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冯梦龙补西楼记的故事

冯梦龙补西楼记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4:23

《西楼记》是如成名的呢?这其中离不开才子冯梦龙的画龙点睛之笔。

明代有一个著名的才子,名叫冯梦龙,长州今江苏省州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冯梦龙少年时代就勤勉好学,富有才华,二十来岁的时候,便已成为秀才。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均负才名,时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和戏曲家,他用白话写成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时称“三言”,影响极为深远。然而,在当时,白话小说家的命运是很惨淡的。冯梦龙并不能以写小说来维持生活。作为明代的大学家,他却是一个考场上的失败者。从20岁到57岁之间,他屡屡应试举人,都是屡试屡败,最后只好以教书为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话说当地有一个名叫袁韫玉的人,平时也很喜爱戏曲,爱好创作,对才华横溢的冯梦龙十分崇拜,很是佩服,常常冯梦龙请教有关戏曲创作方面的问题。当时,袁韫玉也写了一个剧本,名叫《西楼记》。写的主要内容是御史雪宾公之子于叔夜和西楼妓女穆素微相爱的故事当袁韫玉终于把自己的传奇剧本《西楼记》写完之后,便寻了个机会,带着剧本,亲自到冯梦龙家向冯梦龙请教。

此刻,冯梦龙正凄清地坐在自己家书房里,心里盘算着怎样度过眼下家中缺衣少粮的困顿的生活状况。就在这时,只见看门人急急地走进来。

“报告大人,本县袁大令在门外求见。”

“袁大令?”冯梦龙不由地重复了一遍。

“对,是袁大令。”

“请袁大令进来!”冯梦龙随即向看门人吩咐道。

两人见面寒暄一阵之后,袁韫玉拿出了自己刚刚写完的传奇剧本。“这是拙作《西楼记》,请多指正。如不吝赐教,我袁某人将三生有幸!”袁韫玉恭敬地说道。

冯梦龙微微一笑道:“不敢当,不敢当!能够拜读您的大作,也是我冯某的荣幸。”

说着,冯梦龙当场仔细地读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袁韫玉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终于,冯梦龙合上了剧本,把它放到了案头上。等在一旁的袁韫玉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作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

冯梦龙只是微微地一笑,却丝毫不提《西楼记》写得如何,他倒和袁韫玉聊起别的事情来了。见冯梦龙对剧本情况只字不提,袁韫玉暗暗地有些着急,心里也没有了底,但又不便再问什么,只好怏怏地告别而去。袁韫玉刚刚离开以后,家人便向冯梦龙禀告:家中已没有粮食吃了。

冯梦龙淡然一笑,自信地说道:“这个不用发愁,袁大令今天傍晚就要赠送给我百两白银。”说着,他又把看门人叫到眼前,叮嘱说:“今天晚上,你们不要关大门,袁公赠送银子来,一定是在一更天。若他来时,可以直接把他领到我的书房中来。”周围的人听了冯梦龙的一席话,不由地一个个面面相觑,莫不认为冯梦龙是在痴人说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再说袁韫玉,回到家后,心里一直在犯嘀咕:这冯梦龙是在搞什么鬼,怎么看过剧本之后,一声也不言语?他左思右想地直想到了黑夜。

他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冯梦龙那个寒的书斋……

袁韫玉突然心中大悟,不觉站起身来,忙让人提了盏灯笼,带着上百两银子向冯梦龙家里奔来。

冯府的大门四敞大开,没有关门。袁韫玉感到有些奇怪,忙问看门人这是怎么回事。只听看门人说道:

“我家主人算到了你今晚肯定还要来,所以吩咐小人敞门等待。他本人,现在正秉烛在书房里等您呢!”

袁韫玉不由地吃了一惊,赶快走进门去。“我就料到你一定还要来的。你的《西楼记》的词曲都很好,只是还缺少一出,我今已给你增补上了,是‘错梦’这一出。你自己看一看吧!”冯梦龙见到袁韫玉后,笑着说道。

袁韫玉接过剧本,连连称谢,心中十分佩服。

后来,《西楼记》终于在当时广泛地流传开来,“错梦”这一出戏写得尤为突出,脍炙人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究竟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作为一代忠于国家的名将,却被奸党和昏君害死,他是被冤死的。中国古代那些军事大家之所以能立功疆场,最终拜相封侯,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遇上了明君,如果遇上昏君,不要说立功,能保住脑袋已属万幸。而明思宗朱由检就是一个昏君。史书上说他:“有志振社稷,又素自用,生性多疑。”不信人,又好自负,喜臣子阿谀奉承

  • 郑和七下西洋和建文帝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皇帝一直是坐镇北方,稳居北京的,为什么会一反常态,突然间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呢?而又为什么在郑和六次下西洋后,就终止了这一行动,不再让他出使了?对此,有研究者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招引各国前宋朝贡,同时也进行大量的贸易活动,从而促进中国同“西洋”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学者说,这其

  • 李自成兵败后死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各地百姓拥护“李闯王”传唱的歌谣。李闯王名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他虽然家境很贫寒,但是人大仁大义又有勇有谋。他做过驿卒,还做过边兵,还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反明,还当了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军南

  • 崇祯太子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3月18日,农民军兵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召见仨儿子,让他们换上百姓服装,在太监们的护送下逃出去,期望日后光复大明。李自成次日进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太子朱慈炯从此下落不明。假太子事件清顺治、康熙年间自称为崇祯太子的人不断出现。号召人民起兵抗清的事在各地也很多,多是百姓因为不

  • 郭子章审猴是怎么一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有位知府,名叫郭子章,破案无数,其中最为匪夷所思的一个案子,当属审猴辨凶案。某年一日,建宁府知府郭子章新官上任,前往水西路。路过前桥,但见四周丛山峻岭,峰峦叠嶂,满目翠绿,令人赏心悦目。郭子章看到这满山景色,再联想起自己仕途得意,不由地心情舒畅,便令轿夫停轿,自己走下轿来安步当车,细细观赏沿途景

  • 熔锡灌喉案是什么样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流传着这样一个奇案,是以熔锡灌喉杀人。明代广西新兴县,有位姓李的县令,深知民情,爱护百姓。一天他因公下乡,见山旁有一少妇,打扮得相当妖艳,在一座坟前哭泣。李某感到奇怪,问左右随从,随从们说:“是个穿丧服的妇人。”“服丧女人,岂能如此打扮?”李某越想越不对头,便叫衙役把她带回官署进行审问。少妇

  • 李自成荥阳之会真的发生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官吏豪横,加之连年大旱,人民已是走投无路;而陕西灾尤为严重,饿殍遍地,人民已处水深火热之中。崇祯元年(1628)府谷县王嘉胤、安塞高迎祥、延安张献忠等人揭竿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崇祯二年(1629),不堪忍受压迫欺榨的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参加了王嘉胤的起义军,后又投“闯王”

  • 徐达为什么吃了烧鹅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以白丁之身,建立明朝政权,与他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是分不开。朱元璋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名将,最终才能击败陈友谅夺得大统。可是贵为中山王的徐达,最终蹊跷而亡。不少历史爱好者都认为,徐达之死和朱元璋有脱不开的关系,那么,其中到底有何隐情?是否真的如这些朋友所想的那般?徐达出生于1332年,他和朱元璋

  • 隋炀帝杨广弑父篡位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名字叫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按中国封建王朝帝王选择的习惯,王位本不该由他来继承的,但杨广却能在隋文帝死后却能登上了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推断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杨勇,从而篡权为君的,真的是这样吗?杨广其人杨广相貌英武,聪明伶俐,而且巧于辞令,因此很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13岁的时侯,

  •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笼络人心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历史上对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评价很高,说他上承天命,拨乱反正,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是一位“中兴之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光武帝“三代以下称盛治”,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认定在夏、商、周三代以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