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红丸案是怎么一回事

红丸案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2/14 23:03:32

“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据说,陶仲文本是个不起眼的守仓库的小吏,因献“红丸”有功,受宠于嘉靖皇帝,一跃而成为朝廷显贵。这“红丸”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在金或银的韶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再加上乳香、没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匀,以火提炼,最后炼蜜为丸,药成。

据(明实录》载,嘉靖年间,为了配制“红九”,前后共选少女1080人。嘉靖二十六年的2月,从畿内挑选11--14岁少女300人入宫,三十一年12月又选300人,三十四年9月,选民间女子10岁以下者160人,同年11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20余人,四十三年正月选宫女300人。

这些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后来都成了嘉靖皇帝制药用后的“药渣”了。嘉靖这样无情摧残女子,简直毫无人性,终于引发了中国历史上一场特殊的宫女暴动。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名宫女,义愤填膺,一齐上阵撩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套住他的脖子,拉的拉,压的压,想把他勒死……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两粒“红丸”竞要了皇帝朱常洛的命,酿成了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

事情是这样的:

万历末年,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定。于是,阴险毒辣的郑贵妃为了讨好朱常洛,投其所好,送了8个美女供他享用。朱常洛身体本不强健,此番又与这些女人淫乐,渐渐体力不支。登基仅十几天,就因酒色过度,卧床不起了。

可是,他并不节制自己,照样与这些人鬼混。一天夜里,为了寻求刺激,朱常洛服了一粒“红色丸药”,结果,狂躁不巳,狂笑不止,精神极度亢奋。次日一大早,侍寝的吴赞连忙请来御医崔文升诊治。崔文升不知皇帝是阴虚肾竭,还以为是邪热内蕴,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药。结果,朱常洛一宿腹泻30余次,危在旦夕。这下子,闯了大祸,朝廷上唇枪舌剑,吵声骂声不绝于耳。

重臣杨涟上疏,指责崔文升误用泻药。

崔文升反驳说并非误用,而是皇帝用了“红色丸药”造成病重。

东林党人马上强调,不但崔文升用药不当,还拿“红色丸药”之事,败坏皇帝名声……

病危之中的朱常洛,躺在病榻上,似念念不忘“红色丸药”,想要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当即进了颗红色丸药,朱常洛服后,没甚动静。晚上,朱常洛又要求再服一九,李可灼又进了一颗红色丸药。结果,不大一会儿,皇上就手捂心口,瞪着两眼,挣扎几下,一命呜呼了。朱常洛才即位30天,年号还没来得及制定呢!

两颗“红丸”一条人命,震惊朝野,酿成大案。“红色丸药”到底是什么药?

为什么在皇帝病重之时,进这种丸药?

崔文升和李可灼怎么这么大胆?

崔和李有没有幕后指使者?

明末宫廷内党派斗争激烈,“红色丸药”一案,引起了党派的更加尖锐的矛盾。

有人认为,李可灼进的“红色丸药”就是“红丸”,红铅丸,是普普通通的春药。春药属于热药,皇帝阴寒大泄,以火制水,是对症下药。李可灼把春药当补药进上,只是想步陶仲文后尘而已,只不过他时运不佳……

有人认为,那红色丸药是道家所炼金丹。用救命金丹来对付垂危病人,治活了则名利双收,死了算是病重难救。李可灼很可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还有人认为,拿春药给危重病人吃,有悖常理。李可灼明知自己不是御医,病人又是皇帝,治出了问题,脑袋都保不住,为什么还这样大胆进药?况且,朱常洛纵欲伤身,急须静养,怎么还用这虎狼之药?由此推断,李可灼必是受人指使,有意谋杀皇上。再一追查,崔文升曾是郑贵妃属下之人。崔该杀!崔的幕后指使也该追查!

另外,李可灼是首辅方从哲带进宫来的,也要追查方从哲。方从哲想逃脱罪责,慌忙上疏请求退休。可是退休之后,声讨他、要求严办他的书文还特别多。方从哲一面竭力为自己辩护,一面自请削职为民,远离中原。许多大臣为他开脱,也难了断。

最后,一位刚入阁的,与双方都无牵连的大臣韩圹上疏才平复了众议。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贬放南京。“红丸”案算了结了。

可是,“红丸”案还有余波。

年间,宦官魏忠贤当权,他要为“红丸案”翻案。于是,声讨方从哲的礼部尚书孙慎行被开除了官藉,夺去所有官阶封号,定了流戍。抨击崔文升的东林党人也受了追罚,高攀龙投池而死。

崇祯年间,惩办了魏忠贤,又将此案翻了回来。崇祯死后,南明王朝又一次以此为题材挑起党争,直到明王朝彻底灭亡。

小小红丸,惹起的党争,简直是祸国殃民,后世不能不引以为戒。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梦龙补西楼记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楼记》是如何成名的呢?这其中离不开才子冯梦龙的画龙点睛之笔。明代有一个著名的才子,名叫冯梦龙,长州今江苏省常州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冯梦龙少年时代就勤勉好学,富有才华,二十来岁的时候,便已成为秀才。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均负才名,时称“吴下三冯”。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和戏曲家,

  • 袁崇焕究竟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作为一代忠于国家的名将,却被奸党和昏君害死,他是被冤死的。中国古代那些军事大家之所以能立功疆场,最终拜相封侯,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遇上了明君,如果遇上昏君,不要说立功,能保住脑袋已属万幸。而明思宗朱由检就是一个昏君。史书上说他:“有志振社稷,又素自用,生性多疑。”不信人,又好自负,喜臣子阿谀奉承

  • 郑和七下西洋和建文帝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皇帝一直是坐镇北方,稳居北京的,为什么会一反常态,突然间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呢?而又为什么在郑和六次下西洋后,就终止了这一行动,不再让他出使了?对此,有研究者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招引各国前宋朝贡,同时也进行大量的贸易活动,从而促进中国同“西洋”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学者说,这其

  • 李自成兵败后死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各地百姓拥护“李闯王”传唱的歌谣。李闯王名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他虽然家境很贫寒,但是人大仁大义又有勇有谋。他做过驿卒,还做过边兵,还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反明,还当了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军南

  • 崇祯太子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3月18日,农民军兵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召见仨儿子,让他们换上百姓服装,在太监们的护送下逃出去,期望日后光复大明。李自成次日进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太子朱慈炯从此下落不明。假太子事件清顺治、康熙年间自称为崇祯太子的人不断出现。号召人民起兵抗清的事在各地也很多,多是百姓因为不

  • 郭子章审猴是怎么一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有位知府,名叫郭子章,破案无数,其中最为匪夷所思的一个案子,当属审猴辨凶案。某年一日,建宁府知府郭子章新官上任,前往水西路。路过前桥,但见四周丛山峻岭,峰峦叠嶂,满目翠绿,令人赏心悦目。郭子章看到这满山景色,再联想起自己仕途得意,不由地心情舒畅,便令轿夫停轿,自己走下轿来安步当车,细细观赏沿途景

  • 熔锡灌喉案是什么样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流传着这样一个奇案,是以熔锡灌喉杀人。明代广西新兴县,有位姓李的县令,深知民情,爱护百姓。一天他因公下乡,见山旁有一少妇,打扮得相当妖艳,在一座坟前哭泣。李某感到奇怪,问左右随从,随从们说:“是个穿丧服的妇人。”“服丧女人,岂能如此打扮?”李某越想越不对头,便叫衙役把她带回官署进行审问。少妇

  • 李自成荥阳之会真的发生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官吏豪横,加之连年大旱,人民已是走投无路;而陕西灾尤为严重,饿殍遍地,人民已处水深火热之中。崇祯元年(1628)府谷县王嘉胤、安塞高迎祥、延安张献忠等人揭竿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崇祯二年(1629),不堪忍受压迫欺榨的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参加了王嘉胤的起义军,后又投“闯王”

  • 徐达为什么吃了烧鹅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以白丁之身,建立明朝政权,与他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是分不开。朱元璋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名将,最终才能击败陈友谅夺得大统。可是贵为中山王的徐达,最终蹊跷而亡。不少历史爱好者都认为,徐达之死和朱元璋有脱不开的关系,那么,其中到底有何隐情?是否真的如这些朋友所想的那般?徐达出生于1332年,他和朱元璋

  • 隋炀帝杨广弑父篡位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名字叫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按中国封建王朝帝王选择的习惯,王位本不该由他来继承的,但杨广却能在隋文帝死后却能登上了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推断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杨勇,从而篡权为君的,真的是这样吗?杨广其人杨广相貌英武,聪明伶俐,而且巧于辞令,因此很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13岁的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