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弘晖是雍正的嫡长子,如果他没早逝是否能顺利登基?

弘晖是雍正的嫡长子,如果他没早逝是否能顺利登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4/1/25 12:22:12

你知道弘晖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乾隆,是雍正很出色的儿子,也是康熙很出色的孙子。所谓“出色”,是从长辈们对他的态度反推而来的:康熙初次见到弘历,就觉得他仪态不凡,可堪大任。雍正一经登基,立刻将四儿子秘密立储。总而言之,如同天选之子。

在后人心中,总觉得,四阿哥弘历登基是必然的,你看啊,这可是千古一帝玄烨看好的人哦。

但是,有一个情况后人不可不知,那就是雍正其实能立的儿子并不多,一共就弘时、弘历、弘昼三人,而且都不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活着,皇位还是乾隆的吗?值得思考。

雍正的嫡长子,名叫爱新觉罗弘晖,生母乃皇后乌那拉那氏。犹记得,《甄嬛传》中的皇后宜修,之所以黑化,根本原因是儿子濒死却得不到救治。这个儿子,说的就是弘晖。而影视作品与历史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们先来说说弘晖的母亲。

乌拉那拉氏是功臣之后,她的父亲费扬古在当时说不上名满京城,也起码是令人敬仰的人物了。这点只需要梳理一下其战功便可以理解:

从征朝鲜;在松锦之战大败明军;击败蒙古土谢图汗;征蒙古鄂尔多斯。最终凭借战功从一个包衣佐领爬到了大内侍卫,步兵统领之职位。

身为皇帝,康熙肯定是不会放过与功臣联姻的机会的,反之也成例。尤其在哪个国家需要大批武将镇守北方与西南的时代。于是,康熙三十年,费扬古之女嫁与四阿哥胤禛。有意思的事,这一年乌拉那拉氏才刚刚十岁,胤禛十三岁。即便古人婚育年龄比较小,但是十岁出嫁也是早的了。我们不得不怀疑,康熙从中积极促成。

四阿哥与福晋婚后六年才生下了孩子,后人都觉得时间太久了,不太正常。其实满打满算,那一年,乌拉那拉氏才刚刚十六岁,刚刚长大而已。

这个孩子,就是爱新觉罗弘晖。

弘晖的降生,给他老爸带来了不少福祉。第二年,康熙一看四阿哥已经将近二十岁,且成家生子,于情于理人生都到了该转折的地方,于是大笔一挥,册封了多罗贝勒。

从雍正青年的业绩,后人就能看出来,他是个实干家。被册封贝勒以后,胤禛有了足够的资格为父亲分忧,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大江南北(册封前他多是参与战事,随军出征):

康熙三十九年。视察永定河,检查河道工程质量,谨慎心细亲力亲为。

康熙四十一年。巡幸五台山。

康熙四十二年。南巡江苏,浙江,验收当地治理黄河的方案,以及淮河水管的工程。

然后,康熙四十三年,儿子死了。

弘晖八岁而亡,活着的八年里,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搞事业,也没有很长久的陪伴,基本是春季外出,秋季回家,爷俩见上几面,这就又分离了。

下面我们再聊弘晖所处的胤禛人生阶段。(没有办法,他太小了,只能用雍正作为时间坐标)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只集中在四阿哥一人,你会觉得,他特别忙。

但是放眼整个清朝,就会了解,人人都非常忙。

同样是八年间,太子胤礽刚结束了监国,与朝臣变得非常熟络。父亲派他去接待外来使臣,工作干得也很是漂亮;皇八子胤禩,广结善缘,李光地主动站出来,在朝堂上夸赞其博雅;三阿哥就相对惨了点,因为从征西北的时候表现不错,在国家地位稳步上升,回来后就开始不尊重礼节,最后被康熙下旨闭门思过。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里,雍正不是特殊的人,相反,他只是个普通的皇子。

说了那么多,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对弘晖此人加深印象。

最后我们来讨论,他若是不死,会不会继位。答案是,很有可能,理由有二:

1,众所周知,清自雍正开始便推行秘密立储制度,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立贤,二是定纷止争。雍正元年,弘历就是秘密的太子了,可见皇帝本人的目的是稳定超纲(如果不是怕不稳定,他大可以再观察两年),那么立嫡长子有同样的作用。

2,虽然有秘密立储在前面挡着,皇帝们追求嫡长子继位的心,还是存在的。举一个例子吧,乾隆立过三个皇子,前两个都是富察皇后生下的嫡子,最终嫡子早亡,才不得不踏上了考察的漫漫长路。

后记:本文讨论了一下弘晖,客观之下并没有否认乾隆。也有一种可能是弘历有非立不可的理由,但是目前史料还没有提出来证明。

标签: 弘晖清朝

更多文章

  • 庆父是个大奸臣,为何孔子却要庇护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庆父

    历史上的奸臣贪官有非常多,但是能像下面这位一样,被历史明确记载,却还得到孔夫子的语言庇护的,可真不多见。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图)子曰春秋 刘华龙_绘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

  • 在古代打战时,哪些将领是如何排兵布阵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打战,周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阵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先来说说中国古代阵法,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周天子对付一些不听话的小国时,已开始使用有一定规律且相互对称队形的战阵。经过春秋与战国数百年的战争实践,各诸侯国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有规律的阵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

  • 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然而,这场激烈汉化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民族也融入汉族而从此消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重建代国开始,到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持续了近一百五十年国运。其中孝

  • 安史之乱为何能让强盛的大唐走向衰败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安禄山

    公元755年安禄山举兵反唐,在短短两个月里就攻陷了两京,占据唐朝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史上颇有名声的大唐也因此走向衰败,这不仅是唐朝的转折点,后世史家甚至将其视为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安史之乱为何来势汹汹?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公元755年,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

  • 清朝皇帝在选秀的时候 八旗女子的颜值为何都那么丑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选秀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选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皇帝是地位最高的统治者,集所有权力于一身,同时也被百姓们当作是天选之子。作为皇帝有很多特权,比如后宫的三千佳丽。其实这种说法略带夸张的意味,虽说皇帝的妃嫔数量众多,然而并没有“三千佳丽”的标准。过去很多女子都将进宫看作是很好的出路,她们认

  • 在曹操眼中,有哪些人能和关羽一战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伟大英雄的时代。除了诸葛亮、庞统、周瑜,还有许多勇敢的将军。比如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五虎将领之一的关羽是最有名的。就连曹操也曾多次试图吸收关羽,希望他能回到自己的指挥之下。然而,关羽只为刘备献身。关羽非常强大。三国时期只有四个人勉强能和他竞争。曹营一人入被选。吕布“人

  • 周处是“三害”之一,他是如何除“三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周处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很多古代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给年幼的我们以正面的引导,下面这个故事相信有的小伙伴也应该听过,这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西晋初年的周处就曾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候,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下来的案件,有三十年没有处理的。周处一到任,就把积案都认

  • 张居正鞠躬尽瘁推动改革,他去世后为何家人会遭到迫害?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居正,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居正接替高拱出任内阁首辅后的十年间,为了挽救大明的统治危机鞠躬尽瘁,使大明在“弘治中兴”后再次迎来了真正称得上是中兴的十年,但是,张居正病逝后,其家属却遭到了迫害。究其原因,则要从明穆宗驾崩说起。隆庆六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

  • 魏国在战国早期称雄,为何最后却衰落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魏文侯

    公元前406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华夏大地进入了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在战国250余年历史里,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战国初期的魏国到底有多强大?魏国最后是如何沦为二流国家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韩﹑魏三家联合灭掉了智氏,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家中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

  • 解密:曹操曾经最看好的诸侯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三国诸侯都在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但乱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人员的选择都是双向的,也就是诸侯选择人才,士子也在选择自己的主公。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他识遍天下诸侯,觉得只有曹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别人征召时他借故不从,而在曹操征召时他却立刻收拾行李,好像是去晚了就赶不上点儿似的。这个人在曹魏集团也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