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49 更新时间:2023/12/21 7:06:52

20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很幸运无一伤亡

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两段历史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余名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个是已故英国学者林迈可,曾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①本期【短史记】,即扼要介绍一下这两段历史。

1943年,为给海军建设储备人才,中国选派了85名青年海军军官出国留学,60人去美国,25人去英国。赴英学习的25人先从重庆到昆明,通过“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再从这里搭乘火车到孟买,乘商船前往英国。他们中有21人在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4人在朴茨茅斯轮机学校(另一说,有24名学生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接受培训)。

皇家海军学院特别为郭成森、黄廷鑫等21名学生开设了“中国班”,在这里学习航海、数学等基础课程。黄廷鑫回忆,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强化英语的听说能力”“带队的一个英国海军少校,他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解说英国海军各种场合中的礼节与规定,要求我们在英国能够像英国海军军官一样行事。”②1944年1月,21名中国学生前往英国南部的恰塘兵营,学习使用火炮、鱼雷。学业结束后,他们开始在各战舰上实习。

在一些实战训练后,年轻的中国海军军官们随舰参加了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2日晚,黄廷鑫所在的“搜索者”号轻型航母悄悄出港,而以往都是在白天训练,这让黄廷鑫感到“这次出港有点非同寻常”。他后来回忆,“虽然种种迹象显示,盟军的反攻已经临近,但我当时仍然不知道。‘搜索者号此次执行的任务,正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③“搜索者”号的任务是外围反潜,以防德军潜艇威胁登陆行动。

相比之下,郭成森对诺曼底登陆的记忆更富传奇色彩。他当时和卢东阁在“肯特”号巡洋舰上分任一、二号主炮塔副炮长。“肯特”号负责火力支援,炮击海岸。郭成森“先后指挥舰艇炮兵发射炮弹数千发,摧毁了德军大量的岸防设施,为登陆部队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布雷封锁作战中,他还指挥炮兵击沉了一艘德军大型救生船和四艘运输船”。④

战争的惨烈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卢东阁回忆,“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壮观、惨烈。周围全是舰艇,大大小小、各种用途的军舰简直是挤在一起,炸弹在舰艇周围爆炸掀起的水柱比舰桥还高。炮声震耳欲聋,连周围的人说话都听不见。盟军舰队在进攻时遇到了一艘巨大的德国军舰,比‘肯特号大好多,就像一座山一样漂浮在海面上。‘肯特号军舰与其他的盟军军舰一起围攻,用了很多炮弹才把它击沉。”⑤盟军最终以强大实力,取得了登陆的成功。

幸运的是,参加诺曼底登陆的21名中国军人无一人伤亡,并在1946年2月经香港回国。1949年,郭成森、卢东阁、黄廷鑫领导了“长治”舰起义,后在解放军中任职。2006年,法国驻上海总领事,代表法国政府时年88岁的黄廷鑫颁发了法国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荣誉勋位骑士勋章”,以表示对所有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中国军人的谢意。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薛翰(Jean-Marin SCHUH)为黄廷鑫佩戴勋章。

英国学者林迈可变身“洋八路”,助延安将声音直接传播到旧金山

林迈可(Michael Lindsay),亦称迈克尔·林赛,出生于一个教育家庭,其父A·D ·Lindsay曾任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院长。林在牛津大学取得了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的硕士学位。1937年,应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藻之请,来校创办导师制并担任导师。赴华途中与白求恩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此之前,林迈可已与费正清、欧文·拉铁摩尔等人相熟。⑥

林迈可来华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据其妻效黎披露,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林迈可“就利用当时日本人不能管制英美人的情况,尽量用他自己的钱开始买药品及通讯器材。这时他已经和北平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多次巧妙地避开敌人,把药品、器材等送到游击区去。”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燕京大学虽有美国背景,也已不再安全,林迈可夫妇遂逃离北平,抵达八路军平西根据地,“主要工作是在聂荣臻将军的晋察冀边区通讯组做技术顾问”。1944年夏,林迈可抵达延安,担任“军三局通讯组技术顾问及新华社英语主编顾问”。抗战胜利后,林迈可全家返回英国。⑦

在根据地期间,林迈可做了两项主要工作。一是作为“无线电技术专家”,为根据地提供通讯方面的帮助。尤其是去到延安后,设计了一种功率很大的无线电发射机,使新华社得以开通了对外英语广播,自此延安的声音能够直接传递到美国的旧金山。⑧

二是以国际人士的身份,宣传八路军如抗日。在这个过程中,其父A·D ·Lindsay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林迈可的很多报道常常由其父帮助在英国《泰晤士报》、《时代周刊》等媒体刊发。1944年10月7日,林迈可致信其父,谈及八路军根据地,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八路军和新四军牵制了约百分之六十的日军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傀儡军队,因此他们有权得到公平比例的医药供应。据我看,移交的钱应有一个规定,即至少按一定的比例数,比如说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分配给共产党地区……”从这封信里,不难看出林迈可对延安的友好立场。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林迈可在华期间,似乎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即英国秘密情报局的工作人员。学界有研究称:“1943年底,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访问重庆,要求蒋介石允许秘密情报局在中国自由活动,得到蒋介石的许可。秘密情报局驻华高级代表戈登-哈蒙(Gordon Harmon)中校在重庆设立了总联络处,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活动自由。到1943年12月,秘密情报局获准在国统区设立了5个电台,国民政府甚至允许其再增设3个。秘密情报局的对华情报合作在政治情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哈蒙派迈克尔·林赛(林迈可)前往延安,与中共取得了联系。林赛取得了中共的信任,成为中共的无线电专家。美国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时,正是林迈可向使团介绍中共的无线电联络情况,并建议美国向中共提供大量的无线电设备,改造中共的无线电通信联络系统。通过林迈可,秘密情报局对共产党根据地内部的情报有比较深刻的了解。”⑩

戈登-哈蒙(Gordon Harmon)1940年奉命在重庆设立情报站,对外以驻英使馆新闻参赞的名义为掩护。同年,林迈可亦在英国驻华大使馆担任过半年左右的新闻参赞,至1940年9月,才回到燕京大学任教。其与戈登-哈蒙发生联系,或许正是在此期间。林愿意为秘密情报局服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英国政府,对八路军表现出的是一种合作态度。1945年后,中国陷入国共内战,英国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其对林迈可的态度也发生改变,据李效黎回忆,“因认为林迈可有亲共嫌疑,英国外交部及联合国远东经济总署,取消了请林迈可担任的与中国事务有关的职务。”1994年,林迈可病逝于美国。

1939年9月,朱德在同林迈可交谈。

注释

①新京报,《习近平英国议会演讲引莎翁名句》,2015年10月22日第A06版。②③黄山松:《亲历与见证:黄廷鑫口述记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65、66、75页。④陆钟峰:《一位老海军的传奇人生访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的中国海军舰长郭成森》,《世纪桥》2009年第2期。⑤滑停:《诺曼底登陆中的中国军人》,《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第17期。⑥参见:李效黎,《林迈可》,收录于《燕京大学人物志 第1辑》,燕京研究院编,P188;(加)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P27。《燕京大学史稿》,1999,P352。⑦李效黎,《林迈可》,收录于《燕京大学人物志 第1辑》,燕京研究院编,P188-189。⑧钱行(原新华社对外副主任),《为了让清凉山的声音传遍天下对外英文广播草创时期的故事》,收录于《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P09-10。⑨林迈可家信,1944年10月7日。收录于《新四军·参考资料 (1)》,P626。⑩《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解放军出版社,2009,P308。(11)(英)杰弗里,《军情六处 秘密情报局历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P364。(12)李效黎,《林迈可》,收录于《燕京大学人物志 第1辑》,燕京研究院编,P189。

标签: 中国军人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演义,诸葛孔明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

  • 中国南海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激化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南海,冲突

    扩建中的美济礁近日,南海地区局势紧张。回溯历史,南海问题究竟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六十年代之前,南海虽有争端,但冲突并不剧烈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上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所谓“南海问题”,通常即指围绕南海岛礁、海域归属,周

  • 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不是为远征而召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曾在旧国军体系之外,另外成立了一支“青年远征军”。该军筹建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部队名称及其口号而言,该军乃是为抗战而设立、本计划远征印缅战场,似乎是一桩没有疑义的事情。

  •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荆州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

  •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瑜,黄盖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不知道,请听我慢慢道来。周瑜打黄盖那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刘备和周瑜的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的军队仅仅有五万兵力,而曹操的军队足足有八十万人马,自己远不是曹军

  • 中国是如何赶上“一战”末班车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一战

    1914年8月开始的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一年,对中国人而言无疑具有双重的酸楚滋味。回望历史深处的1914年,新生的中华民国已历三载,但战乱、政争、贫困却仍在

  • 一代军阀冯玉祥对外交涉强硬:取消洋人在华特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代,军阀,冯玉祥,对外

    1925年,冯将军到达张家口后不久,就有人向他反映,在京绥铁路上,外国人不论是乘车还是运货,都享受特权:比如运货,外国人的货,随来随走,但中国人的货,却往往积压、滞运,常常给货主造成许多损失。冯将军派人调查后,证实了上述反映属实。于是,便以“西北边防督办署”的名义,给京绥铁路下达了“红头文件”,明令

  • 中朝水师血洗日本五百舰船的惊天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朝水师,血洗,日本

    公元1597年,日本再度侵略朝鲜。第二年5月,明朝水师入朝参战。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但是,明军副总兵邓子龙、朝鲜名将李舜臣不幸壮烈牺牲。露梁海战在朝鲜半

  • 揭秘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真的都是汉奸惹的祸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失败

    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去打量他们所对抗的这支近代化军队。他们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汉奸”。“汉奸”一词,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即已流行于

  • 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蒋介石提枪捉奸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美龄,风流

    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