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仅仅下了一条政令就灭绝了匪患,龚遂是如何做到的?

仅仅下了一条政令就灭绝了匪患,龚遂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3/12/5 20:19:55

龚遂,字少卿,西汉时期官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时候,有一个地方有很多土匪很多,在当地任职的官员都对这些土匪束手无策。

直到后来又来了一个清官,他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急吼吼地去剿灭这些土匪,反而下令,不准抓土匪,谁要是抓土匪就罢免谁的官。

我们可能都认为土匪将会越发猖獗,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土匪后来不仅没有愈演愈烈,反而都回去种田去了。这是什么情况?

忠言逆耳

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封王叫刘贺,他的父亲被汉武帝刘彻封为昌邑王,他的父亲早逝,作为他父亲的嫡子,他自然也就即了昌邑王的王位,当时年仅五岁。

乍一看,父死子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细看刘贺的年龄,才仅仅四五岁,问题就出来了。

汉代的诸侯王不像后世一样仅仅只是个吉祥物,后世诸侯王的封地仅仅只是能够给诸侯王提供俸禄,而诸侯王没有对封地的治理权。

汉代的诸侯王不仅能够享有封地的食邑,还有对封地的治理权,甚至还有铸币权,可以说汉代的诸侯国就像一个国中之国,所以说刘贺不仅仅能够享受荣华富贵,还有着极大的权利。

而刘贺仅仅只是个孩子,父亲还早逝,没有人教他人生道理,因此刘贺的身边几乎都是一些谄媚之辈,希望能讨刘贺的欢心,然后能得到赏钱或者加官进爵。

但其中有个人是例外,那就是龚遂,龚遂这个人学识渊博,性格刚正不阿,不容弯折。

他被任命为刘贺的郎中令,郎中令是一个管理王宫侍卫的职位,与皇帝亲近,按理说他比其他人更有机会讨皇帝欢心,升官的机会也更大。

他倒好,不仅不说刘贺喜欢的话,反而经常在刘贺玩得开心的时候对刘贺劝谏,就像给刘贺泼了一盆冷水,刘贺怎么可能喜欢他,怎么会给他升官。

只是龚遂的能力确实很强,刘贺也不好去撤了龚遂的职,这时,朝中出现变故,当时的皇帝汉昭帝刘弗陵突然去世,而他才仅仅二十出头,没有留下子嗣。

没办法,朝廷的大司马霍光,也就是霍去病的族弟,他跟朝中的大臣商议选一个在外的诸侯王来当皇帝。

当时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已经死去,他的后来刘病己还在长安城流浪,放眼看去,只有这个昌邑王刘贺即位的几率最大,而结果没什么意外,刘贺被带到长安去继承皇帝位。

慧眼识人

刘贺听到自己要即皇帝位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把自己王廷中自己的一套官员全带到了长安,大概有两百人,然后龚遂作为刘贺郎中令,也被带到了长安。

前文提到,昌邑王刘贺在四五岁时就当上了王,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他当时不谙世事,身边的人又一味地讨好他,所以他根本没有什么治国的能力。

到了长安之后,他还是延续自己在昌邑的作风,不理朝政,反而天天跟自己从昌邑带来的臣子在皇宫享乐。

而原本在长安的臣子看不下去了,于是向皇帝劝谏,而刘贺却不理他们,迫不得已,这些臣子向当时的大司马霍光上谏,请求废了刘贺的皇帝位。

为什么大臣们向霍光上谏呢?我们就要讲一下了,汉武帝当时十分喜欢他的外甥,也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冠军侯霍去病,爱屋及乌,所以汉武帝对霍光也十分信任,把霍光任命为自己的近臣。

汉武帝临终之时,把霍光当作自己的顾命大臣,所以霍光的权利是极其大的,臣子们上谏之后,霍光也是不含糊,直接就废了刘贺的皇位。

到那天,刘贺才仅仅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而刘贺从昌邑带来的二百位臣子,也全部因为辅佐皇帝不力而被下狱,龚遂也在其中。

刘贺被废之后,霍光就又立了前文提到过的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己当皇帝,这个皇帝也很有作为,被称为汉宣帝,他也是西汉四个有自己庙号的皇帝之一,所以说,这个皇帝是励精图治,很有作为的那种皇帝。

后来,渤海郡发生了饥荒,当地农民没有办法,便当起了强盗,汉宣帝也曾派出很多官员去治理当地的匪患,但这些官员去了之后,却都是无功而返。

汉宣帝也一筹莫展,这时他的臣子举荐了当时仍在监狱里的龚遂,汉宣帝以死马当活马医,便把龚遂派了出去。

治理匪患

等龚遂到了渤海郡之后,他很快就发现了当地匪患不绝的原因,渤海郡出现饥荒,而当地的官员不仅没有去赈灾,反而趁着这个时机大肆压榨百姓,百姓无可奈何,终于造反。

他下令,不准对拿着农具的强盗动手,只准围剿拿着武器的强盗,如果违反,就撤了这个官员的职位。

乍一看这个政策,不剿匪?这不是放任匪患增长吗?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方法是有着大智慧的。

之前的官员没有发现这一点,反而派兵围剿,可根本的原因没有解决,即使有再多的兵力,也不能把匪患解决。

龚遂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强盗其实都是拿着农具的农民,龚遂发布这个政令之后,当地的官吏就不能借着围剿的名义去压榨百姓,然后只能去剿灭真的强盗。

真正的强盗被剿灭,而不得不反的农民被龚遂保护,从此又回去安分的种地去了,不得不说,龚遂的能力确实很强。

当我们在想事情的时候,不能直来直去,而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龚遂之前的官员都是直接觉得强盗都是应该用武力剿灭的,但是当地的匪患其实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除非把农民全杀光,否则匪患绝不可能靠武力剿灭。

而龚遂就很聪明,想到了匪患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仅仅下了一条政令就灭绝了匪患,不得不说龚遂是非常聪明的。

标签: 龚遂西汉

更多文章

  • 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做了哪些实事?功绩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国子监,明朝

    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小时候就展现出有远超常人的持重,在学问方面也比较渊博。那么他当官之后做了哪些实事?功绩有多大?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元朝的至正年间,宋讷成功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了盐山尹,但不久后便碰到了红巾军大起义,为了躲避战乱,他只能丢弃官职躲避在深山老林里。直到洪

  • 刘备杀刘封到底是因为诸葛亮的建议还是自己的私心?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杀刘封

    亲儿子和干儿子怎么选?相信很多人心里的答案其实都差不多,那么刘备杀刘封到底是因为诸葛亮的建议还是自己的私心?其实答案是非常清楚的,刘备就是刘封之死的幕后操盘手。公元220年,孟达投降魏国,随后奉曹丕之命与徐晃、夏侯尚攻打东三郡。雪上加霜的是,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也在此时背叛刘封;最终,大势已去

  • 孙策遇刺之后,曹操为什么不乘机灭掉东吴?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孙策,三国

    众所周知当年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十八岁的孙权接替兄位,面对如此好机会,曹操为什么不乘机灭掉东吴?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解其中原因。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公元199年,孙策用计突袭的大本营皖城,从而获

  • 清朝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 他们的地位又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铁帽子王

    你真的了解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又‘铁’在什么地方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既没有封地,也不能擅自离开京城,但却是清朝最牛的王爷,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他们比普通王爷又‘铁’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铁帽子王的故事!清朝的王爷可以说是最‘卑微

  • 历史上张绣降曹后复反,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早有预谋的诈降,张绣

    历史上张绣降曹后复反,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年正月,地盘处于四战之地的曹操为了拓展战略空间,决定南征宛城,攻打实力较弱的张绣。宛城之战爆发(又称淯水之战)。曹操到达南阳淯水后,张绣便率部不战而降。曹操大喜过望,设宴

  • 历史上秦朝3代君主没有一个皇后,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秦朝

    自古英雄配美人,皇上配皇后,但是秦朝历史上3代君主没有一个皇后,这是为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就一来看看吧!一、唯我独尊,谁能与始皇帝并驾齐驱?皇后是什么?那是皇帝的正妻。走到哪儿,皇后都是可以和皇帝并排走的!这符合秦始皇的气质吗?当然不符合!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老鼻子

  • 孝庄和皇太极作为夫妻 孝庄为什么不和他合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庄,顺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庄临终遗言,为何不愿和皇太极合葬,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女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她们必须遵从三从四德,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男人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甚至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在那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也涌现了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比如清朝的孝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 春秋时期郑国第一个争霸 郑国最后为什么会被韩国所灭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春秋

    对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何迅速衰落最终让韩国灭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国迅速衰落没能成为大国,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二是郑国内乱,三是四周大国崛起。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第一,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郑国立国于中原经

  •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代哪个朝代注重女性教育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女性教育

    还不知道:古代哪一个朝代注重女性教育?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晋末期,皇室垂危,上层统治阶级身处危机却还在沉迷于享乐,忧国之心在国破之时还未曾有半分觉悟,东晋破碎,随即而来的是一样看不到尽头的混乱,长时间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的时代。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存在了极长的一段时

  • 蔡伦一介宦官,为何会去改进造纸术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蔡伦

    古代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无外乎是四大发明,其中的造纸术更是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在纸上写字,可以说纸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承载文字的工具了。提起造纸术,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蔡伦,我们都知道蔡伦是一个宦官,当时身为宦官的他为啥会接触并改进造纸术呢?蔡伦在十四岁时就已经入宫做了宦官,一心想要向上爬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