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权的八万精兵是如何被朱棣夺去的,事后朱权又是如何呢?

朱权的八万精兵是如何被朱棣夺去的,事后朱权又是如何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3/12/21 2:15:00

朱权因为镇守边关,因此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所在的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同时,他不但藩地辽阔,而且“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也就是说,有带甲的精兵八万,带革的战车六千,士兵们都骁勇善战。

正因为如此,发动“靖难之役”的朱棣,盯上了朱权那雄厚的兵力。《明史》记载,朱棣曾对部下说:“曩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朱棣的意思是,如果有朱权的那些兵马助阵,这“靖难之役”,就肯定能成功了。

于是,朱棣便去游说朱权,并对他说:“事成,当中分天下。”

那么,朱棣最终是怎么获得朱权的那些兵马?事成之后,朱棣又是怎么兑现他说过的诺言呢?

其实,朱棣获得宁王兵权的过程,就是一个字:骗。

第一骗:釜底抽薪。

朱棣在“靖难之役”发动以后,专门去了一趟大宁,见朱权。本来朱权和朱棣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但是,因为“靖难之役”发生后,建帝想要把朱权召回京城,但朱权没有同意。于是,建文帝削夺了他“三护卫”,这让朱权心里也有些不满意。因此,朱棣来见他,他也就把朱棣迎进城中。

不过,朱权对朱棣还是有防范的,让他的手下都住在城外,只放朱棣一个人进去。朱棣进去后,终日和朱权培养感情。两兄弟天天把酒言欢,无话不谈。

渐渐地,朱权也就不再提防朱棣。

但是,朱棣其实并没有闲着,他悄悄地在背后使黑腿。他把他的人悄悄地运进城里,并贿赂朱权手下的人,让他们都倒戈,投奔了朱棣。

后来,朱棣离开的时候,按惯例,朱权要把他送出城外,为他践行送别。可就在践行的时候,朱权被朱棣早已埋伏的人马一拥而上,一把抓住。朱权手下人拼死抵抗,但打不赢,被朱棣的人马消灭。

接着,朱权的一家老小,就这样被朱棣押送到了北京。

第二骗:中分天下。

朱权被朱棣抓进北京后,朱棣虽然要软禁朱权,但是也不能直截了当这么做,他必须取得朱权的支持。只要朱权支持他,那么他在藩王中,就很有号召力。所有的藩王,都会听他的招呼。

朱棣说在事成之后,和朱权“中分天下”的话,也就在那时候说出来的。朱权显然政治上并不成熟,也就相信了朱棣的话。

不过,话说回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朱权也没有办法。

就那样,文化水平很高的朱权,还经常帮朱棣拟写檄文。不管朱权同意还是不同意,最终,朱权上了朱棣的“贼船”。

第三骗:徙封南昌。

朱权在朱棣当上皇帝后,多多少少还是明白些事理,并没有提出要和朱棣“中分天下”的话。不但没提出,还很识时务地对朱棣说,他的藩地想选在南方。朱棣问朱权想选在哪里?朱权说“苏州”。朱棣说,这里是“畿内”,不行。“畿内”就是京城管辖范围之内。朱棣这话很明白,“畿内”都不行的话,“中分天下”,你也就别想了。朱权选了好几个地方,朱棣都不同意,最后被封在南昌。南昌在明朝是一种什么情况,我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

第四骗:老死异乡。

朱棣去世,朱高炽继位。朱高炽生性仁慈,后来他的庙号更被定为“仁宗”。朱权觉得有希望,于是对朱高炽说,南昌不是我的封国。朱权好歹没说出“中分天下”的话,不过话里多多少少有了这个意思。没想到仁慈的朱高炽也猜忌他,反问他一句,你都在那里呆了二十多年,不是你的封国是什么?

不久朱高炽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权又提出能不能把南昌周边稍微肥沃点的土地给他一点?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依然没得到同意。

如此一来,朱权只能琴棋书画,老死异乡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的下半句却鲜为人知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我国有历史上有许多俗语都源远流长,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都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那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关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俗语的故事,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它的意义是指: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或者是对自己有有益的事,都要去冒风险才有可能成功。如果做事不冒一点风险的话,是很难取得成功

  • 三国:功劳比张辽大,最后却晚节不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大乱世,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如吕布、赵云、张飞、黄忠、许褚等等,其中魏国最著名的就是三国五子良将了,但是你知道其中一位良将却因一件事晚节不保?他就是著名的五子良将于禁。生平经历三国时期的于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于禁的形象就不完美。东汉末年,曹操能够一统北方,凭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

  • 他是率领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的皇子,为什么不起兵夺位?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说起雍正皇帝大家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过,但是在雍正刚登上皇位的时候,他的一个兄弟手握重权却为什么不起兵夺位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20日(阳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内的清溪书屋中驾崩,终年69岁。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读康熙遗诏,其中最关键的一句是:“雍

  • 盗墓出现的奇书,可谓是颠覆了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从古代任何一个王朝对于历史的记载都是很重视的,毕竟这关系到后世的流传,最早的史书有很多,比如说尚书,这是公认的最早的史书记载。大部分史书记载的都是非常可信的,不过有些史书要仔细阅读才会发现问题所在。历史上很多史书的记载是很片面的,比如说秦始皇,在汉朝记载的史书中,秦始皇已经被汉高祖刘邦所“黑”。史书

  • 明朝红夷大炮威力有多强,它的来历和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16世纪初,欧洲为战舰设计的舰载加农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对“夷”的避讳,因此改

  • 为什么古代将军造反部下士兵也跟着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古代,造反的将军数不胜数,但成功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可无论是哪位将军造反,不管有没有胜算,手下都有无数将士跟随,古代是封建社会,将军手中的权利,也是皇帝赋予的,为何这些士兵们明知没有胜算,为何还有跟着造反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部下认定大将是真龙天子,跟着大将造反有拥立之功,前途富贵不

  • 西汉期间最厉害的军师,连韩信都拜其为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末之后楚汉风云迭起,乱世英雄才子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中汉初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无疑是楚汉最杰出的英雄,而他却让韩信甘愿拜其为师,他就是李左车,今天我们就讲讲他的故事。所谓军师,就是那些为主帅出谋划策的谋士,这样的人在西汉时期有不少,但谁才是西汉最厉害的军师?有人觉得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也有人认

  • 除夕之夜“撞钟”为什么要敲108响?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内外都会听到钟楼上传出的响亮而绵长有力的108响钟声。钟声洪亮、庄严,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击钟的尾音可持续一分多钟,钟声可远传至二十公里以外。钟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传说在黄帝炎帝时期就已出现了,鸣钟击鼓自古也成为皇朝、寺庙以及黎民百姓祭祀神佛、祈福、迎福

  • 史上最倒霉的皇帝,被俘虏后无人问津,回来后又被软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帝,有残暴昏庸的,也有碌碌无为的,我们今天讲的这位可以说是最倒霉的皇帝了,他先是被俘虏却无一人营救,最后被放回却又被软禁,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

  • 尉迟敬德简介以及经历介绍,死后被神化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谈到唐朝大家对于唐朝的名将记忆最深的,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了,今天我们就谈谈尉迟敬德。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平鲁区)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