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孝文王只在位三天,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秦孝文王只在位三天,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46 更新时间:2024/1/17 15:01:50

苦熬了多年,走过了春夏,迎送了秋冬,最终好不容易坐上了王位,没想到3天就病死了!秦孝文王,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帝王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刚登上王位,为何3天就病死?

秦孝文王,他的家族是个顶个的牛人。他曾祖父是带领秦国崛起的秦孝公,父亲是称霸天下的秦昭襄王;孙子则是开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先河的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然而,为啥秦孝文王却是史上最悲催的帝王?一直以来,坊间对秦孝文王为何病死的猜测诸多。今天,读书君来谈谈,几种可信度比较高的说法。

1.和他的老爹爹有关

秦孝文王,生于公元前303年,为秦昭襄王的儿子。而众所周知,秦昭襄王嬴稷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他从公元前306年继位当上国君(年仅19岁)开始,一直到了75岁撒手人寰才腾出王位,在位时长长达56年。

(秦昭襄王嬴稷)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之后,次子嬴柱苦等了多年,终于登上了王位宝座。

这里有个疑问,有人可能会问,为何是次子继位?按中国古代的嫡子继承制度来说,也本应是嬴柱的哥哥赢倬继位,而非是次子。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哥哥赢倬终究没有熬得过老父亲,没有像老父亲一样长寿。太子赢倬在他父亲59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当年秦昭襄王已经在位40年。

太子赢倬去世两年之后,嬴柱顶替哥哥,顺理成章变成了太子,而当时,嬴柱已经36岁。

本以为当上太子,很快就能继承王位了,毕竟他的爹爹秦昭襄王已经六十花甲,垂老迟暮。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昭襄王身体很是硬朗,又继续做了15年的秦国君主,最后直到公元251年,才撒手人间,终年75岁。

秦昭襄王驾崩之后,太子嬴柱需要为父守孝,孝期从下葬时算起,少则需要戴孝36天,多则近3年。而当时,嬴柱顺承继位时,已经年过半百,52岁了。

而古代国君去世后,新君继位要改元。加之算上守孝等等时间,最终嬴柱在公元前250年才正式即位,史称“秦孝文王”。

然而,好不容易刚登上王位,秦孝文王屁股还未坐热,就驾崩归天了,成为了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

说到这里,我们大体可以得出一个相对比较具有可信度的解释,那就是嬴柱年纪已大,随时有驾崩的可能,毕竟在当时的古代,活到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长寿的了。而像他的老爹那样的,简直就是“成精”了。

(秦昭襄王剧照)

且据说嬴柱还是一个泡在药罐里长大的帝王。当年,他的爹爹带兵打仗时,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还鲜有嬴柱的影子。另外,史书上也几乎找不到他参加过哪些军事战役的记载。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嬴柱活到五十几岁,身体不好,随时驾崩是极有可能的。要说他的老爹爹再撑个一年半载,恐怕历史上就没有“秦孝文王”这人和称号了。

2.纵欲过度

根据史料记载,安国君(秦孝文王)妻妾成群,光儿子就有20多个,女儿还没统计算在内。

从小衣食无忧,长在帝皇家庭,安国君一来不用带兵打仗,二来不用打理朝政,不仅生活物质丰富,精神文化也极为丰富。

平时里,他除了可以看看书、打打游戏、逛逛街,听听戏,消磨打发时光。另外一项好玩的消遣活动,那当然是酒色。

宫中妃子成群,在当太子的十几年光影岁月中,谁知嬴柱喝了多少酒?又宠幸了多少女人?如此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觥筹交错,恐怕也是早已掏空了这位体弱多病的太子。

而一朝当上国君,需要面临各种冗杂的政务,于是身体很快就被击垮了。

3.常年精神抑郁

作为家中的次之,嬴柱本和太子宝座无缘。多年不得志,不受重用,这对一个血气方刚的烈气青年来说,多少有些打击。

之后,悼太子在老父亲之前先死了,嬴柱虽然当上了太子。但是,却苦熬了十几年才熬到了继位,在这长达十多年的岁月里,据说嬴柱常年活在担心受怕中。

(剧照)

因为他的老父亲秦昭襄王晚年时猜疑心极重,连大将白起都被赐死。由此可见,嬴柱这得活得多么提心吊胆,胆战心惊。也正因为如此,常年精神状态压抑,而抑郁出了病来。

4.被吕不韦谋害致死

还有人认为,是被吕不韦谋害致死。当年,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见到秦孝文王的儿子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回家后,他问了他的老爹:

“耕田可获利几倍呢”?

他的老爹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

他的老爹说百倍;

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

他的老爹说无数倍。

(吕不韦剧照)

然后,吕不韦回道“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吕不韦为了让子楚(异人)能尽快即位,他几乎把所有的身家性命和财产都压在了上面,他不能等,也不能输。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在秦孝文王服丧完成并即位后,毒死秦孝文王,加速秦孝文王的“退位”,从逻辑上也是讲的通的。

小结

此外,还有不少人认为,秦孝文王是因为兴奋过度致死的。因为苦熬了14、15年,到了暮年才终于熬出头,这一朝登上王位,兴奋过度,不小心就猝死过去了。总言之,至今,秦孝文王的确切死因仍是一个谜。

根据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简《编年纪》记载:

“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我们大体唯一知道的是,秦孝文王是因病亡去世。至于其他具体的细节,那就是后人的各种解说了。

标签: 秦孝文王战国

更多文章

  • 揭秘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最后什么结果?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清朝

    和通泊之战是非常惨烈的。当时记载大军德胜回到北京,旗人居住的地方到处都是哭声一片,一条街一半人家都戴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和清军为敌,双方开战。此次战斗中,噶尔丹策零认为清军北路指挥官傅尔丹傲慢自大,强攻心切,决定先歼灭他的部队,然而再对付西路军。当时

  • 杨贵妃逃到了日本吗?为何日本也有杨贵妃的坟墓?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杨贵妃

    日本出现的杨贵妃墓,再次掀起了人们对于杨玉环归宿的探寻之路,杨玉环作为风华绝代的美人,最终究竟是死在了马嵬坡还是辗转漂泊到了日本呢?跨域年龄和辈分的鸿沟,杨贵妃和唐玄宗轰轰烈烈的爱情,在马嵬坡兵变那一刻戛然而止。有人说,当年死的只是一名侍女,而贵妃早已东渡日本。那么,杨贵妃到底魂归何处呢?开元年间,

  • 古代科举都已经知道题目了 古人为什么还要带文章进考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科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科举考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科举考试是从隋唐就开始存在的,其中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完善和改变,但依旧存在漏洞。例如考试题目泄露的问题就一直存在,很多达官显贵和高门子弟为了有一个好的名次,还常常会用尽各种方法拿到考题并提前将文章写好,就连一些看上去十分清正廉

  • 宋代十分流行火葬,背后有哪些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宋朝

    由于受到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观念的影响,古代人们都习惯用土葬,火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发展和普及。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火葬渐趋流行,两宋时期,火葬蔚然成风,并且一直延续至元代,成为我国历史上火葬最为鼎盛的时期。期间,火葬虽然受到了政府的各种禁令,但是效果不佳、屡禁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人认为是

  • 古代粮食不够吃荒地又多 古人为何不去开荒种地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开荒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开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话说,当今我国耕地处于紧张状态,原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锐减,同时,经济飞速发函各类基建层出不穷,又会占用大量耕地。以至于当局不得不呼吁要保护耕地,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少粮,甚至还会有出现饥荒的危险,好在现代人都能吃饱肚子。而在古代,却与现代

  • 为什么子夏和荀子的知名弟子都成了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李悝,战国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孔子周游列国推销治国理念,没有得到列国响应,只能怀着失望的心情返回鲁国,从此静下心来搞学问、教弟子。返回鲁国之后,孔子传《易经》、作《春秋》,还收了一位入室弟子——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子夏非常聪明,深得孔子喜爱,《论语》

  • 古代蜀地到底有什么魔力 古人起义为何大多数都选择这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蜀地

    对古代蜀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很多次的农民起义。但是在众多的起义之中,大部分都将地点选择了蜀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川地区。用现代化的角度看,古代的起义很像我们现在做生意。除了要选出合适的合伙人以外,地点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蜀地究竟

  • 夷陵之战时曹丕在做什么 曹丕为何丢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夷陵之战,曹丕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曹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为报东吴袭夺荆州,杀害关羽之仇,刘备对东吴发动了讨伐。在随后爆发的夷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对蜀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双方在夷陵相持了半年之久。最终陆逊抓住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的状态,用火攻打败了刘

  • 春秋四强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他们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四强国,春秋

    每当一提起春秋四强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春秋时期,因地处晋国、楚国以及齐国的“夹缝之中”,宋国深受大国争霸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国曾先后搞出了两次“弭兵会盟”。公元前589年,在宋国的调解之下,各国坐下商讨此后天下局势的走向,史称第一次“弭兵会盟”,但

  • 光绪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到底是不是慈禧毒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光绪

    史书记载光绪帝的死因是中毒,而毒死光绪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了,这种说法有什么证据呢?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呢?1908年11月14日,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突然暴毙于寝宫之中。就在第二天,权倾朝野的慈禧老佛爷也也驾鹤西游。结合光绪在前几天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