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为给四万万人争人格,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
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中华帝国”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溥润、章嘉呼图克图、天主教主教等依次觐见,袁依次起座回礼,至11时方散。①
这是袁世凯正式改元称帝后的第一天,一个寒酸的元旦。各国驻华使节无一来贺,袁的心腹亲信如段祺瑞、冯国璋辈也都缺席。当然,这种寒酸早有端倪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决议恢复帝制,虽事先打好了招呼,议员们喊“大皇帝万岁”时,仍是稀稀拉拉气若游丝;13日,袁在新华门接受文武群臣祝贺,心境萧索,竟说出“从古至今,谁见过皇帝的子孙有好结果”这般煞风景的话来,文武群臣闻言无不愕然,默无一语。②
更多文章
一号作战:日本最大规模的陆军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一号作战,日本
一号作战规模空前,日军投入了其中国派遣军80%的兵力1943年夏秋之际,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军呈节节败退之势,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日本担心本土与南方的海上运输被切断,认为有必要在中国拥有稳固的立足点,以利进行长期战争,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打通大陆交通线。同年秋,以中国大陆为
胜利日:抗战最重要的两大精神遗产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胜利,抗战
抗战最伟大精神遗产之一:全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1945年9月3日,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清晨,人们就带着这二十余日来期待着的兴奋,整饰了衣冠,从家里、办公
中国抗战没飞机可用该怪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抗战,飞机
坊间传言:宋美龄把空军军费存在银行,导致抗战爆发无飞机可用众所周知,宋美龄因深度参与空军抗战事务,故曾被誉为“空军之母”。不过呢,坊间也广泛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宋美龄把军费存起来吃利息,不买飞机,延误了空军抗日备战的大事。这种说法的源头,是杨延年
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军人
20余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很幸运无一伤亡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两段历史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余名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个是已故英国学者林迈可,曾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①本期【短史记】,即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演义,诸葛孔明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
中国南海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激化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南海,冲突
扩建中的美济礁近日,南海地区局势紧张。回溯历史,南海问题究竟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六十年代之前,南海虽有争端,但冲突并不剧烈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上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所谓“南海问题”,通常即指围绕南海岛礁、海域归属,周
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不是为远征而召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曾在旧国军体系之外,另外成立了一支“青年远征军”。该军筹建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部队名称及其口号而言,该军乃是为抗战而设立、本计划远征印缅战场,似乎是一桩没有疑义的事情。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荆州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瑜,黄盖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不知道,请听我慢慢道来。周瑜打黄盖那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刘备和周瑜的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的军队仅仅有五万兵力,而曹操的军队足足有八十万人马,自己远不是曹军
中国是如何赶上“一战”末班车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一战
1914年8月开始的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一年,对中国人而言无疑具有双重的酸楚滋味。回望历史深处的1914年,新生的中华民国已历三载,但战乱、政争、贫困却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