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牵制中国军队入缅,日军打破对峙局面,发动常德会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度处于优势地位。为彻底打败中国,曾一度制定“五号作战”计划从西安、武汉攻入四川。但随后因日军在中途岛等处遭遇惨败,该计划被迫取消。1943年,日军大本营制定的“对华作战指导计划”是这样的:1、空中作战,主要是“防止敌空袭帝国本土”,2、地面作战,一方面须抽调中国关内56个师团至其他战场;另一方面,争取“打通京汉线南段”。①
中国方面的战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以贯之。概而言之就是:“争取与盟军共同胜利”,“连续实施局部攻势,使日军不能抽兵南进,以减轻敌人对盟军之压力;同时派兵入缅,协助盟军作战,待获得物资供应后,则断行总反攻,歼灭入侵之敌,收复失土。”②中国先后派了7个军入滇,并于1943年10月,发起了反攻缅甸之役。
为应对缅甸战事,防止更多中国军队入缅,日军遂决定在原有计划外,组织一场“常德歼灭战”。③之所以将战场选择在常德附近,是考虑到“东南可监视长沙、衡阳,西方可顾及四川东部,成为足以威胁重庆的战略要冲”,且常德有“粮仓”之称,是中国第六战区的经济中心。④
常德会战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以来,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会战,有10余万日军、40余万国军参战,时间从1943年11月1944年1月,前后历时60余天。其中余程万率57师,坚守常德16天,则是整个会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役。日军战史亦称,“这次作战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在常德却意外地遇到了敌人顽强抵抗,经过艰苦的战斗才予以攻占。”⑤中国方面称,日军伤亡约2万上下。此役是开罗会议后,中国获得的第一次胜利,国际舆论为之一变,“此战役至少可使有关于中国军队力量薄弱及日军可任意攻入中国内地之谎言宣告平息。”⑥
参加常德会战的74军57师机枪阵地
战后,国军高层的检讨总结,对无线电的使用问题深感痛心
第六战区是常德会战的主战场,战区对会战有着细致的总结。
关于胜利的原因,第六战区的报告特别强调了两点。其一,敌情判断准确,“敌情及其企图始终明了,各部队均肯争捕俘虏,夺取文件,实为本会战最大之进步”。如“44军在荐祖溪击毙敌重要军官,获得要图与日记,即知敌3D、68D、116D集中之位置,并敌第一期攻击目标为宜都,第二期会师目标为常德。”
其二,中美空军的支援得力。常德会战中,“空军保有大部制空权”,实现“自会战开始至末期,空军除受天候影响外,逐日均能照预定目标轰炸或扫射,确实保有大部制空权,迫敌不得不于黎明前及日没后行动。且据各方报告,敌受我空军之伤害颇大。”
同时,第六战区还总结了此战暴露的国军20项劣点,其中有4项同无线电使用有关,当算是常德会战中,国军暴露中的最大问题。通讯问题,是国军作战长期的两难问题。一方面,集团军总部为与上级及友军保持有线通讯,往往与前线部队相距过远,影响指挥。另一方面,又不敢使用无线通讯,以缩短与前线的距离,因为无线通讯常常被敌收译,“致我各部队行动多被敌侦知”,“如162师、194师战斗中所发之要旨报告,18军两河口之位置及九战区之追击部署等,俱记载于所获敌之文件中。”
此外,国军主要劣点还包括“构筑据点工事时过于顾虑民间建筑物,致工事位置不当,射界亦未能清扫”“缺乏对敌伞兵之训练”“水雷不能发生作用,甲雷以不能十分发扬效果”“未能争取伪军”“损失武器过巨,弹药亦未能节约与爱护”等。
有关日军,第六战区列有10项优点,分别为“敢放胆抽调兵力”“能以少数兵力守备广大正面”“死守据点之精神特强,虽至全部歼灭亦不放弃、溃退”“军官战术思想一致,惯用包围迂回、钻隙渗透”“惯用便衣队袭击我各级指挥部”“修筑公路力颇强”“对于攻城及巷战,能运用各种小战法”“伪装良好,空中、地下均不易于发现”“陆、空联络及炮兵协同均较良好”“后方诸勤务颇良好,尤其遗弃伤兵颇少”。
日军的劣点则有8点,包括:“战意低落、攻击精神与企图心均不如前之旺盛”“无飞机及优势之炮兵,每不敢放胆攻击”“战术上颇多轻敌”“后方过于空虚,不能确保已占要点与联络线”“战场上遗弃尸体较前众多”“无战略预备队,一至战局危急,无法挽救”“夜间行动火炬烛天,企图不能秘匿”“兵员不足,编制缺额甚多”。⑦从日军的战意、遗尸、兵员等方面来看,其战斗力与战争初期相比,有了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在华精锐很多调往东南亚造成的。
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武器
南岳会议上,蒋介石特别关注各路援军在会战的行军速度问题
在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也专门用一天,检讨了国军在常德会战中的得失。他首先谈了各路援军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特别着重赴援部队行动的快慢一点呢?因为我们过去的会战,都没有这种大军行动,昼夜赴援的战况;以后我们……一定常有遭遇这种战况的可能。”蒋还痛心地谈到,有的援军因为选择道路失误,而遭受损失,“这种血的教训,希望大家以后要警心记取,特别注意改进才好。”
第二点,蒋介石说到牺牲军官比例问题,指出一支军队牺牲了很多军官,并非是好事,“要知道我们培植一个中级官长,至少要五年以上的功夫,如果是不应牺牲而牺牲了,实在是无可补偿的损失。”
常德会战中,国军的风纪问题,也是蒋介石关注的焦点。他说,“我们根据各地绅耆民众的报告,一般部队的军风纪都不很好”,并举了很多现实的例子。比如第10师“有连排长率领,强占民房,调戏妇女,翻箱倒箧,杀猪宰羊”;第3师一部“见一家只有数人在内,怪他不办招待,其连长某,就火焚民房”;军政部卫生第13大队“此次转运伤兵,沿途遗弃甚多,已经抢救下来的伤兵,亦往往两三天不替他们换药,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谈了各路援军的问题后,蒋介石着重评论了余程万及57师的功过。蒋介石说,“一般中下级的官兵尤其是已经牺牲了的将士可以说已经尽到了他们守土卫国的责任,无愧为总理的信徒。不过后来到了最后的五分钟,余程万师长竟敢不奉命令,悄然退却,以致全师的战绩与荣誉完全为之丧失。这是最可痛惜的一件事。”蒋介石当时一再表示,要对余程万施以军法。
对于余程万的守城功绩,蒋介石是给予肯定的,“余程万此次率领全师,守卫常德,苦战十余昼夜,使国军的荣誉为之声价十倍。这种战绩当然值得记取。”但是余程万犯下的两个错误,让蒋介石无法原谅。其一是,他在守卫常德的期间,几乎天天叫慌,总是说弹尽粮绝,要求赶快增援……这种无线电报,一定是要被敌人偷译的,敌人偷译了这种电报,知道我们守城主官这种慌乱的情形,就可以断定你决不能死守到底,所以他们毫无忌惮的更要积极的来进攻,不肯罢手了。”由于余程万一再表示自己无法坚守,使原本有意撤退的日军加紧进攻,攻陷常德。其二,坚守衡阳期间,57师阵亡了5000余人,“而到了最后,我们作师长的竟不能实践其与阵地共存亡的教训,卒致决心动摇,单独潜逃,这已经是不对了,何况后来新十一师进城的时候,在城内还发现我们伤兵三百余人?这是被敌人入城以后残杀所余的数目,可知当时遗留在城内的伤兵之数必多过几倍是可断言。你看师长为了他个人的生命,不顾他所遗留的几百几千的呻吟待救的部下,我认为这是最不道德的一个军官!”⑧
最后,蒋介石如此总结常德会战的意义:“我们的抗战,经过这整整五年的奋斗牺牲,到今天已经进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就是第二期抗战已将结束,我军向敌反攻决战的阶段第三期抗战开始的时候了。”
常德会战中被俘的日军
注释:
①③④⑤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昭和十七、八的中国派遣军(下)》,中华书局1984年,第9、110、119页;②蒋纬国:《抗日御侮(第八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第7页;⑥朱清如:《常德会战的战略地位与作用》,《黄埔》2013年第6期;⑦《第六战区常德会战经验教训汇编》(1943年12月31日),《抗日战争湖南战场史料4》,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66页;⑧蒋介石:《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二)》,《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
更多文章
护国北伐: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保全国民人格为号召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护国,北伐,中国,近代
蔡锷:为给四万万人争人格,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中华帝国”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溥润、章嘉呼图克图、天主教主
一号作战:日本最大规模的陆军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一号作战,日本
一号作战规模空前,日军投入了其中国派遣军80%的兵力1943年夏秋之际,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军呈节节败退之势,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日本担心本土与南方的海上运输被切断,认为有必要在中国拥有稳固的立足点,以利进行长期战争,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打通大陆交通线。同年秋,以中国大陆为
胜利日:抗战最重要的两大精神遗产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胜利,抗战
抗战最伟大精神遗产之一:全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1945年9月3日,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清晨,人们就带着这二十余日来期待着的兴奋,整饰了衣冠,从家里、办公
中国抗战没飞机可用该怪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抗战,飞机
坊间传言:宋美龄把空军军费存在银行,导致抗战爆发无飞机可用众所周知,宋美龄因深度参与空军抗战事务,故曾被誉为“空军之母”。不过呢,坊间也广泛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宋美龄把军费存起来吃利息,不买飞机,延误了空军抗日备战的大事。这种说法的源头,是杨延年
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军人
20余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很幸运无一伤亡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两段历史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余名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个是已故英国学者林迈可,曾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①本期【短史记】,即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演义,诸葛孔明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
中国南海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激化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南海,冲突
扩建中的美济礁近日,南海地区局势紧张。回溯历史,南海问题究竟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六十年代之前,南海虽有争端,但冲突并不剧烈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上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所谓“南海问题”,通常即指围绕南海岛礁、海域归属,周
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不是为远征而召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曾在旧国军体系之外,另外成立了一支“青年远征军”。该军筹建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部队名称及其口号而言,该军乃是为抗战而设立、本计划远征印缅战场,似乎是一桩没有疑义的事情。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荆州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瑜,黄盖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不知道,请听我慢慢道来。周瑜打黄盖那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刘备和周瑜的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的军队仅仅有五万兵力,而曹操的军队足足有八十万人马,自己远不是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