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何特点?

揭秘: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何特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36 更新时间:2024/1/25 11:42:17

我们之所以会研究一段历史,主要是为了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下服务。五代十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却似乎并没有多少可以总结的,研究的人很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五代十国时期,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武力政治。

武力政治就是以武力来维系的政治。谁都武力越强,谁就会居于统治地位,整个五代时期几乎都是这样一个特点。

五代十国只有短短的半个世纪,但是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没有任何一个统一的时期。唯一稍微算有一点统一的,也就是中原地区的五代。不过仅仅在半个世纪,就经历了五个朝代,出现了十几位皇帝。显然,这是非同寻常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皇帝呢?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皇帝短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力政治造成的结果。

比如李存勖当了皇帝以后,事实上他是最有机会实现国家大统一的。但是他也就在皇位上只干了三年的时间,就被李嗣源推翻。实际上,李嗣源和李存勖是兄弟关系,李嗣源是李存勖父亲的干儿子,这实际上就是兄弟之间互相残杀。

李嗣源虽然继承了后唐的皇位,但是他的儿子李从厚、干儿子李从珂,以及女婿们石敬瑭互相不服气,互相厮打。先是李从珂取代了李从厚的皇位,接着石敬瑭又取代了李从珂的皇位,后唐就这么结束了。这同样是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

除了皇室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以外,领兵的大将一旦掌控了权力,也和皇帝产生尖锐的矛盾。比如郭威掌控了兵权以后,他就和后汉的皇帝刘承祐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刘承祐杀了郭威的一家老小,而郭威则起兵推翻了刘承祐。这种情况在整个五代时期十分普遍。

总之,五代时期没有平稳的高明的权力转移方式,而是采用从丛林中得来的那种丛林法则来实现权力的转移,这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叛变哲学。

五代时期,盛行一种叛变哲学。

五代时期为什么那么容易改朝换代?与叛变哲学的盛行不无关系。

那时候,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叛变。今天是你忠实的部下,明天看到别人当了皇帝以后,立刻就叛变了。

因为叛变非常多,因此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有很多绝对忠诚的部下,他们也就不可能绝对地保持皇权的稳定。

叛变哲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冯道。冯道是一个文官,他曾经当过四朝十一帝的宰相。宰相当然是朝廷中最至关重要的人物,宰相一般情况下,只可能当一个朝廷,甚至是一个皇帝的宰相,因为宰相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皇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皇帝一旦发生变化,宰相也会发生变化。总之,连续当两个皇帝的宰相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而连续当十一个皇帝的宰相,那就更加不可想象。这十一个皇帝又分别属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中,冯道都能够当宰相,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冯道为什么能够连续不断地当这么多朝代,这么多皇帝的宰相呢?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因为冯道对宰相业务的熟悉。五代既然是武人掌管天下,因此,这些武人对朝廷业务就不怎么熟悉,他们就得找比较熟悉的人来帮他们进行管理,而冯道就是这样一个很熟悉业务的人。

但问题就在于,冯道这个职业宰相没有任何忠诚可言。因为如果他要忠诚于某一个皇帝,或者是忠诚于某一个朝廷,那他就不可能成为这样的职业宰相,

五代时期,像冯道这样的人是非常多的。很多士兵都是职业士兵,谁给钱就帮谁打仗。很多军官也是职业军官,谁笼络自己就投奔谁。

三、利益价值。

一个时代的价值尺度,对于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古代一直以来比较流行的价值尺度,就是“家国天下”的价值尺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所有文人的重要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

但是五代时期价值标准却是利益,是金钱,谁出的钱高就跟着谁。什么样的事情有利可图,就做什么样的事情。

李从厚的军队在攻打李从珂军队的时候,李从珂已经被打到穷途末路,只剩下一座孤城了。不过这时候,李从珂对李从厚手下的那些士兵们说,如果你们跟着我干,那么我当了皇帝以后,就会给予你们很多金钱,给予你们很高的官,而且我还和你们立下字据。于是那些将领们,居然最终真的就叛变了李从厚,投奔了李从珂。显然,金钱利益这个价值尺度,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公开拿来使用。而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总之,由于五代时期所出现的这些政治、哲学以及价值尺度,都是反文明的东西,因此,五代所带给我们的有用的东西,显然就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对五代时期,也就不怎么关注,不怎么研究了。

标签: 古代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游玩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是一个很喜欢出行游玩的皇帝,他曾多次微服出巡,沿着江南一路玩过去,因此后世才留下了这么多乾隆爷当年吃过的美食。不过也有说法是乾隆为了体察民情顺便查看运河的运营情况,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

  • 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军事科技四个世界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朝时期的军事实力很强,能够排在世界前列,与当时拥有先进远洋技术的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战争也都以胜利告终,可见当时大明的军工水平是很强的。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在军事技术方面曾取得四个世界第一。1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

  • 三国时期文官武将都是什么性格?汉朝基因对此影响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官,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时期文官武将枭雄身上看强悍精神传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汉朝的性格就是霸气,这霸气从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俾睨天下的不守规矩开始,到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大杀四方唯我独尊发展到了高峰,就连东汉也一脉相承了汉朝的霸道。虽然汉世祖光武皇帝

  • 王进是水浒的一位好汉,为何他却没加入梁山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王进

    说到王进,真的是一个可惜的好汉,前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的好武艺,却被高俅陷害,没能假如梁山好汉阵营。水浒中率先出场的并不是梁山好汉的成员,而是宋朝的大官们,从洪太尉到高俅,都写的是朝廷的腐败。写高俅之时,说高俅不学无术,后来机缘巧合发迹当上了太尉,但是高俅真正开始作恶就是拿这第一位好汉开刀的!八十万

  • 司马昭为何迟迟不敢称帝呢?他是怎么考虑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司马昭

    皇帝是封建王朝权利的顶峰,坐上皇位就相当于拥有了当时最高的权力,能享受到最顶级的资源。在秦朝之前,政治家都向往着王位;在始皇帝创立帝制之后,权力者就觊觎着这个叫皇帝的位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想处在权力的巅峰。毫无疑问,权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具备吸引力的,庸才如袁术,贸然称帝受到四方攻击,

  • 弘晖是雍正的嫡长子,如果他没早逝是否能顺利登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弘晖,清朝

    你知道弘晖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乾隆,是雍正很出色的儿子,也是康熙很出色的孙子。所谓“出色”,是从长辈们对他的态度反推而来的:康熙初次见到弘历,就觉得他仪态不凡,可堪大任。雍正一经登基,立刻将四儿子秘密立储。总而言之,如同天选之子。在后人心中,总觉得,四阿哥弘历登基是必然的,你

  • 庆父是个大奸臣,为何孔子却要庇护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庆父

    历史上的奸臣贪官有非常多,但是能像下面这位一样,被历史明确记载,却还得到孔夫子的语言庇护的,可真不多见。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图)子曰春秋 刘华龙_绘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

  • 在古代打战时,哪些将领是如何排兵布阵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打战,周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阵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先来说说中国古代阵法,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周天子对付一些不听话的小国时,已开始使用有一定规律且相互对称队形的战阵。经过春秋与战国数百年的战争实践,各诸侯国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有规律的阵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

  • 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然而,这场激烈汉化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民族也融入汉族而从此消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重建代国开始,到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持续了近一百五十年国运。其中孝

  • 安史之乱为何能让强盛的大唐走向衰败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安禄山

    公元755年安禄山举兵反唐,在短短两个月里就攻陷了两京,占据唐朝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史上颇有名声的大唐也因此走向衰败,这不仅是唐朝的转折点,后世史家甚至将其视为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安史之乱为何来势汹汹?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公元755年,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