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元王朝最后的忠臣王保保有多厉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王保保英勇善战为什么救不了元朝呢

大元王朝最后的忠臣王保保有多厉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王保保英勇善战为什么救不了元朝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3/12/24 7:49:43

王保保是元朝末年将领,王保保在元朝大厦将倾之际,顶着天灾、人祸几度打得明朝北伐寸步难行,让朱元璋心服口服。朱元璋将王保保评价为“天下奇男子”,自认明朝将领无人可及。

朱元璋曾经这样问过明朝将领,说,在天下所有的将领中,谁才是真正有勇有谋的奇男子?明朝的将领一致认为,明将常遇春才是真正的奇男子,他作战,往往带兵不过几万人,就可以击溃敌军,战无不胜。朱元璋自然知道这些将领的心思,现在是明朝的天下了,自然将领都要吹嘘自己人,但他是个明白人,如今明朝初定,在北平之外的北塞中,有一个真正的奇男子,他就是元末、北元的重要将领王保保。

王保保是蒙古人,他的出身并不《明史》中所记载的那样,是一个汉人,王保保只是他的汉族名。在元末群雄起义中,王保保是蒙古族中少有的,捍卫元朝权力的蒙古人。他出生蒙古世家,受汉化的影响比较多。早年期间,接替义父的将领之位,被称为小总兵,同时也继承了义父与其他蒙古族的内部矛盾。所以在元末纷乱的时刻,身为元朝重要将领的王保保,并没有履行镇压南方起义军的重要职责,而是进行蒙古皇室内部的纷争。

在吴王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厮杀的时候,王保保坐山观虎斗,拥兵自重,不听元顺帝的调令,并没有趁乱消灭南方起义军,因而元朝失去了,最好消灭南方起义军的时机。而作为元朝重要屏障的王保保,对元朝失去中原领地,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也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的表现,才给了朱元璋喘息的机会,让元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王保保先是打击了自己的蒙古对头,然后与皇太子勾结,对抗元顺帝,开始了蒙古内部的斗争。最终帮助皇太子,一步步夺得朝中大权。最后皇太子,和王保保,打败了所有的蒙古对手,权势滔天。与此同时,朱元璋巧妙利用元的内斗,一举攻占元大都,元朝就此覆灭。面对蒙古的溃败,王保保和皇太子十分内疚,认为自己参与内斗,拖垮了元朝,于是,两人合力中兴元朝,开了北元的历史。

徐达攻下大都之后,意图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派遣先锋汤和进攻泽州。而此时,常遇春并未跟随徐达的部队。看到汤和孤军深入,王保保喜上眉梢,知道明军犯了兵家大忌,于是派兵南击汤和,明军惨败,王保保取得韩店大战的重大胜利。王保保凭借军功,被封为齐王。之后,元顺帝逝世,皇太子即位,史称元昭宗。在元昭宗的大力支持下,王保保积极备战,雄聚在明朝北境。

看到北元日益恢复元气,朱元璋心生忧虑,再度派遣,徐达等将领,总计15万大军,兵分三路,意图彻底消灭北元。明军来势汹汹,王保保沉着应对,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假装战败,一度将明军引到和林,最后在漠北伏击明军,明军死伤数万。这一战,奠定了北元与明朝,南北对抗的局面。听闻明军大败,明朝举国震动。尤其是王保保,朱元璋一直将他视为心腹大患,认为,只要王保保不死,北元难灭。

于是,朱元璋使劲浑身解数,不断招降王保保,光劝降书,朱元璋就写了至少七封,同时不断优待王保保的亲族,如将他的妹妹,作为自己儿子秦王的正室。但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王保保依然坚决反明。面对这样一位忠诚,才华出众的蒙古人,朱元璋不禁感叹,王保保真是当今天下的奇男子啊!只可惜自己得不到他啊。对待北元,朱元璋发下三大心愿,第一得到传国玉玺,第二活捉王保保,第三要知道元昭君的生死。可惜,这三大心愿,朱元璋一样也没完成,王保保,这位奇男子后来也死在北元。

王保保这么骁勇善战,为何没有能挽救元朝的命运呢?

首先,我们讲一下元朝的实际情况。在元朝统治的末期,在很多方面已经糜烂,根本就无力挽回。元朝内部并不缺乏贤臣良将,但是面对复杂的局面,大家都无力回天。王保保这个人的军事水平很强,但是政治水平不行。南方的朱元璋忙着进攻陈友谅和张士诚,王保保没有趁机夹击朱元璋。而是调动自己的主力部队西征,与陕西地区的李思齐争权。

等王保保回过神来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平定了淮河以南的大片地区,而且准备北伐。朱元璋曾经和重臣们讨论过王保保的水平,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大将常遇春都不如王保保。常遇春是明朝的二号将领,水平仅次于徐达。由此可见,王保保的能力应该和徐达在一个档次。但即便如此,王保保还是屡战屡败,这不是王保保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机器的问题。

元朝在各方面都已经僵化,而且出现了千疮百孔的问题。而明朝则刚刚建立,在各方面生机勃勃。元朝阵营中,只有一个能打的王保保,而朱元璋手下有一连串的名将。可以分好几路进攻北方的元朝,在明朝屡次北伐的过程中,经常兵分三路出击。王保保只能应对其中的一路,即使自己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也无法弥补整个战略上的失败。在最高统治者方面,无论是元顺帝还是后来的元昭宗,整个水平都远不如朱元璋。在古代社会,最高统帅部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在元朝败退蒙古草原以后,仍拥有很强的势力,并且屡屡组织力量反击。但此时的蒙古贵族们已经汉化已久,十分渴望回归中原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开始使用招抚的政策。只要愿意南下头像,朱元璋给予耕地和住宅。在高官厚禄和安逸生活的引诱下,很大一部分蒙古贵族选择了投降,进一步削弱了北元政权的力量。例如盘踞辽东的纳哈出,率领20多万部众投降明朝,明朝开始掌握辽东地区,等于直接斩断了北元政权的右臂。至于王保保,朱元璋曾经前后7次进行招降。按照王保保的能力,如果投降明朝,最少也是公爵,但王保保始终没有投降。

关于王保保去世的时间和去世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团。有人说王保保死于疾病,还有人说王保保死于蒙古贵族的一次内讧。王保保大约死于公元1375年前后,因为在1375年之后,明朝军队的基础军事行动中,北元政权再也没有派出王保保迎战。在明朝的第一代名将先后凋零之后,明朝大将蓝玉曾经试图与王保保较量一番。但是在蓝玉逐步崛起的时候,王保保已经去世。因此,在著名的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一鼓作气,几乎摧垮了整个北元中央政权,直接导致了北元的解体和灭亡。

标签:

更多文章

  • 廖永忠是大明的开国名将 也是第一个赐死的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赐死廖永忠呢,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第一个杀廖永忠?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廖永忠是明初名将,年少有大志,武力过人,有谋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大明江山的创建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屠戮殆尽,而廖永忠是朱元璋赐死的第一个功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廖永忠呢?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一位帝王,他的英明伟大,伴随着心狠手辣。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用实际

  • 吴芮是江西史上第一名人 唯一逃过刘邦屠刀的异姓王 七个诸侯王都受到刘邦打击 为什么长沙王吴芮能够幸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吴芮是西汉吴氏长沙国第一代王,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吴芮,生于约公元前241年,比秦始皇小18岁,比刘邦小15岁。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越王勾践追杀夫差家人,吴国王子王孙四散避难,其中

  • 康熙下令撤藩时吴三桂已经六十一岁了 为什么还要起兵造反呢,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 倍 造反为什么还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公元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当时已经六十一岁了,为何还会选择起兵造反?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关键人物,更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今天说起吴三桂,他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谓是使人

  • 燕王朱棣不地道,蓝玉送他名马,他却敢当面斥责人家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燕王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皇子,奈何根据立长不立贤的规矩,朱棣始终无法坐上太子之位。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令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和蓝玉为副将,出征蒙古纳哈出部。副将蓝玉趁着天降大雪,率领轻骑兵长途奔袭,大破元军大营,迫使纳哈出向明军投降。史料记载明军缴获驼马牛羊绵延数百里,军械辎重

  • 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离不开这位小妾的功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民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其中执掌山西38年的阎锡山,可以说驰名全国。生平经历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

  •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为什么会禁止外国女人入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之间相互有来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是时候来往最多的还商人居多,但在商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女子,而我国古代的时候却禁止外国女子入境,这是为什么呢?古代时期,在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会被中国称为“番”或“夷”,言外之意就是未开化的意思,这些少数民族被称为是番国”,“番邦”,从这些字眼中发现的

  • 在民国时期的时候为什么要废除旧历春节,最初是谁提出这个想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春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1929年1月1日民国政府北伐胜利后以革命的名义再次颁布政令,废除旧历禁止过旧历春节,那么民国为何要废除春节?民国时期之所以要废除春节也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过于复杂,中西文化的碰撞,使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也出现了过激的思想。民国时期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关键

  • 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用箭把诸葛亮给射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战司马懿的时候使用了一招空城计便把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吓得撤退,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门大开,诸葛亮城上抚琴,甚至不派人打探虚实的情况下就仓促退兵。这个桥段不得不说太精彩了,但却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细节问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连拔数座城池,直接攻到

  • 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谋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陈平这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解决了刘邦无数的麻烦,但笔者认为陈平曾为刘邦献过

  • 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后来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唐朝时期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一直有着不清不楚的绯闻,这两人还是母子关系;那后来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安史之乱和杨贵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主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责任。李隆基给予了安禄山太大的权力,让安禄山野心大大膨胀。再加上唐玄宗没控制好,导致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