包善人”。包怀夫妇年近五十,所生两子,长子名包山,次子名包海,均己娶妻生子。父子兄弟春种秋收,务农为生,一家人相敬和睦。不料包怀夫人周氏忽然又怀孕了。包员外觉得自己已当爷爷,却又得子,有些尴尬,为此终日忧愁。这天,包员外

  • 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事一:包拯小时候,有一天,他跟大嫂去赶集。包拯看见一个小摊子上有个月牙很漂亮,但是大嫂钱不够买不起,他依依不舍地走掉了。还没走多远,摊主发现月牙不见了,摊主就拉住大嫂和包拯。包大嫂问他拿没拿,包拯说没有。可是摊主一口咬定是小包拯偷的,包大嫂恼羞成怒的打了小包拯一顿。向周围的熟人借钱赔偿给了摊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