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从唐朝女性的服饰中,能看出大唐国家的繁荣程度

从唐朝女性的服饰中,能看出大唐国家的繁荣程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1/20 5:33:03

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的应该就是缤纷多彩的服装了,尤其是女性的服装,华丽秀美的服饰往往能反应出家庭的富庶,从而反应出国家的强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女性服饰。

相比现代人,那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比现代人更讲究,一件衣服做上几年是常事儿。”就现有史料来看,唐代男女服饰款式复杂、色彩绚丽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那时的女性服装,充分展示了我国女性大气、自信、飘逸、洒脱的精神面貌。”相比现代人,那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比现代人更讲究,一件衣服做上几年是常事儿。”

普遍讲究穿衣打扮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宏对古代服饰很有研究,并且她也看了《武媚娘传奇》这部热播大戏。“很华美,很时尚,看得出,该剧的服装造型师是下了功夫的。”李宏介绍:“裙、衫、帔,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家中贫富,这基本的3件是必不可少的。”唐朝牛僧孺的《玄怪录》中记载了一位平民妇女的衣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再有《仙传拾遗·许老翁》中说,唐时益州士曹柳某妻,“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

衫“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长袖上衣,式样为窄袖短身。唐代各种文献中,但凡提及日常女装,上衣多称作“衫子”“衫”,如“藕丝衫子柳花裙”“红衫窄裹小撷臂”“香衫窄袖裁”等。衫一般指单衣,到了冬天,则改用夹衣,也成为“夹衫”。

李宏说,当时“衫”的样式随着年代的不同流行趋势也不同。初唐时期流行窄袖衫,诗词中就有“红衫窄裹小撷臂”等描述;中晚唐时期,吹来一股西域风,渐渐流行“广襦”(衫的一种),袖宽可达四尺,常是宫廷贵妇出席重要公开礼仪活动时穿着,这一点剧中范冰冰的着装也有体现。衫的领子样式也很复杂,根据出土的唐代陶俑、壁画等文物可以看出,有直领对襟、交领、圆领对襟、圆领斜襟等多种形式,领型不同,暴露的幅度也大不相同,但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不分场合总露着,也不会露那么多。

帔这就要发挥“帔”的作用了。“帔”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相当于现代的披肩或者围巾,长约两米,那时妇女常旋绕于臂颈之间,半掩半露,更显出一种含蓄美。裙再有就是“裙”,唐朝女子上身着“衫”,下身则穿“裙”。短衫长裙,裙腰系得很高,在腰部以上,甚至系于腋下,显得裙子很长,样式有点像韩剧里的韩服。

着装讲究场合礼仪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曾披着一件羽缝制的大氅向武则天“显摆”,其实这只不过是现代人的想象。当时人们的着装是很讲究场合礼仪的,一向“傲娇”的太平公主不太可能去穿一件舞姬穿的“工装”。同样的,武媚娘打马球时一定会穿适合运动的窄袖“胡服”(相当于现在的运动装),而不可能穿“广襦”、披“纱帔”,不然就显得太“二”了。

穿着不得体会被嘲笑

再有就是当时的人对着装很重视,穿着不得体是会被嘲笑的。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描写一个入宫后受冷落直至孤独老去的宫女,她刚入宫时“脸似芙蓉胸似玉”,后来“红颜渐老白发新”,但因为长期不跟外界往来,不了解“流行趋势”,还穿着她年轻时的衣服“小头鞵履窄衣裳”,岂不知十几年过去,这一身儿早已经“out”了,难怪诗人接下来会说“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发型、妆容也很讲究

李宏介绍说,唐代女性不仅着装讲究,发型、妆容更是繁复,并且鼓励“创新”。光发髻就有鹦鹉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等数十种之多,女人化妆再简单也少不了这些程序: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春阴扑翠钿”“眉间翠钿深”“鹅黄剪出小花钿”等诗句都是对唐代妇女贴花钿的描写。另外,唐朝的纺织染色技术已经很发达,女性大多喜爱色彩绚丽的裙子。后宫佳丽三千,身上裙子赤橙黄绿青蓝紫,头上发髻高耸,发饰叮当作响,脸上妆容“浓妆淡抹总相宜”,那场景,确实够让人眼花缭乱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细说古代的户外办公系统,乾隆也有“笔记本电脑”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技艺非凡,曾经专门为皇帝制作出能够随时办公或者喝茶使用的小桌,也能当做办公桌使用,这可比现代人的笔记本电脑要早多了。聪明的匠人为皇上做的供旅游时阅读、书写的文具箱是这样的:用紫檀木做几个小箱,边角镶以镀金铜活儿。用时可立刻折叠组合成一个长2尺2寸、宽1尺8寸、高1尺2寸的炕桌。可放炕

  • 揭秘古代的口袋书,名为巾箱本,宋朝考生曾使用其作弊。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人们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往往能做成很多事情,这时口袋书就应运而生了,但是这种袖珍的读物并不是现代独有的,宋朝时期它就已经出现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一种口袋书,在公交车或地铁上,都能见到有人从口袋里掏出开本极小的书认真翻看。其实口袋书并不是现代人独享的出版物,在古代也有类似的袖珍书,名为“巾箱本”。“

  • 朱棣迁都北京,他儿子朱高炽继位后为什么又想迁回南京?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的王朝,除了商朝之外很少有迁都的,除非是因为外力作用不得已而为之,明朝的迁都是一次很明智的行为,这里能看出朱棣的高瞻远瞩,那么他的继任者朱高炽为何又想将都城迁回南京呢?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首都一直在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但是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曾一度想迁都回南京。这是为什么呢?朱

  • 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什么如此痴迷?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作为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梁武帝萧衍在后世有着很高的地位,不过他也有着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癖好,他非常喜欢当和尚,是一名狂热的佛教信徒,让人不禁怀疑佛教究竟有什么吸引力,能够让皇帝放弃享乐。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

  • 看一看宋朝时期的食物保温技术,双层碗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保温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保温设备,它采用双层中间真空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防止热量的散失,但其实这种结构早在宋朝时期就出现了,这也是宋朝食物保温设备的原理。“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因出现在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中而大出风头。这个热水瓶是现代热水瓶造型,把手、盖子皆有,所不同的只是材质为青花瓷。不

  • 末代皇帝溥仪其人,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有过很多个女人,却未有任何子女,关于无后这件事,民间对其议论纷纷,各种小道消息也是层出不穷。关于溥仪的同性恋问题,其实在《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记载,但比较隐晦,如向太监嘴里尿尿。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溥仪本人的自尊心,贾英华不可能坦然

  • 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是如何死的,庞统帮刘备做了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三国时期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到了,但是却没有完成大业,甚是可惜。庞统的英年早逝也给刘备带来了很大的遗憾,那么庞统到底是死于什么原因?他又给刘备出过什么好主意呢?说起刘备来,除了和他生死征战的两兄弟张飞关羽之外,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诸葛亮了。话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像书童一样等着这位

  • 东吴名将凌统是如何死的,他死的时候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凌统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年少成名。凌统在军旅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呢?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十五岁的时候就

  • 东吴是怎么灭亡的?西晋灭吴的的根本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西晋是我国自三国之后第一个统一的朝代,三国末期,只有东吴还在依靠天险苦苦支撑,那么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公元280年西晋灭吴,西晋一统天下。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惟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不但不懂得治国治军的策略,还专横残暴,惟我独尊。他曾经下令迁都武

  •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细数他做过的那些荒唐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自汉武帝巫蛊之乱后,汉朝国家整体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巫蛊之乱也导致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恐惧症,刘贺就是这一时期被选为继任人选的皇帝,但是这个奇葩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荒唐,权臣霍光看不下去了,就将他的帝位废掉改为王,另选了一位皇帝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奇葩皇帝都干了哪些荒唐事。众所周知,刘贺原本是昌邑王刘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