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一代军阀冯玉祥对外交涉强硬:取消洋人在华特权

一代军阀冯玉祥对外交涉强硬:取消洋人在华特权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3/12/21 22:29:22

1925年,冯将军到达家口后不久,就有人他反映,在京绥铁路上,外国人不论是乘车还是运货,都享受特权:比如运货,外国人的货,随来随走,但中国人的货,却往往积压、滞运,常给货主造成许多损失。冯将军派人调查后,证实了上述反映属实。于是,便以“西北边防督办署”的名义,给京绥铁路下达了“红头件”,明令禁止外国人优先的陋习,要求对中外旅客、货主一视同仁。

当时,有个美国人,乘火车从包头来张家口,带了许多行。驻军要开箱检查,他不仅拒不接受,还出言不逊、大吵大闹。这件事一直闹到冯将军处。冯将军不屑见他,便叫时任英语秘书的其巩告诉他:这是冯督办的辖区,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检查,外国人也一样,没有任何特权。这个美国人自恃有来头,丢下行李,跑到北京美国领事馆告状说:自己乘坐的是中国交通部特挂的车厢,走遍中国,一向不受检查;却不曾想在归绥(今呼浩特)这个荒僻的小地方,受此窝囊委屈,心中十分气愤不平,要领事为他“讨回公道,维护我们美国人的尊严。”领事告诉他说:“别的地方的中国人还都在睡觉,唯独冯将军是睡醒的,他定下的规矩,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听完此话,这个美国人才乖乖地回归绥接受了检查,方才带着行李走人。

痛斥日本驻华武官

当年,日本驻华大使馆的武官,带着时任日本众议院议员岩井在内的几个日本人,从北京到张家口城西的赐儿山风景区游览后(实际上也是刺探中国境内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情报),去拜见冯将军,冯将军在新村小图书馆接见了他们。寒暄中,冯将军礼貌地问他们:“赐儿山好不好玩?”这个日本武官竟然说:“好倒是好,遗憾的是,山上没有多少树,就和五十年前高丽(即朝鲜)的山一样,都没有树。但高丽归我们日本后,我们就在山上种了许多树。现在,你可以去看看,到处都是树了。”冯将军一听,当时把脸一沉,大声训斥道:“你这个人,小小年纪,却到我这里胡说八道!你知道你们五十年前的样子吗?五十年前,你们日本和印度一样!”这几个日本人中,有一个人懂中文,看冯将军动了气,还没有等翻译开腔,就连连鞠躬道歉,说他的朋友说话太随便了,大大的没有礼貌,也不懂规矩,回去后一定好好教训他。

没收英国商人的非法资产

1925年,冯将军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后,有人报告说在张家口北面的坝上,有英国人圈地开的大牧场,养的羊只有近两万头。当得知该牧场从未在我国有关机构办过任何手续后,冯将军立即下令:“封闭牧场,羊群充公!”当时,北京的英国领事馆得知此事后,为“保护本国侨民利益”,派了一个叫凯特的副领事,连夜从北京赶到张家口。这个副领事会说汉语,他一到新村门口,就对门口的卫兵嚷道:“我是英国副领事,是连夜从北京赶来的,我有要紧公事约见冯将军。”

冯将军一听就知道了他的来意,派人将他带到了小图书馆,并叫来人悄悄交代当时负责外事接待工作的父亲尹心田:“先生说了,这家伙是来找茬闹事的,叫你先晾他几个钟头。”父亲马上把凯特让进了会客室,礼貌地给他端了一杯白开水,然后,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冯将军有紧急公务,请您稍等。”说罢,就离开会客室干别的去了。

为怕这个凯特到处乱窜,父亲还特地到警卫连叫了一位实枪荷弹的士兵,站在小图书馆门口监视他(小图书馆门口平时是根本不站岗的)。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后,冯将军才从他的办公室过来,在小图书馆会客室接见了这个英国副领事凯特。当父亲领着冯将军进门后,副领事拿出了一份打印好的“抗议书”要交给冯将军,冯将军根本不接,却给父亲使了个眼色。父亲快步上前,接过“抗议书”,也没交给冯将军,往旁边的桌上一扔,就站到一边去了。还没等凯特全部说完“抗议”,冯将军就笑着问他:“贵国从发动鸦片战争开始,订过多少不平等条约?但是,就是这么多不平等条约之中,有哪一条允许你们不经中国许可,就深入中国内地圈地牧羊的吗?”凯特狡辩说:“这是经过当地人同意的。”冯将军反问道:“在你们英国,政府会同意老百姓在自家地里让外国人开牧场吗?你家在哪里?我也到你家去开牧场行不行?”凯特对冯将军的义正词严、嘲热讽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

苏联顾问也不例外

在张家口时,郁芬师中有位苏联顾问,他不仅管分内的事,还要管一些与他无关的事,例如人事安排、调动等。冯将军知道后,立即传令各师、旅的领导:“顾问者,就是帮我们出主意的人。但他只能出主意,不能参与和干涉我们的任何行政事务和决策,更不能下命令。”这件事被苏联派来的总顾问任江知道了,很不高兴。冯将军便善意地同任江解释,说这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请任江理解。

同样,在1926年冯将军访问苏联时,就给冯将军上马列主义课、后来又陪冯将军从苏联回国参加“五原誓师”、并和冯将军同时进军陕西的苏联顾问乌斯马诺夫,到西安后,有一次单独带着翻译出城打猎,当翻译替乌斯马诺夫给冯将军送猎获的猎物时,冯将军当即就把西安市政府主管外事的官员叫来询问:“乌斯马诺夫打猎,是你们批准的吗?”当得知乌斯马诺夫未向任何主管方面申请,就擅自出去打猎后,冯将军立即要那位官员查出“不准外国人擅自行猎”的法令,去和乌斯马诺夫交涉,让他知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不可随便玩忽。乌斯马诺夫闻后,十分惭愧,主动去请教冯将军该怎样弥补过失。冯将军对他说了两条:第一、诚恳认错。第二、你虽是顾问,但也是我们军队的一员,我们是革命军队,以后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此处万万不可大意。

标签: 一代军阀冯玉祥对外

更多文章

  • 中朝水师血洗日本五百舰船的惊天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朝水师,血洗,日本

    公元1597年,日本再度侵略朝鲜。第二年5月,明朝水师入朝参战。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但是,明军副总兵邓子龙、朝鲜名将李舜臣不幸壮烈牺牲。露梁海战在朝鲜半

  • 揭秘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真的都是汉奸惹的祸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失败

    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去打量他们所对抗的这支近代化军队。他们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汉奸”。“汉奸”一词,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即已流行于

  • 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蒋介石提枪捉奸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美龄,风流

    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

  • 鸦片战争清军御敌的荒唐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清军,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使人恍然醒悟。马桶战术 1841年1月,鸦片战争已进行了半年

  • 甲午之战中黎元洪跳海殉国不成反被判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甲午之战,中黎元

    黎元洪这个名字丝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黄陂人氏,耕读世家,人称“黎黄陂”。他曾经被定位为“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大坏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孙后代这样评价他的话,他一定会哭天抢地大声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西方人有云: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如果搁在黎元洪的脑壳上,是完全符合的。细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

  •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何以有盖世武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卖枣,张飞,杀猪

    《三国演义》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让人手不释卷,叹为观止。但是《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而最让人不解的是那些超一流武将从一登场就有超一流的盖世武功,至于这些武功是怎么来的,罗贯中老先生总是惜墨如金,不肯透漏半点的来历,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身怀的盖世武功都是一天天

  • 诸葛亮的检讨:蜀汉“相父”自贬三级是做给谁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检讨

    建兴六年(公元228)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很快攻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整个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命令大将张郃率军抵挡。诸葛亮派马谡督帅诸军前冲,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进攻失去了依托,只好退回汉中。这就是有名

  •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战斗力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352年洪武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

  • 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

  • 揭秘白崇禧抗战期间的一次大私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崇禧,抗战

    军委会商议保卫桂林,白崇禧立场变化多端,用心幽微莫测1944年秋的“桂林保卫战”,乃是抗战末期,至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所谓“耻辱”,并不是指此役最终战败,丢失了桂林城,而是指白崇禧等桂系高级将领,无视抗日大局,私心自用,只求保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