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则天的令,上官婉儿的命,没有她们真就没有大唐诗歌的繁荣!

武则天的令,上官婉儿的命,没有她们真就没有大唐诗歌的繁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1/11 4:31:16

上官婉儿武则天和唐中宗身边的宠儿,这也是能够理解的,上官婉儿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才能,是当时朝廷难得的人才。

某年正月,唐中宗带着群臣、妃嫔前往昆明池游玩。此时春意初萌,景色清新秀丽,皇上心情大好,命令群臣赋诗。大家各自写在纸上,署上姓名,最后加起来有一百余首。中宗命令上官婉儿品评这些诗作,最后选出一篇配乐做成御制曲。

只见上官婉儿登上彩楼,群臣汇聚楼下,仰头观望。上官婉儿一篇篇看过,哪篇不满意就随手丢下楼去。大家心里都在敲鼓:可别是我的啊,多没面子啊。这些人中间有很多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但是此时他们也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婉儿的裁决。一时之间,一张张纸如花瓣般纷纷落下,彩楼之上的婉儿如同神话中的飞天一般,这是她一生中最风光的一幕。

百官都围上去瞧,是谁的谁就赶紧捡起来,揣到怀里,然后悻悻闪到外围去。很快,一百多篇诗作都被丢下来,只剩下两个人的作品还捏在婉儿手里。只见她拧着眉头,左看右看,刚才那种飘逸潇洒不见了。楼下群臣引颈观望,大家都屏住呼吸,看她会如何抉择。

上官婉儿手里拿着的是哪两个人的诗作呢?原来是当时公认的两大才子——沈佺期和宋之问的作品。这两人当时并称“沈宋”,都以诗句华丽秀美而著称。

沈佺期,字云卿,此人曾高中进士。武则天时期出任通事舍人,唐中宗时期很受器重,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中书舍人。

宋之问,字延清,也是进士出身,武则天时就十分受器重。宋之问和沈佺期一起,精研诗律,使五律、七律达到完全成熟,为后来盛唐诗歌的极盛奠定根基。

这一番他们的诗作在上官婉儿手里留到了最后,还让上官婉儿犹豫再三,也算是莫大的荣光了。趁着婉儿思考,我们来看看沈、宋都写了些什么: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沈佺期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全唐诗》卷九十七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全唐诗》卷五十三

等了好一会儿,上官婉儿终于点点头,做出了决断。她手一扬,一张纸飘然而下。大家一拥而上,原来是沈佺期的诗,换句话说,最后的总冠军是宋之问。

所有人都想听上官婉儿解释一下为何如此决断,只听上官婉儿徐徐说道:这两首诗功力相当,但是胜负关键在于最后两句。沈诗最后两句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意思是我是朽木不可雕,看到其他的人才我很羞愧(豫、章均是樟木名称,引申为人才之意)。你虽然谦让,但诗到这里“词气已竭”。而宋诗最后两句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意思是明月隐去不用愁,这里还有夜明珠,大有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豪气,“犹陡健豪举”。上官婉儿看重的是气场,沈佺期的气场在最后两句呈现了颓势,而宋之问最后两句则气势上扬,所以胜出。对于这个评断,大家都敬佩不已,沈佺期也十分服气,不去争执。

由此可见,上官婉儿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很有刚健之气。这可能是其苦难少年时代塑造的,也可能是受到了武则天的影响。上官婉儿所倡导的文风在这个故事里一览无遗——要有词气,要昂扬向上,这是大唐文化的气魄,也是其性格的体现。这场赛诗会向全天下宣告了上官婉儿的文坛领袖地位,她母亲梦到的“称量天下”就这样应验了。

景龙二年(708年)夏天,上官婉儿开始掌管修文馆,《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记载说:

四月,癸未,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优者赐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公、亲贵数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诸司五品以上预焉。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儒学忠谠之士莫得进矣。

对此,《资治通鉴》胡三省的注解说:“上官昭容劝帝置大学士四人以象四时,直学士八人以象八节,学士十二人以象十二时。”也就是说,修文馆人员的设置也是上官婉儿的设计。

修文馆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在门下省设置的,武德九年改名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武则天长子)的讳,改曰昭文馆,神龙二年复称修文馆。其中文士五品以上称学士,六品以下称直学士。武则天时期开始以宰相兼领馆事,号曰馆主。所以上官婉儿对修文馆的实际掌控不仅是她成为文坛领袖的象征,也是她那个没有头衔的“巾帼宰相”地位的象征。

上官婉儿的领导使得唐朝文坛无比兴盛,人才也被她“一网打尽”,《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一引《景龙文馆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至若幽求英隽,郁兴词藻。国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当然,上官婉儿自己的诗文也是非常漂亮的,可惜的是她的大部分诗作因为种种原因没流传下来,但就保留下来的三十多首诗来看,文笔优美,词句华丽。比如她的代表作《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此诗对仗工整,风格清丽,含蓄地将一个与丈夫分别的女子的哀怨写得婉转凄美,这可能也是上官婉儿早年感情生活比较郁闷的那个阶段的产物。

上官婉儿对唐代文坛的贡献是巨大的。她的私宅内经常有大批文士往来,品评人物,展示新作,一时间这里成为长安城的文化沙龙、文坛焦点。这些人里有张说崔日用等日后的文豪。

唐代李肇在《翰林志序》中说:“初国朝修陈故事,有中书舍人六员,专掌诏诰。虽曰禁省,犹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曰‘北门学士’。刘懿之、刘袆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为之。则天朝苏味道、韦承庆,其后上官昭容独掌其事。”(《全唐文》卷七二一)他指出唐早期皇帝身边有包括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在内的文臣负责诏诰制作,但是没有专门的名号,直到高宗时期开始称北门学士,一般是多人承担,但到了中宗时期,李肇特别指出“上官昭容独掌其事”。这个女子一人抵多人,其成就连她祖父都难以匹敌。上官婉儿虽然从婴儿时代就失去了祖父,没有从祖父那里受过一点教诲,但是此时却接了祖父的班,成为文坛领袖,上官家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上官婉儿促进唐代文学兴盛的一系列做法,似乎是在延续着武则天的理想。

武则天很重视科举和文学,她希望依靠科举选拔上来的平民才俊能够削弱乃至取代贵族的地位。武则天的上台就是靠着击败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关陇贵族成功的;上台后她又非常反感山东旧贵族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其固有的高傲,所以她大力提倡科举,发明了殿试和武举,还在进士科考试中加试杂文,这个举动使得唐代的读书人开始在诗词歌赋方面投入极大的热情,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坛的兴盛。《通典》说自打武则天开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唐朝文坛一片欣欣向荣。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我们所熟悉的唐代大文豪,绝大多数是武则天以后的人物,比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贺知章柳宗元、韩愈等等。在唐代早期,为大家所熟知的诗人也就是“初唐四杰”等,并不算多。可以说,武则天时代是个分水岭,从这以后唐代文坛才俊井喷式爆发。

武则天是唐代文坛兴盛的大功臣,作为她的心腹,上官婉儿本身就有着极高的才华,又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所以在武则天死后,她还继续延续着武则天的文学政策。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盗墓奇闻:大汉天子下葬仅一个月就被盗挖了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盗墓可以说是一项古老的手艺了,自从有皇帝为自己修建奢华的陵寝和陪葬开始,盗墓这个行业就从未断绝过,相应的皇陵也会设置相当恐怖的安保措施,不过这也难以抵御千百年来一代代的盗墓者的光顾。皇陵是禁地,除了后妃、宫人守陵,还有一定数量的护陵队伍。所以,一般情况下,若非王朝覆灭,皇陵是非常安全的。不过,大汉天

  • 宋江的头号家奴居然不是李逵,水浒中隐藏最深的奴才原来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燕青是梁山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位,却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角色,虽然他不如前面排行几位有特色,但是他有着非常的大局观和情商,能够审时度势,完成一些棘手的任务。说到宋江的家奴,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李逵。金圣叹说李逵就是宋江十两银子买来的家奴。作为家奴第一要忠诚,第二要能为主人分忧解难。在李逵眼中,全天下的男

  • 他自比唐太宗,因谋反被废为庶人,因作死被活活烤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兄弟叔侄争抢皇位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常见了,最著名的时间可能就是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了,不过李世民的结局是好的,也给大唐带来了非常好的国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篡位成功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干掉了太子李建成,成了唐太宗。这件事,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不少皇子认为只要能力强,功劳大,手段狠,就可以像李世

  • 为什么说西周的灭亡是必然的,强大的西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其实和周幽、 褒姒没有多大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更好地统治,武王进行了大规模分封诸侯,将宗室和有功之臣等分封到各地,由诸侯代替天子管理属地。从此,周由一个诸候国变成了统治四方的大国。然而,西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关于西周的灭亡,通常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西戎入侵杀害,最后以周平

  • 这个皇帝嗜酒如命,大敌当前还一番豪饮,结果醉酒被俘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喝酒误事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多少人曾经用自身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了,美酒虽好,但是豪饮伤身,我们要引以为诫。前赵开国皇帝刘曜是个大英雄,此人“幼而聪彗,有奇度”,长大后“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弓马娴熟,雄武过人,特别是射得一手好箭,是五胡十六国赫赫有名的神箭手。从刘渊草创匈奴汉国,刘曜就就开始为国征

  • 《女医明妃传》中明英宗到底是不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宫廷的后宫之中暗流涌动,精彩程度堪比战场厮杀,此时如果能生下一个男皇子,地位无疑会升高很多,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身居高位而又不能生育的女性将会对自己的孩子动歪念头。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皇太后孙氏不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因为杀母之仇,明英宗对孙太后很不客气,孙太后对明英宗也心存不满,甚至想废

  • 皇帝在厕所里定下“锄奸”计划,为此还咬伤了太监!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里说的桓帝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刘志,他就是这样一位晚节不保的皇帝。东汉自顺帝死后,天下俨然成了皇后梁妠一族的天下。梁妠先立冲帝,再立质帝,皆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她的哥哥梁冀封为大将军,手握实权,飞扬跋扈,汉质帝就死在他手里。质帝死后,梁太后又立桓帝。为了控制桓

  • 他七十三岁参加科考,不仅中了探花,还得到皇帝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无数学子都将考取功名利禄作为人生终极目标,毕竟高中之后,财富地位和美女都不愁了,不过下面这位,醉心于学习和科考,竟然七十三岁没有娶妻纳妾,还奋战在科举第一线,真是让人称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宋真宗诗作《励学篇》的三句。这首御制诗,传布天下,不知

  • 金国大军灭亡北宋后 为什么没能消灭南宋,金国两年灭亡北宋 南宋为什么却能力抗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北宋被金国灭亡后,康王赵构南迁到临安建立了政权,史称南宋。至此宋朝损失了两淮以北三分之一的发达领土,财政更加困难。然而金国灭亡北宋后,为何就是不能消灭南宋?金国两年灭亡北宋,南宋为何却能力抗百年?宋朝的建立可谓是危机重重,上承五代时期的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想其他大一统的王朝那样强盛,甚至比较周围的

  • 老八“阿其那”,老九“塞思黑”,雍正果真骂他们狗和猪?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雍正这个皇帝刚上任的时候,其他的皇子对这个兄弟也是没啥好脸色,向来以残暴出名的雍正可不会惯着他们,直接一套连招打的为首的两位皇子一点脾气都没有。雍正皇帝胤禛在即位后的头几年里并不舒坦。以胤禩、胤禟为首的皇兄皇弟们,不断的攻击他的“新政”,窥觑他的“皇帝宝座”,甚至密谋“逼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