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朝水师血洗日本五百舰船的惊天海战

中朝水师血洗日本五百舰船的惊天海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3/12/16 23:35:13

公元1597年,日本再度侵略朝鲜。第二年5月,明朝水师入朝参战。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但是,明军副总兵邓子龙、朝鲜名将李舜臣不幸壮烈牺牲。露梁海战在朝鲜半岛被称之为“露梁大捷”。

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日本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日本首相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为“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万历朝鲜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以及“丁酉再乱”。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马岛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于是,朝鲜国李昖遣使向明朝求援。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二记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认为,“关白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其中的“关白”指的是日本首相丰臣秀吉。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国,可见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鉴于这种情况,大明朝廷遂决定发兵援朝抗日。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如松率领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道,并提出议和。不久,实现了停战。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即公元1597年,日军再次侵略朝鲜,第二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日本从朝鲜撤军。

东南会战后,侵朝日军被压缩在东南沿海的顺天、泗川、南海一带。十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死讯传至朝鲜,日军全线撤退。当时,盘踞在朝鲜东南一隅之日军,除驻蔚山之第一军主力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万6千多人,其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之敌,就地上船迳返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回国。

公元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游击马文焕等皆由其统属。以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就在日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名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

明朝老将军邓子龙尽管年逾70,依然意气风发,率三巨舰向日军进攻,并自为前锋,与日军决战。战斗时曾携300壮士跃入朝鲜战舰以救援,直前奋击,日军死伤无数。但其他战舰却误掷火器于邓子龙的战舰,使战舰起火,结果邓子龙无路可退,壮烈牺牲。而朝鲜将军李舜臣领兵来援,率龟甲船冲入敌阵,但却被日军包围,结果不幸身中流弹而亡,他死前叮嘱不许张扬此事,并把军旗交给部下代为发号施令,以继续战斗。

随后副将陈蚕、季金等领军赶到,夹击日军舰船,日军则因为成功让小西行长脱困而且战且退。而得以逃脱登岸的日军又为明朝所歼,大批的日军焚溺而亡。这时刘綎方进攻小西行长,并夺取桥寨,陈璘以舰队一同攻击,再焚烧日军战舰百余艘。小西行长的友军岛津义弘引舰队前来支援,陈璘率军奋勇将其击败,结果来援日军只得扬帆败退。

露梁海战是在400年前由中朝水师联手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是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海上战役。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中朝水师在这次海战中,密切配合,善于准确判断情况,并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转移兵力,依托岛岸、隐蔽待机,适时出击。先对一部从海上撤退的敌军实施严密封锁,迫其求援;在另一部敌军来援时。又迅速断其退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夹击,达到了全歼日本舰队的目的。

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露粱海战中被消灭的的是岛津家的萨摩精锐,这导致了在关原合战时岛津家几乎无兵可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原合战的结局。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露粱海战中被消灭的的是长期统治日本南九州的岛津家的萨摩精锐,这导致了在后来的关原合战,即日本战国时期德川家康的东军和石田三成的西军的战役时岛津家几乎无兵可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原合战东西两军最后胜负的结局。由于岛津家支持西军,与德川家族陷入敌对关系。最后这场战役以石田三成西军的失败告终。

关原合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正是这场战役,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此战后10多年,历经大阪冬、夏之战后,便开始了德川家族在日本的250年太平之世。因此,可以说露梁海战也是对日本政治局势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重大战役。

标签: 中朝水师血洗日本

更多文章

  • 揭秘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真的都是汉奸惹的祸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失败

    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去打量他们所对抗的这支近代化军队。他们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汉奸”。“汉奸”一词,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即已流行于

  • 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蒋介石提枪捉奸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美龄,风流

    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

  • 鸦片战争清军御敌的荒唐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清军,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使人恍然醒悟。马桶战术 1841年1月,鸦片战争已进行了半年

  • 甲午之战中黎元洪跳海殉国不成反被判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甲午之战,中黎元

    黎元洪这个名字丝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黄陂人氏,耕读世家,人称“黎黄陂”。他曾经被定位为“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大坏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孙后代这样评价他的话,他一定会哭天抢地大声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西方人有云: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如果搁在黎元洪的脑壳上,是完全符合的。细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

  •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何以有盖世武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卖枣,张飞,杀猪

    《三国演义》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让人手不释卷,叹为观止。但是《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而最让人不解的是那些超一流武将从一登场就有超一流的盖世武功,至于这些武功是怎么来的,罗贯中老先生总是惜墨如金,不肯透漏半点的来历,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身怀的盖世武功都是一天天

  • 诸葛亮的检讨:蜀汉“相父”自贬三级是做给谁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检讨

    建兴六年(公元228)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很快攻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整个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命令大将张郃率军抵挡。诸葛亮派马谡督帅诸军前冲,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进攻失去了依托,只好退回汉中。这就是有名

  •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战斗力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352年洪武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

  • 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

  • 揭秘白崇禧抗战期间的一次大私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崇禧,抗战

    军委会商议保卫桂林,白崇禧立场变化多端,用心幽微莫测1944年秋的“桂林保卫战”,乃是抗战末期,至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所谓“耻辱”,并不是指此役最终战败,丢失了桂林城,而是指白崇禧等桂系高级将领,无视抗日大局,私心自用,只求保存自身

  • 揭秘美苏两国二战的伤亡各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美苏,二战

    美国提供了盟国50%以上的军用物资,总共伤亡112万余人众所周知,同盟国在二战中能战胜法西斯各国,最重要的保障,即是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开启大规模军工生产,约10万家企业被纳入战时生产,如汽车工业几乎全部被用来生产飞机、坦克、卡车等战争所需产品。此外,