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吴明明胜利过很多场战斗 为什么说还是三国当中存在感最低?

东吴明明胜利过很多场战斗 为什么说还是三国当中存在感最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40 更新时间:2024/1/18 10:46:27

在三国当中,为何说东吴存在感极低而又是最弱的?纵观三国,东吴明明打了不少胜仗,明明能够打胜仗,为什么不接着打下去,结果把自己搞成一个不利的局面,最终失败了呢?而《三国演义》里对吴国的笔墨也是最少的,那么纵观整个三国,吴国的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

一、领导比较保守。

东吴在大部分时间里,领导是孙权。孙权之后,那些后代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不值一谈。值得讲一讲的,就是孙权。

孙策当时把江山传给孙权的时候,就对孙权说,打江山你不如我。但是守江山,我不如你。所以我要把江山传给你。

孙策这话说得很明白,孙权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守江山,而不是开疆拓土。

当然了,当时东吴也确实需要孙权这样的人站出来。因为孙坚孙策虽然打出了一片天地,但是当时江南的士族,其实并不怎么拥护他们,地方势力非常多,山贼也非常多。而且这些势力,还受到来自曹魏等各个地方的引诱。而孙权的性格非常宽厚,能善待人。因此,孙策传位给他,让他先把国内摆平,搞稳定了再说,其实是非常恰当的。

不过,孙权确实有些保守,进取心不是很足。东吴所打的仗,无论是赤壁大战还是夷陵大战,其实都是被动接受。是曹魏和蜀汉打来了,前往抵抗,很少有主动进攻的时候。

总之,孙权保守的性格,决定了吴国的整体大政方略。

二、时机未能把握。

其实,东吴有好几个可以做大的时机。

第一个时机,是在赤壁大战以后。虽然说,这场大战是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但实际上,当时刘备的力量是比较弱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东吴。

东吴在取胜后,得到了一个扩大地盘的绝佳时机。当时周瑜甚至已经制定了进军益州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实现,那么东吴将坐拥半壁江山,也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可惜的是,周瑜在那个时候恰好去世了。周瑜一去世,就没有恰当的主帅领导这场开疆拓土的地盘争夺战。结果就给了刘备很好的机会。刘备占据荆州,截断东吴与益州的联系。接着,刘备快速推进入益州,从刘璋手里把益州夺回来,同时,在汉中打败曹操,实现三分天下。总之,赤壁大战的胜利,本来应该东吴受益的,最终受益最大的,却是蜀汉。

第二个时机,是在夺取荆州后,那时候,也遇到吕蒙去世,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第三个时机,是在夷陵大战胜利后。夷陵大战胜利,东吴确实获得不少地盘,夺得了荆州,把西边的防线推进到三峡。但是,孙权担心曹魏会趁火打劫,又担心刘备会反戈一击。总之,他可能是想得多了一些,因此没有趁机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三、太多人事倾轧。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蜀汉有山川之险峻,占据地利。东吴既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他们唯一可以做文章的,就是人和。

在孙权时期,东吴处于一个守势。孙权最终也实现了这个目标,很好地把早期打下的地盘守住了。守住以后,接下来就应该打反击。但恰恰在这时候,东吴失去了他们赖以立足的“人和”。由于孙权儿子们争夺储位,而大臣们也依附于皇子们,形成两派。因此,东吴就陷入了人事倾轧之中。

这种人事倾轧,一直延续到东吴被司马晋朝灭掉。当东吴失去了他们赖以存在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没办法取胜了。

不过我们觉得东吴存在感低主要是因为我们看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抑孙”的,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皇位是汉献帝刘协禅让”来的,刘备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自称“帝室之胄”,是合法继承人,而东吴孙权称帝最迟,并无占据大义名分。不过我们可以从东吴最后灭亡来看,这一点能够证明吴国还是有自己的实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面相透露智商,教你一眼识人看智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关注我哟关注财运风水(fs8013),让你财运|风水|命运好起来!更多命理|算命|解梦在这里,关注即可免费阅读,每日更新,不容错过!上一篇:日本墓地长什么样子?逝者安息之地如此拥挤下一篇:文史宴|从唐代的《离妇》到“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

  • 历史上的中国人,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东亚病夫”?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曾被耻辱的称之为“东亚病夫”,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个词立马都会变得义愤填膺,立马会在心头涌起一股愤懑之感!然而,这么一个如此有伤民族自尊的词语是从哪里来的呢?“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其实叫做“东方病夫”;最早出自上海《字林西报》主办的一份英文报纸,时间

  • 古代皇帝生儿子多是福气?你错了,看看康熙他们的遭遇吧!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节选自《历史原来这么回事》,中国工人出版社多子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有福气的象征,在民间,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但这到了明争暗斗的第一家庭,却往往成了血雨腥风的来源。一切只是因为,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在这些兄弟中,最终只有一个人可以登上权力的巅峰,皇帝的儿子自是再多也不愁养,但愁的是怎么选

  • 你知道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曾国藩不造反这个话题,历来是是史家争论不休的。笔者想要说的是不是每一个手里有兵的人都会造反。曾国藩剿杀太平天国,是因为看到了太平天国不过是邪教蛊惑下的一场社会动乱,必须除恶务尽。曾国藩作为文人,自小受到的就是“忠君爱民”“克己复礼”的儒家教育,他视清廷为正朔,本人自视为忠臣、栋梁,他的湘军是平定叛乱

  • 揭秘:正月里剃头“死舅”?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在春节假期后,有一个行业是比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长很多的,那就是美发行业。很多理发店。过了正月初十,甚至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始正式上班。有些知晓民间风俗的朋友或许早就猜出这跟我国的一项风俗有关。没错,那就是“正月里不宜理发”。在民间,至今流传一句禁忌歌谣:“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 300万股票,是如何毁掉了清王朝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保路运动同志会报告)我们大家都知道,1911年夏天,在四川成都,爆发了一场“保路运动”。关于这起历史事件,老一套的说法是: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要将川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列强,英勇的四川人民奋起反抗,结果,万恶的清政府竟然向人民开枪……事实上,这件事远不止这么简单,其中的内幕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事情的

  • 清朝皇帝的年号虽然用尽了好词,但也没能保证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皇权是至高无少的,好词必须全给他们用上。努尔哈赤(1616-1626)的年号为“天命”,意思是他的上位是“天命所归”,自己是在“替天行道”。《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另外,《左传·宣公三

  • 明朝崇祯皇帝并非昏君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他一定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才会导致明朝的覆灭,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崇祯皇帝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勤政的并且年轻有为的皇帝。崇祯皇帝叫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他在1627年正式即位,当时的朱由检正好是1

  • 古代有那么好吗,若没出现吃人场面,就算太平盛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山西夏县和洪洞县曾出土过一种汉砖,砖文长达十六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砖文很有名,其中的“饥”字,在学术界争论很大。根据砖文的字形,应该是“飤”字,也就是“食”的较古写法。但“道无食人”,这样的说法显得太可怕了,一个王朝难道仅仅做到路上看不到人吃人的景象,就可以被认为了不起吗

  • 这才是古代真正的银两,亮瞎你的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常看古装剧里百姓都使用银两(银锭)作为交易货币,有些影视剧甚于连唐代时期都使用银两来交易,只能说导演要补补习了,唐宋金时期是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银铤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银两(银锭)是在明代才开始实行使。一起来看下古代真正的银锭和银铤是什么样的,“学堂”君已经被亮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