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为何对丑妻从一而终?

诸葛亮为何对丑妻从一而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8:48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明的,哪个不是三妻六妾;暗的,谁不是风流成性。然而,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而且一生忠贞于她。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凡事谨慎,慎行稳重,战无不胜,远扬盛名,名传古今。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硕。这个丑媳妇成为他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师必捷,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得到黄硕温柔的照顾。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亲密,世上恐怕无人可比。

诸葛亮出生在汉灵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出生地点是琅邪郡。他的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襄阳。当时关中混乱,中原鼎沸之际,襄阳是各地达官贵人、商贾士子避难的地方。

诸葛亮与妻子

诸葛亮一家来到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以耕种为生。诸葛亮25岁时,叔父故去。他的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姐姐诸葛惠远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和小媳妇成双成对。像诸葛亮这样25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却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让人瞧见身上就发凉发冷,但她的善良远近闻名。黄硕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蜀国与东吴猇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刘备也在此战役中病死在白帝城。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为挽救危局,设下八卦连环阵,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在千钧一发之时,就是这个黄承彦突然出现在八卦阵内,把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领出阵外。他破了诸葛亮的连环阵,救了几十万条性命。

这里有一段笑话,是调侃诸葛亮与黄硕的。笑话说诸葛亮与黄硕成亲是黄承彦做的大媒。说黄承彦破除世俗观念,自己找到诸葛亮门上,问:“听说你正在选媳妇,我有丑女,黄头发,黑皮肤,想嫁给你,你同意不?”诸葛亮二话没说,答应了。黄承彦敲锣打鼓放鞭炮,亲自把女儿送到隆中。

其实,诸葛亮对于黄承彦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了解,而对于黄硕的基本情况似乎也略有所闻,所以,诸葛亮便答应了这桩婚事。也许,黄承彦看透了他的心思,认为诸葛亮对于大家闺秀与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顾,就是志在定国安邦,所以淡泊寡欲。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备的贤内助,而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美貌女子。因此黄承彦才敢不揣冒昧,当面替自己的女儿说亲,来了个毛遂自荐。

话说回来,诸葛亮看似随便的一答,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实上,不是黄承彦把女儿送过来,而是诸葛亮亲自前往黄府提亲。对诸葛亮的到来,黄承彦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报,请他直接登堂入室。”传说,诸葛亮来到黄家,兴冲冲破门而入。突然,堂屋两廊间突然蹿出两条猛犬,直扑诸葛亮。里厢闻声而出的丫环连忙朝两只猛犬“叫停”,并上前用手拍打猛犬的额头,霎时两头猛犬就停止了扑跃之势。那丫环再把它们的耳朵拧一下,两只凶猛的猎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来。诸葛亮仔细一看,原来两只猛犬都是木头做的机械狗,不禁哈哈大笑。

黄承彦也哈哈大笑迎接诸葛亮。诸葛亮盛赞两只木犬制作神奇。黄承彦说:“木犬是小女没事时闹着玩的,不想让你受惊了,真是抱歉得很啊!”诸葛亮环顾四周,见壁上一幅曹大家宫苑授读图。黄承彦立即解释:“这画是小女信笔涂鸦,见笑了。”黄承彦又指着窗外如锦繁花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护理的。”

诸葛亮把黄硕娶回家门,他的邻居们以貌取人,讥讽道:“莫学孔明娶个丑媳妇。”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看到木犬、图画、花草时,早已把黄家闺女的模样与才干,在内心深处凭着想像绘出了一幅轮廓鲜明的画,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相见时,他心花怒放。这会儿,正庆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贤德的媳妇呢。黄硕到诸葛亮家后,种地做饭,里里外外的粗活儿与琐事,都处理得妥妥帖帖。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诸葛亮爱交朋友,像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颍川石广元及徐元直等人经常到来喝酒作诗,谈论国事,这位丑嫂嫂做饭烧酒,非常热情。原来朋友们看着丑媳妇,心里总感到别扭,而通过她亲切的照顾后,人人都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来人对诸葛亮媳妇的态度逐渐改变,从卑视到漠视,由漠视而重视,好感油然而生。诸葛亮是个要面子的人,见朋友们高兴,心里自然高兴。

美,其实是一种感觉。尽管外人只认为诸葛亮的媳妇貌丑,又哪里知道她还是一个具有另一种“内在美”的女人呢?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朦胧的灯光下,丑女媚态百生,在光的陪衬下,诸葛亮居然感觉到这个小妇人有一种令他销魂蚀骨的风情。《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发明“连弩”这种新式武器,克敌制胜,魏国大将张部就死在这种武器之下;为避瘴气而发明了“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等,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媳妇教的。

要说诸葛亮对蜀国贡献大,那是大家都知道的,而黄硕的贡献也实在不小。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跟着刘备出生入死,他的丑媳妇常带着幼儿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等候佳音。位居丞相夫人的黄硕曾在隆中带领家人,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以倡导蚕丝的生产,推动当时社会发展蚕丝业;黄硕又是一代有名的教育家。诸葛亮身为丞相,贵为武侯,忧劳国事,日理万机,教育子女的责任自然全部落在他这个丑媳妇的身上。儿子诸葛瞻后来奉命镇守绵竹,邓艾兵临城下,诸葛瞻不受威胁利诱而壮烈殉国,孙子诸葛尚也同时殉国。晋代一统天下后,曾诏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诸葛怀到洛阳封赠显爵,诸葛怀婉言谢绝。可见诸葛亮的遗训和诸葛夫人的教育的功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的一些人却总能与日月争辉,辉映千古。诸葛亮的大智大慧被世人称道,然而他对丑女人终一不二,谁解其中味?

标签: 媳妇女儿这个诸葛一生不是知道诸葛亮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哪些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日本,后宫,秦始皇,没有,到底,宝贝,传说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具有很大的传奇性。与他有关的话题更是争议不断。但随着秦始皇的驾崩,他留下的秘密很多也成了谜,直到如今,大部分还没有揭晓。这里,咱们就来盘点一下秦始皇留下的未解之谜。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秦始皇未解之谜一、秦始皇的后宫哪里去了?秦始皇的后宫历来是个谜。历史上关于秦始皇

  • 古代宫中太监们都有哪些消遣娱乐活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们,博弈,宫廷,宦官,宫中,斗鸡,棋类,太监

    清宫宦官当半天差歇一天半,使他们有大量的闲暇。相比而言,清代宦官管理严格且数量较少,那么其他各朝的宦官恐怕也不过如此而已。宦官空余时间多,又无家室之累,游戏娱乐便不可少。见于历史记载的宫廷游乐项目很多,如角抵、蹴鞠、投壶、射猎、博弈、棋类、游观、钓鱼、鼎力、拔河、斗鸡、斗促织等等。这些游乐项目中角抵

  • 南宋宫廷都有哪些避暑奇招?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因为,复古,避暑,旧事,凉水,临安,纳凉,木瓜

    古人咏夏,多和绿荫、午梦、凉风、夜雨相连,因为除此之外,则蚊多暑溽、眠食不服,不能尽道。宋以前文献中就屡见宫廷销暑之法,《三辅黄图》载西汉未央宫有清凉殿,中夏含霜,无上清凉。殿内以画石为床,紫琉璃帐,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高卧其中,连扇子都不必用。《唐语林》载唐明皇起“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极谏

  • 李商隐白居易等古代文人已经有环保意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竹笋,历史,诗人,自然,动物,一个,不少,流露

    古语云:一草一木皆有情。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的文人,他们的文字中自然会流露出对生命的关爱和感怀。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钓鱼时,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那种将一根粗绳子拉在河的两岸、绳子上挂着一个个小钩子的纲;用带绳的箭射鸟时,只射飞

  • 墨子成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黑社会”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飞机,一个,墨子,集团,天使,黑社会,这个,组织

    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这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也是鲁国人。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得这套东西礼节太过繁琐,尤其是厚葬死者的规矩,贫民而害事,浪

  • 没有空调的时代,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自然,心静,六月,古人,避暑,古代,荷花,纳凉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小编从古代画卷中整理出一套“避暑方案”,看看“大暑赏荷”、“浸伏”等避暑方法。从史料来看,古人强调调整心态,以“顺四时,适寒暑”,那么到了一

  • 为防止考试作弊,古人都想出了哪些高招?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科举,制度,试卷,考官,主考官,密封,考生,考试

    2017年高考已来临,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试卷上面都有一条密封线,考生的信息填写在密封线之上,交卷后,由监考人员进行密封。其实此法起源于武则天,在北宋形成制度。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科举考试 唐代的科举试卷刚开始不仅不实行密封,反而在阅卷时,还要参考由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以检验

  • 王敦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家,一个,如果,这个,司马,没有,周氏,自己

    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王敦

  • 史上最牛特权考生,不用考试直接当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他们,因为,一个,爷爷,特权,秀才,为什么,状元

    现在的人一提起“特权”这两个字,无不深恶痛绝:“为什么我没有特权?为什么?为什么?”其激烈程度直追屈原的天问。说起特权,在整个科举史上,恐怕没有人比翁曾源更有发言权了。要想知道翁曾源为什么有特权,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首先,他的爷爷叫翁心存,一品大员;然后他的爸爸叫翁同书,封疆大吏;再然后,他的

  • 慈禧年轻时凭什么本事独得咸丰皇帝恩宠?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咸丰,可以,一个,皇帝,自己,安德,慈禧,就要

    慈禧的一生,从出生而老迈直至七十三岁病逝,总是笼罩在诸多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与谜团之中,正如垂帘听政时那躲在布帘背后 若隐若现的身影,大有呼之欲出之势,却又难窥其人,难睹其面。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人们记住了她祸国殃民,更记住了她死后陵墓惨遭盗掘尸体被扔在地宫一角。但是,慈禧太后是怎么获得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