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赵匡胤的统一方略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揭秘赵匡胤的统一方略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4/1/1 23:44:19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文功武治都堪称一流的皇帝,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积极的对外用兵很快消灭了很多的割据势力,使得国土的面积大大的提高,在进行对外用兵的时候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赵匡胤的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匡胤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采取的策略是首先攻占荆南和湖南等地,荆南、湖南南北相邻,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所以如果占领荆、湖,就能够起到割裂江南诸国,做到各个击破。所以赵匡胤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公元963年,宋朝攻占了这一地带,为统一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964年,宋军分兵两路进攻后蜀,公元965年宋军取得大捷,分兵两路进攻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平定荆湖、后蜀后,南唐、吴越主动的表示对宋臣服,只有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公元970年,宋朝进军南汉,公元971年,采用火攻击破了南汉招讨使郭崇岳,之后又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李煜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公元974年赵匡胤对南唐用兵,不到半年就攻破了南唐都城,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南方各国的用兵堪称是一帆风顺,可称得上是所向披靡,赵匡胤有生之年就统一了南方,在其后赵光义又很快灭掉了北汉,并且对辽国用兵,实际上也是执行的赵匡胤的统一方略。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周朝的大将,跟随着周世宗柴荣戎马倥偬,经过的战斗不在少数,说其是武夫是完全符合当时的事实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武夫在取得天下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兵不血刃,并且在当上皇帝之后也积极用兵,但是最后多是接受这些国家的投降,可以说其统一过程中也做到了伤亡最小。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史学家称赵匡胤武夫开文治,这是对赵匡胤的真实评价,也是最高的评价。赵匡胤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说开创了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代盛世,形成了历史上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执政之初,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北面契丹和北汉威胁着宋的安全,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在执政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很快统一了国家,并且实施了“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五代时期的弊政,国家很快出现了稳定、和平的局面。特别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更是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成语。

可以说“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武夫开文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公元961年,也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年,赵匡胤退朝后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留下饮酒,酒桌上说出了自己想要让他们解除兵权回乡养老的想法,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诸将官于是听从了赵匡胤的意见,第二天就纷纷辞职回乡养老了,赵匡胤赐一一准奏,并且给这些将领优厚的退休金。赵匡胤比起汉高祖和明太祖的杀功臣的方法要高明很多。

在赵匡胤的统治下,大宋经济文化等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赵匡胤武夫开文治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柴荣 赵匡胤

柴荣他在位期间为后周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作出的事迹和功绩更是许多皇帝加起来也追赶不上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辛劳的操持国事,柴荣虽然是个千古难得的明君却早早的就去世了。在他驾崩之后,由年纪幼小的柴宗训继承了皇位,但就在这时候,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后周很快就由大宋朝取代。可以说柴荣说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后却为赵匡胤白白做了嫁衣,那么柴荣和赵匡胤之前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

在一些野史中曾经记载过柴荣、赵匡胤是感情非常好的兄弟,但是对这一说法史书上却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后人们杜撰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虽然说柴荣并没有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但是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当时郭威自立称帝的时候,赵匡胤就因为拥立有功而被郭威器重,同时柴荣也非常欣赏这个稳重又非常聪慧的人的,后来柴荣登基,身边一直追随的人中也属赵匡胤最为忠诚,南北征战的过程中,赵匡胤奋勇杀敌,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和对柴荣的无比忠心,而他敢于将别人贿赂于他的金银全数交给柴荣的行为,也让后者对他更加的信赖和放心。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柴荣死后夺得了他的江山。

柴荣对于赵匡胤来说,可以认为是他的伯乐了。如果没有柴荣的信任和提拔,说不定赵匡胤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而赵匡胤夺取了柴荣的江山说到底也是因为新君年少。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君,曾发动了陈桥兵变,随后逼迫周恭帝禅位,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与陈桥兵变在历史上留下诸多疑问,最开始人们都认为赵匡胤的部下发动兵变,自己在被黄袍加身之前完全不知情,这也是这次兵变的迥异于其他兵变的地方。但是通过后世严格考证,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赵匡胤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完全自导自演的一幕,接下来通过陈桥兵变的过程可以找出这些疑点。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的疑点之一,朝廷莫名听到的辽兵南下欲联合北汉攻打后周的消息,当赵匡胤发动完陈桥兵变坐上皇帝的位置后辽兵自行退去,也就是说辽兵南下这个消息极有可能是赵匡胤通过军中的职权杜撰而来,因为赵匡胤在军中的结拜弟兄很多,用这个消息来迫使毫无主见的太后将全国兵权赋予自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疑点之二,赵匡胤刚出城就在都城内部传出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而这也是赵匡胤常用的伎俩,他曾用这个方式让赶走了之前的驸马,而让自己做了点检。疑点之三,发动兵变后石守信等人皆服从赵匡胤,只有三两处发动叛乱,可见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是与军中密谋好的,否则谁人不想做天子,偏偏要顺从一人。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不管在历史上有多少疑点,但是就兵变而言,陈桥兵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兵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战乱。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谋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的战争。阿民族解放军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抗击80多万法国殖民军, 解放了大片国土。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停止殖民战争,并承认阿尔及利亚独 立。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国家,位于地中海西部,紧靠海上交通

  • 楚汉战争 刘邦项羽决战之地在何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汉,战争,刘邦,项羽

    刘邦后方稳固,兵强马壮;而项羽却三面受敌,粮草不继,战略形势明显处于劣势。项羽没有办法,只能与汉王讲和,约定以鸿沟为界,双方相安共处。但是,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的劝说下,很快背弃和约,向楚军进军,双方在垓下进行了惨烈的决战,这次战役汉军大获全胜,而楚军近十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一度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

  • 为什么说雍正是所有清帝中心机最深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诸位皇子之间的夺位斗争是最激烈的,虽然,最终雍正继承了皇位,但是,后世对于雍正这个皇位的来源也是有着很多的疑问。可是,不管怎样,雍正的勤政,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但是,你知道么雍正曾两次提出“让位”吗?第一次,是雍正二年四月初七日,诸位王公大臣参加了由雍

  • 高纬被俘之后是什么下场?受尽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纬,南北朝,风云人物

    高纬向来害羞,现在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真是难为他了——眼也不知往哪儿看,手也不知往哪儿放,腿也不知往哪儿搁,只好像被拎着脖子的鸡一样胡踢乱蹬,那动作不刚不柔不硬不软疲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挺挺而不久,无比窘迫无比尴尬,北周的群臣看了都哈哈大笑。看到自己的君主如此受辱,高延宗悲痛不已,甚至几次想要自杀

  • 魏延死前大喊4个字,为什么被嘲笑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名将,关羽、张飞、张辽、赵云这些人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他们也因为各自的战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但就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在那个时代同样有悲情的将领。魏延这群人里面的其中一个,尽管才华横溢但却一直不受重用,好不容易得到刘备的赏识,但因为处理不好和同僚的关系,最后他也被马岱所杀。

  • 爱新觉罗·穆库什身为公主,为什么会嫁人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爱新觉罗·穆库什,清朝,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穆库什,和硕公主,为努尔哈赤的第四女,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生母为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同母兄弟为巴布泰、巴布海。万历三十六年1608,早已娶了努尔哈赤两个侄女的乌部首领布占泰,向努尔哈赤表示:如果能娶到努尔哈赤的亲生女儿,便会向努尔哈赤忠心耿耿。作为努尔哈赤联盟的筹码,身为庶女,又

  • 刘协: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不缺钱也不缺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协,汉朝,风云人物

    其实这个皇帝就是刘协。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马上就能够想起那个混战不休的年代,然而无论他被谁控制在手里,却自始至终,都一直保持着皇帝的尊荣,最终还以皇帝的身份寿终正寝。那些夺了他皇位的人,甚至还扶柩恸哭,可以说相当的有尊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皇位并不是他的,但董卓偏偏看他的哥哥不顺眼

  •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为何被刘邦辱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参,西汉,风云人物

    黄老之学,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术。《史记·曹相国史家》中记载,曹参曾为齐国丞相,他从盖公那里领悟黄老之术的现实妙用,并在齐国加以实践,最终的结果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盖公是何人?根据《史记·乐毅列传》所载,乐毅后世有乐巨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此盖公正是乐巨公的

  • 刘统勋:75岁在早朝路上去世,乾隆痛哭亲自吊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统勋,清朝,风云人物

    有的时候削尖脑袋、拼死拼活进入官场,不就是为了能够在其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只是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许你会终身都被浪费在一个小地方,被困在那里,就算再有才华、再能说会道,也无人知晓,无人在乎;或许你幸运地进入中央,在其中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仍旧逃不过命运的玩笑。对

  • 宋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宋慈有哪些断案事例和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宋慈,风云人物

    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一身正气、耿直不阿、威风凛凛的宋慈形象深入人心。他断狱如神,破案无数,常常把“人命大如天”挂在嘴上,让罪犯无处遁形,是一个安民济世的父母官。宋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法医学鼻祖。他通过验尸,审理了很多疑难案件。那么,他有着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